原标题:新格局 新智造 ——2021中德(台州)智能制造大会成功召开
当前,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 融合已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智能制造是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德两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推动智能制造,中德两国企业均有所需;另一方面,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德两国企业各有所长,合作有助于发挥各自所长,弥补短板,拥有巨大潜力。如何在传统制造领域挖掘和运用好数字化与智能化潜能,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热点和焦点,也孕育了更多的利益交汇点。
为进一步加强中德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合作、共同探索市场机会、寻求发展共赢,6月10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及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共同主办了2021中德(台州)智能制造大会。
【大会现场】
大会邀请到国内外制造行业的技术精英、著名企业家、权威专家学者等,围绕“新格局 新智造”主题,聚焦基础、前沿、新兴产业方向,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台州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德智能制造领域专家代表、在华德资企业代表、中德产业投资机构和服务机构代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入选企业代表、中国制造业园区及企业代表、台州市园区及企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会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盛永军主持本次大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盛永军】
了解最新政策动向 把握深层次合作重要机遇
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是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和中德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有关共识的重要举措。以信息通信技术 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态势日趋明显,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是两国共同应对、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重大战略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 王建伟】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在讲话中指出,过去六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始终将中德智能制造及生产过程网络化合作作为对外合作的重点内容,着力打造中德制造业合作典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推动全球从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经济加速迈进。中德两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更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两国合作意义已经超越传统双边范畴,中德合作的 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智能制造正成为中德合作的新焦点。
王建伟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深化中德智能制造领域的务实合作,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深化项目合作,加快产业升级。持续开展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遴选,加强对试点示范成果的宣传推广,共同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二是加强园区建设,引导产业聚集。指导加快中德合作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园区产业生态,创新企业交流合作模式,不断提升合作水平。三是聚焦前沿领域,推动融合创新。深化中德工业互联网合作,引导双方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交流,促进工具、模型、标准、知识等资源的共享,培育协作共赢的工业互联网合作生态。四是深挖合作潜力,强化企业合作。推动中德中小企业务实合作,支持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交流。五是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氛围。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 行、融合发展现场会等活动,加强政策宣贯和成果推广。
台州制造业体系完善,主导产业突出,市场外向度高,产业链国际化布局和融合时间早,产业国际合作基础深厚、空间广阔。尤其是近年来,台州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汉诺威工业展、法兰克福汽配展、科隆五金展等国际知名展会,杰克、永强、新界泵业等台州企业先后赴德投资合作,大陆、汉高、埃贝赫等德国知名企业和项目落户台州。
【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挺晨】
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挺晨在讲话中指出,台州市是制造之都,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走出了一条以“民营主导+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发展之路。德国是全球制造业的标杆,是工业4.0的始发地和引领者,台州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之都”。台州与德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后,双方将进一步加深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成果,携手共创智能制造的美好明天。
多项成果集中发布
(1)试点示范项目授牌
2021年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共有135个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其中,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方向共有产业合作方向、人才培养方向、标准化合作方向3个细分方向、8个项目入选。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 王建伟(右一)为 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中德智能制造类)授牌】
为进一步做好试点示范项目推广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在本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正式为8个试点示范项目授牌。
(2)创新合作基地揭牌
台州拥有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6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62家上市企业(其中58家为制造业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创新合作基地,助力相关产业发展,是台州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和支撑,也是台州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更是台州新一轮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亮点。
【中德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合作基地揭牌】
为了准确把握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进一步加强台州对外开放,深化中德国际合作,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和智造基地,中德智能制造联盟联合台州市政府,借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了中德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合作基地。各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的创新生态,进一步盘活台州制造体制机制、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优化产业链国际化布局和融合,全力提升台州制造抗风险能力、提升发展后劲、加快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3)《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发布
长期以来,中德两国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政府、产业及企业等各层面都保持着紧密联系。其中,2014年11月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开启了两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推动系统性和战略性合作的新时期。“德国技术”与“中国制造”优势互补,奠定了两国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也呈现出新的内涵、特征和要求。
【《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发布】
作为凝聚整合中德两国各方面的资源、建立健全智能制造相关生态环境和产业链协作机制的践行者,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凭借自身在行业领域的长期积累与研究,深入企业与科研机构沟通交流,搜集相关信息并研究分析,撰写了《中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并在大会现场正式发布。《白皮书》从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背景、政策发布、产业趋势、发展概况、实践案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展示中德两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成果,并为推动中德智能制造领域务实合作、中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顺利开展,以及借鉴德国工业4.0平台经验加速构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系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1个项目签约落地 投资总额近30亿元
本次大会期间,年产1000万套汽车配件智能工厂项目、工业4.0首建区项目、园林机械生产基地项目、欧路莎智能卫浴“智慧工厂”项目、年产90万件户外休闲用品项目、年产20万台静音无油空压机20万台清洗机项目、德国高迈特精密切削展刀产业化项目、高精度曲轴生产制造项目、年产100万米输送机械及相关配件工程项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项目、三门房车产业园项目等11个项目分别进行了签约。今后,各方将基于各自平台、产品、技术服务、生态等多方面的能力和优势资源,建立优势资源共享的业务合作及市场推广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拓展智能制造等相关业务,促进彼此业务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落地项目签约】
大咖云集 共话智能制造新时代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是运用智能技术来解决制造的问题。毫无疑问,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仍有不少企业对于未来的发展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指出,新一代智能制造的重要应用是数字孪生。数字孪生为工业设备提供了完整的生命周期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对设备做预测性的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孪生的数据还可以驱动产品创新。数字孪生将广泛应用于下一代智能制造,它需要工业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的支撑。因此,应构建数字孪生构建平台,对开放动态的制造场景进行识别与适应,对制造过程进行实时感知与控制,使得数字孪生体与物理实体在全生命周期“共生”。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 李培根】
我国拥有完备的制造体系和生产能力,随着全球知识与信息的一体化加速,将为全球的新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转化支撑。因此,应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把产业创新摆在重要的位置,引导传统企业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打造完整的创新链。德国工程院院士奥赛因•赫尔佐格表示,创新应注重新颖性、改进性和传播性。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做同样的事情,可以考虑从地区优势、行业优势等层面来思考创新的方向。创新为市场、政府和社会提供更有效的产品、流程、服务、技术、艺术品或商业模式,当所解决的问题具有技术或科学性质时,技术创新往往通过工程过程来体现。只有当一个公司能够专注于过程改进,或者站在客户角度考虑产品改进时,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才会产生结果。
【德国工程院院士奥赛因•赫尔佐格】
顺应全球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平台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家推进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实现中国智能制造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SAP中国副总裁、首席数字官彭俊松提出,应借鉴德国工业4.0的经验,促进中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SAP中国始终坚持将工业互联网领域作为工作重点,今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加强与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共建工业互联网合作伙伴生态。
【SAP中国副总裁、首席数字官 彭俊松】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工业技术体系、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迎来重大变革,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各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也是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新引擎。MHP中国区CEO Markus Muessig从“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供应链的整体协同”“利用先进的科技”“精益管理与具象化的用力”“组织&人才”五个关键要素,具体分析了智能制造成功的关键因素。Markus Muessig在分享中提出了“四种数字化组织模式”的概念,并针对不同组织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数字化变革路径的建议。
【MHP中国区CEO Markus Muessig】
新科技革命为我国发展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应把握机会窗口期”积极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动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制造业竞争优势由传统要素优势向技术优势的转化。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如何进一步汇聚智能制造的优质资源要素?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董凯认为,“十四五”期间,智能制造将面临创新、应用、供给和基础支撑四个方向的重要任务。在创新层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重中之重。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四个维度——突破技术基础、开发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攻克共性技术以及研发先进适用技术。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产业基础再造,其中涉及关键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先进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工艺、工业技术软件和产业基础平台。工艺是制造业的关键之一,未来,工艺级智能制造的企业将迎来机遇期。
思维碰撞 聚焦数字智造未来
智能制造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不久的将来,制造业将完成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智能制造。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相信,投资新兴技术,可以在未来几年取得更好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渗透,制造业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菲尼克斯副总裁缪竞红,博世互联工业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贾睿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钱群雷,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勇等嘉宾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战略与未来工厂”展开思想碰撞,进行了对话交流。
把握历史机遇 推动中德合作迈上新台阶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主题,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是新时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工作。在新形势下,以智能制造为引领,进一步加深互信,实现共赢,共同把握历史机遇,继续深化务实合作,乘势而上,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共同推动中德合作迈上新台阶,是中德双方共同的目标。
本次会议上,与会各方充分交流了中德合作工作的进展与成效,以及推进中德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为深入推进中德合作指明了方向。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将深入交流合作,搭建助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务实合作的产业对接交流平台,推动更多应用落地,持续深挖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潜能,强化优势领域交融互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助力中德双方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携手并肩,寻找面向未来的互利合作之路。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持续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走深走实,增强优势资源互补,有序推进合作成果转化,有力助推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合作。
会议同期举行了中德企业推介及合作对接洽谈会,各方围绕台州产业发展优势资源与优惠政策、企业发展业务布局与核心焦点等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资源对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