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袁国宝:胡润百富榜隐藏了哪些“真相”?
疫情血洗全球经济的2020年成为过去,可此时此刻,人们却发现一个很“离谱”的现象。2020年3月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过去一年中,全球新增了412位10亿美元企业家,总人数达到3228人,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更是新增了259位十亿级美元的企业家,共计1058位,超过了排名其后美国(696位)、印度(177位)和德国(100余位)三个国家企业家总和。
这意味着,当一场全球范围的危机来临时,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往往能比普通人获取到更多的财富。疫情在重塑了全球格局的同时,全世界的富豪们也在加速收割全球财富。
“马太效应”,正在升级:富有的人在更加富有,贫困的人会更加贫困。
但这个残酷的规律,似乎对中国房地产行业逐渐失灵——在这次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排行榜中,人们熟知的中国房地产大佬无一挺进前十,整体排名更是大幅下滑。
似乎,在这片由混泥土浇灌出“中国经济奇迹”的大地上,二十年过去,房地产造福的神话,正在终结。
一个充满传奇的房地产时代,会就此结束吗?
1/胡润百富榜单中隐藏的关键信息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仅从此次胡润百富榜公布的数据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拥有的资源越发集中,财富就越发膨胀的时代。虽然,2020年最大关键词是疫情。但在疫情下,不管是新兴行业腾起,还是夕阳行业落幕,最核心的商业逻辑仍是如此。
危机,往往分拆成“危”与“机”——可从胡润百富榜中,2020年全球新增412位10亿美元企业家,总人数达到3228人创历史新高。“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2020年的财富涨幅是过去十年来最大的。”一切正如胡润所言,2020年股票市场的繁荣和大量的新上市公司,每周能造就8位新的十亿美元企业家。在世界经济整体停滞不前的2020年,绝大多数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机遇”,显然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而令人心情复杂的是,榜单显示中国2020年新增的富豪数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总和还要多。
这是一件值得欣慰,更值得深思的事。一方面,中国新增富豪大量涌现,正说明作为疫情期间全球唯一正向增长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具有着强大的内生力量。包括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正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强大的驱动力——比如,以10亿美元为门槛,中国入围的企业家从事新兴行业企业家占比已达到36%,同比增加4%,而传统行业占比所减至64%。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产业变迁又是最剧烈的一个。其中最显著变化,即中国前十富豪榜中已不再有地产企业家。相较以往,2020年许家印、李嘉诚、李兆基位列全球富豪前50、全国前5的风光无限来说,到了2021年,这两位数次蝉联中国首富的大佬,已经双双跌出全国前十。
这也是记录以来,首次出现房地产企业家没有进入中国前十的情况——中国房地产造福的神话,似乎在2021年开始终结。
这不是一场毫无征兆的“告别”。在去年10月公布的胡润百富中国榜中,早已显现出中国房地产“暮态”。
——榜单显示,中国房地产行业上榜人数占比出现历年来最大降幅,从2019年的14.8%下降到10.6%,这是自1999年胡润百富榜诞生以来,第一次跌出前两,变为第三。而回顾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的财富总和,始终领跑于榜单前二。
个人财富缩水,行业体量下滑——这一个创造出无数富豪,带来巨大经济增量的房地产时代,真会划上句号吗?
2/吃下“红利”的二十年后,终于迎来“调控时代”
郁亮在去年9月底万科的南方区域媒体交流会上,曾指出中国房地产经历过三个阶段。
在2002年之前,是土地红利时代:谁能拿地,谁能发财;
2002年后,是金融红利时代:谁有资本支持,谁能迅速变大;
到了现在,地产商们则进入管理红利时代:能有更加精细的服务,谁就能脱颖而出。
作为2014年就率先喊出“中国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的郁亮来说,他的战略眼光并不乐观。但近些年密集的政策调控,以及地产商们主动、被动的去杠杆运动,已经让他的判断不再准确:
这其实是一个重新分配旧有财富,创造新财富的时代。
去年,将把房地产挤出前二的行业是大健康,而快消、制造、科技类等行业更在强势崛起——在整个国家都在浩浩荡荡“去地产”的时候,房地产的弄潮儿们,就难免成了最落寞的一群人。
而对于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真正迎来的,则是一个“调控时代”。
自去年8月底监管层推出的“三道红线”——即在“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的雷霆手段下,各大房企被冠以上三色标签。这是一个让他们笑不出的时代底色。
实际上,在20多年造富神话中,这一行业的持续加杠杆、高负债、高周转,带来的则是债务风险加大,甚至部分房企经营性现金流无法覆盖支出,接连暴雷。
一种行业潜在的经营风险甚至系统性风险在蔓延——去年,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更重要的是,房地产所谓的投资价值在某一历史阶段,近乎于“投机”价值。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风险。
而从2021年“房住不炒”第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传达出的信号更是强烈。近年来,房地产除了自身转型焦虑外,更有“调控焦虑”。比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2月份单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45次,超过了1月份的42次。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经高达97次。
更关键的是,从最开始的限贷到现在的房贷集管,调控中最直接的信贷手段,其“精准度”与“力量感”也越来越强——比如,今年上海出台的“121新政”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炒房客就极具杀伤力。外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增加土地供应”,以及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手段,也在源头上为房地产炒作的畸形热度,逐一浇上冷水。更不要说,呼之欲出的房地产税,更是调控的“撒手锏”——比如,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将2018年提出的“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调整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引发了各界的热议。而上海和重庆也已成为目前我国征收房产税的试点地区。以上种种迹象也正说明,横跨20多年,历经数次经济周期后,对房地产的调控从供需端、融资端、再到如今长效机制演变,中国房地产野蛮生长的时代,彻底告一段落。而对于执迷于不健康运作方式,仍在持续以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立足的房企来说,或许: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3/钢筋和混泥土,依旧是时代的“里子”
可事物实际的运行规律,与理论规律往往存在着很大差距。
中国人最关心的,除了“国事”,还有“房事”,饭后谈论最多的,是股票反着买,别墅靠着海——持续了几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造福神话,早已根深蒂固,这绝不会是一个能轻易告别的时代。
数据不会说谎。今年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下称“《报告》”)。实际上,资产负债表可以鲜明地反应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国家资产负债表可以最大程度“摸清家底”——《报告》显示,中国社会总资产已经由2017年的接近1400万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1655.6万亿元。2019年的社会总负债达到980.1万亿元,而社会净财富为675.5万亿元。其中,居民部门财富占比76%,达到512.6万亿元。
这意味着,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
除了有没有“被平均”的讨论之外,《报告》最直接的反映是:中国人的财富,大头依旧在房地产——
《报告》显示,2019年末我国居民部门非金融资产规模为249.9万亿元,其中主要构成部分为房地产。虽然,房地产占居民全部资产的比重已由最高超过60%,下降到2019年末的48.8%。但是,就国际横向比较看来,我国居民部门房地产占比仍远远高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
曾有人一个非常有趣的统计——以2019年数据为主,中国四座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房产总价值竟高达137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同期美国住房总市值33.6万亿美元(合217万亿人民币)的6成。
而这只是其中一面。在经典影片《大而不倒》中,记录了一个故事:
2007年,在美国信贷危机发生前,金融业贪婪到达顶点。危机来临时,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倒闭,美国股市蒸发了约8万亿市值。恶果蔓延至全球,更是引发了自1930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损失是惨重的,代价是惨痛的。可对于罪魁祸首,对那帮背负一屁股烂债,巧取豪夺的各大美国企业,美国政府最后只能妥协,选择搭救。
一家企业,一个行业如果与国家经济捆绑密切,那么,“大而不倒”的故事,就越可能上演。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这一个时代的里子,仍由水泥和沙土浇灌。而浇灌的这群人,其力量已经超出一个健康的行业该有的范畴——
比如,2021年1月,TOP100房企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9598.1亿元,同比增长64.2%,较去年同期增加44.4个百分点。全国300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2829元/平方米,环比增加23%,同比上涨17%。
房地产业也逐渐变成“赢家通吃”,“大鱼吞小鱼”的局面——数据显示,2021年1月百强房企中销售额破百亿房企2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5家;超五十亿的房企53家,TOP100门槛值为21.5亿元。甚至,TOP100房企市占率提升至74.8%。
在2018年时,就有不少中小房企抱怨:“现在的房企重视排名,主要是因为只有排名靠前,才更容易融资。如果不在房企前50名内,银行可能都不会放贷款。”
在万物皆可“内卷”的东亚,中国房地产的内卷也在加剧,资源越发聚集到各大房企手中——这一切,正是孕育出“大而不倒”企业最佳温床。
比如,岁末年交恒大曝出的“债券风波”,最后却以战略投资者签订了补充协议而草草收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这一项捆绑上千万人就业,带来千万亿财富的房地产业不能倒,也不敢倒。
可从历史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变迁,都会有一大批人倒下。这群人,又会是谁呢?
而反观他们在时代留下的这些混泥土长城,就曾有一句玩笑话:
我家的鸡生了一个蛋,重一百多公斤,可是母鸡只有2公斤——我真不知道鸡是怎么把蛋生出来的,难道是有人扯出来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