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能家居有“智能”了吗?
文|李北辰
不知你是否察觉,很多新兴科技品类的发展趋势,往往都遵循着“爆火,遇冷,回暖”的固定逻辑。忘了是谁说过,在判断新事物的前景时,人们总是高估它在一年或两年中能够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十年中能够做到的。
一个典型案例是智能家居。
2014年,以谷歌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设备厂商Nest为起点,媒体开始热衷于描述智能家居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同样在2014年,国内智能家居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数年过后,这种热度就偃旗息鼓,“智能家居”的概念并未传递到市场和消费者身上,毕竟,任何理性的消费者都不会认为能够用APP控制开关或者在机身上装一个触摸屏,就是所谓的“智能”。
事实上,就像鼠标让个人电脑变得易控,电容触摸屏让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可能,直至最近几年,随着语音等人机交互技术不断进步,整体解决方案不断成熟,“智能”才得以露出曙光。
而被这道曙光率先照耀的,似乎是房产企业。
不难发现,最近两年,很多房产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比如,2021年初,碧桂园推出了“星、府、云、天”四大产品系列,提供“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方案;恒大高科全资子公司“星络家居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超级空间1.0”全屋智能家居产品;恒大高科随后也宣布战略投资杭州控客, 布局全屋智能领域;与此同时,万科也宣布与小冰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小万”,已在武汉、广州、福州等城市的全屋智能中部署。
现阶段,包括碧桂园和恒大在内的头部房企,都正在以“软件+硬件+平台+服务”为思路或自研或合作,全面推动平台化生态建设,试图整合前装和后装的大市场。
天眼查数据显示,以工商登记为准,从2016年起已有近1,000家房地产相关企业的经营范围中新增了“智能家居”,其中2019年变更数量最多,超过300家,2020年有超过250家。另据克尔瑞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TOP50房企已全部涉足全屋智能领域。
随着智能家居的战火蔓延到前装,可以预见,诸如智能面板等硬件将大幅涌现,而且,市场上会出现更多易于复制的全屋智能方案,这正是7年前智能家居从业者最梦寐以求的事情。
至少在表面上,经过7年的野蛮生长,从最初的概念热炒,到如今的繁盛景象,智能家居逐渐完成了市场迅速发展的初期阶段。
数据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配置率较上年增加15.1%,达到84.2%。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5万家智能家居相关企业,广东省以超4.6万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占比超3成,山东和江苏两省也均拥有1万余家相关企业。
不久前IDC 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同样显示,2020 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 6,087万台,同比增长6.0%,销售额为 1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2020 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 2 亿台,同比下降 1.9%。2021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全年出货量接近2.6 亿台,同比增长 26.7%。
不过,至少在有些人看来,智能家居的量变,尚未引爆质变,7年过后,这一风口的力度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比如老问题依旧存在,无论是海尔美的等传统企业,还是小米华为等科技新贵,时至今日,仍没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智能单品虽有很多,但往往单摆浮搁,各自为政,相互使用的平台和技术充满隔阂。
虽然过去两年,全屋智能的概念日渐走俏,甚至由此衍生出“空间智能”“全宅智能”“原生全宅智能”等概念。但根据《2020年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仅有2%的消费者使用了全屋智能家居系统,94%的消费者还在使用智能单品,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认为不同智能家电品牌的产品兼容性差是阻碍使用的主要因素。
智能家居的标准化困境可谓老生常谈,有人将其形容为“望山跑死马”:谁都知道趋势在那,但就是很难做到。想建成真正不可替代的网络效应,看起来仍然任重而道远。
更关键的是,7年过后,仍有技术的卢德分子倔强地认为,将所有设备“连起来”并涌现智慧,可能是个非常美好的妄念。在他们看来,智能家居中很多“智能”的部分其实是伪需求,他们要的只是硬件,不是智能硬件。
毕竟,技术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生活变得简单。
但审视人类科技演化史,当基础设施型技术降临,创新者总会不自觉地陷入某种集体亢奋状态。在某些保守者眼中,现在很多智能家居是把智能当“锤子”,到处找“钉子”,他们不是先考虑需求和场景,而是反推自身技术有何用武之地。
这种说法虽然极端,我并不赞成,却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比如很多人确实难以想象,一个人打算买A楼盘不买B楼盘,是因为A楼盘有全套的智能家居。
李北辰,媒体专栏作者,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