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AI投融资热度回温?

科技云报道原创。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十四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随着国内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落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工智能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不断赋能各项产业升级,同时也迎来资本涌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人工智能持续升温,今年市场规模或突破800亿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相关研究显示,国内人工智能市场持续升温,市场规模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2021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或突破800亿元。而据中国信通院数据研究中心测算,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占全球市场规模近三成。

市场规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将在强化学习、知识图谱、智能机器人等方向重点发展。

具体而言,过去十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同时,中国在自然语言处理、芯片技术、机器学习等10多个AI子领域的科研产出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而在人机交互、知识工程、机器人、计算机图形、计算理论领域,中国还需努力追赶。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修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也是分阶段在成熟中,在下一步人工智能落地和产业智能化过程中,是一个步步递进,逐步把产业潜能释放出来的过程。

《报告》预测,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重点发展的方向包括强化学习、神经形态硬件、知识图谱、智能机器人、可解释性AI、数字伦理、知识指导的自然语言处理等。

同时,随着智慧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正在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领域的产业智能化升级。

入局者也在不断增加。举例来说,就目前来看,在医疗场景方面,AI影像正在加速发展,除了被称为AI四小龙之一的依图科技,还有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其他AI医疗企业加入角逐。

智能语音方面,已经产生了一批头部技术厂商包括百度、科大讯飞、小米等科技公司。智能交通方面,其市场规模扩张也已达万亿元级别,眼控科技、千方科技等各大厂商都在不断发力。

随着人工智能相关应用产品不断丰富,对于不同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企业能够提供更全面的综合智能化解决方案。

据《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投资趋势报告》预测,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未来三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稳步向前,人工智能的场景落地以及市场开拓将在各行各业中稳定展开。

资本动向频繁,投融资热度回温

政策利好、市场需求爆发,各大企业不断涌入AI新赛道。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批资本进入,资本持续看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并于2018年达到高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融资规模为1402亿元。

日前,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1年一季度我国投融资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是2021年一季度投资市场的首选,备受投资者青睐。其中,人工智能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329起,披露的融资金额为510.7亿元。

艾媒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2月投融资事件共计66件,AI+工业、芯片、智慧城市投融资热度偏高。

细看工业领域,工业视觉的投融资频率最为频繁。视觉为人工智能重要的分支与应用,也是消费者极易接受的领域,在人工智能各赛道都可大面积扫描到视觉的应用。

智慧城市的投融资情况较为分散,智慧零售、智能客服、数字化服务、政务、交通均有投资,智慧零售和数字化服务相对较为热门。

此外,融资轮次在A轮与Pre-A轮的集中度最高,B轮及以后轮次的投融资集中度低,存在相当数量的战略融资和极少的IPO与并购事件。

相较于2020年Q1-Q3国内一级市场的122起投融资事件,2021年1-2月的投融资已有66起,投资热度回温、资本动向频繁。

新入局的玩家为行业增添了资本热度与行业新鲜感,资本市场对AI赛道依然存在较高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关注细分领域业务场景落地的独角兽企业,逐渐受到资本青睐。这些企业对行业及用户业务场景了解深入,有较成熟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及粘度较高的客户,从而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此外,随着近年AI的兴起,许多科技公司也开始讲起了有关新故事。

近期,百度二次上市引发了众多关注,原先搜索引擎的定位已然转换成“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AI第一股”也成了百度的新标签。时至今日,百度已发展成一家开发了从芯片设计到 学习框架以及应用程序级AI功能的全栈AI功能的中国公司。

AI四小龙也相继寻求登陆资本市场的可能,人工智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声量逐渐增大。

市场空间广阔,“AI+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以“AI+产业”的方式赋能,通过应用场景商业化落地等形式推动AI及产业的发展。

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认为有两点:

一是神经网络,从小模型到大模型的趋势,过去十年AI算法对算力的需求增长了40万倍;

其次是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的 融合,在很多领域,包括工业、气象、能源、生物、医学等等,已经看到人工智能在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而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认为,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最好的机遇,但也有很多的挑战,“数智化”转型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有观点认为,AI产业化即AI产品的产业化,如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等。而产业AI化则是赋能传统产业,深入每个行业应用实践中。如果以一个量级来讲,AI产业化是千亿级别的产业,产业AI化将是万亿级别的市场。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毫无疑问,在 学习、大数据等技术持续突破下,AI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的应用也将逐渐成熟,新零售、交通、物流、医疗和教育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即将到来。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层中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已渐入佳境,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教育、交通等领域。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范围将持续扩大, 渗透到各个领域,在细分垂直场景也将有更具创新的AI研究成果与应用,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与此同时,未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将会激发出更多潜力,孕育广阔商机。

当前,中国正加速推进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AI芯片也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分析师认为,未来将催生大量高端芯片、专用芯片的需求,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阶段。另一方面,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尤为重要,为中国企业人工智能顶层应用的算法效果及落地成本赋能。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4-16
十四五规划下,AI投融资热度回温?
十四五规划下,AI投融资热度回温?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