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中国混合云第一股——这是青云QingCloud(青云科技)的新身份。3月16日,青云科技(股票代码688316)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流通股。
时隔9年,在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巨头的夹击下,青云科技这家创业系云厂商终于杀出一条新路。
据悉,此次青云科技上市计划募集资金11.8亿元,分别用于云计算产品升级、全域云技术研发、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云计算产品是青云科技一直以来的业务重点,此次升级项目拟投入7.34亿元;全域云和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则是青云科技混合云战略下打造的新重点,以进一步加快在“云网边端一体化”的广义云计算领域的探索和布局。
青云科技董事长兼CEO黄允松表示,“云之基石,自由计算”是青云科技的Slogan,希望人类社会在完全数字化时,青云科技能成为整个数字化社会的基石平台。
IT技术创新的信仰
“我觉得做数字化基石平台是最性感的”,这并不是黄允松第一次公开表达这样的观点。作为一个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写代码,在IBM实验室一待就是10年的“超级码农”,黄允松对于IT技术有着极致的信仰。
在黄允松的眼里,IT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一切IT技术创新都要以降低社会成本为目标,让整个社会能够以极低成本和极高效率进行运转。
要实现这个宏伟的蓝图,打造共享IT基础设施服务,是黄允松心目中的最佳路径。在他看来,IT基础设施就如同高速公路一样,只有把底层基建做好,跑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效率才会更高。
而云计算就是新时代的IT基础设施,是承载各行各业数字化业务的基石。这也是为什么青云科技从诞生起就把自己定位成基础型平台公司的原因。
基础平台业务,意味着业务规模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也大。如此庞大的底层需求,一般都是巨头的战场,创业公司很少会贸然入局。
但黄允松从来不相信巨头。“千万不要说这件事巨头公司已经做过了,我不能做”,在黄允松看来,巨头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什么都做,但不会去尝试自己不熟悉的东西,缺乏创新就会让巨头们在原地踏步。
当所有人都反对创业做云计算时,黄允松偏偏要向“虎山行”。如同当年的硅谷人一样,他们不怕有钱有资源的巨头,因为坚信技术创新的力量。
时至今日,黄允松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出,“9年来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行业第一”。
从推出“国内第一个完整企业级IaaS平台”的一鸣惊人,到“国内最早提出和率先实现公私统一架构混合云”的领跑,再到“容器混合云全球领导者”的创新,有人评价“青云让中国云计算IaaS的发展提前了至少2年”。
在对技术要求最为严苛的金融行业,青云科技是国内第一家被采用的云计算厂商。之后,这种优势在能源、交通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来自市场的肯定,验证了黄允松当年的判断,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青云科技“技术信仰”的力量:坚持IT创新,提供基础的技术和平台,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青云坚持了9年的路线,也将一直是青云的目标。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上市并不代表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开始。据黄允松介绍,青云科技上市之后,短期内主要做三件事情:
商业组织的扩张。从一线城市下沉,覆盖到中国二、三线城市,拓宽服务的边界。关注行业创新,不再仅仅关注技术创新。青云未来可能会成立商业研究院,持续强化商业意识。更加的开放。以开放的心态做开放的生态,链接更多合作伙伴。从中长期看,创新依然是青云科技的“主旋律”。
一是拥抱云原生。未来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将在云端运行,因此能够支持这些云原生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会是云计算必然的发展方向。目前,青云科技已经在云原生操作系统上取得了较为领先的地位,下一步将实现对云原生从终端、边缘、应用管理平台等端到端的完整覆盖。
二是坚持去中心化。打造去中心化和分散化的平台,将最大程度保护用户的价值,进而推动社会接近于零成本的创新迭代。青云的iFCloud统一多云管理平台在资源层、OpenPitrix多云应用管理平台、KubeSphere容器平台在应用层,都是在做这件事,未来也将继续下去。
三是强化AIoT。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云计算从数据中心扩展到海量终端设备,在靠近终端的边缘侧进行计算,从而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等方面的新需求。因此,打造物联网及边缘平台将是青云科技未来布局的重点。
四是打造软件定义的广域网。当未来所有网络都是互联互通,不再存在省界之别、运营商之别,用户将以最低成本获得高品质的网络连接与云端访问。青云科技推出的光格网络SD-WAN,正是为此而生,下一步的目标则是打造一个全软件定义的广域网平台。
可以看到,青云科技矢志不渝地在扮演“创新者”的角色,不断地为新技术投入资金。黄允松表示,青云科技投入一个项目三、四年很正常,比如:容器平台KubeSphere从2017年投入到今天已有四年,存储产品QingStor从2014年投资到现在已经7年。
“技术就是这么残酷,但社会上总得有人干这活。”黄允松坚信,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功。
竞争是个伪命题
尽管青云科技被誉为“中国混合云第一股”,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在发力混合云。与9年前不同的是,青云科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巨头的正面竞争,还有来自传统IT厂商的集体围攻。
即便云计算下半场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黄允松也依然充满自信。
他认为,在中国,云计算对传统IT的渗透率不足10%。也就是说,超过90%的市场属于传统IT,根本就还没被云计算渗透,所以市场空间足够大,竞争基本上就是一个伪命题。
此外,黄允松有一个很朴素的判断,做云计算就要做大行业里最头部的客户。“比如银行每年在IT投入极高,随便一个项目交给我们做,我们就能赚到钱。”
事实证明,黄允松的判断是正确的。据Gartner的Global IT Spending报告显示,企业IT支出平均每年大概是3.6万亿美金。其中,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被统称为FSS(Financial Service Sector)占比近1/4;排名第二的是能源交通和制造行业,占比近1/5。
金融、能源、交通这些IT科技投入占比最高的行业,正是青云科技的赛道所在。以银行为例,在青云员工人数还不到30人时,就拿下了深圳某总行的云计算项目。目前,四大国有行、头部城商行、四大农商行,以及银行监管部门等,都是青云科技的长期客户。
目前,青云科技在银行、保险、能源、交通等行业上的云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可以预测,按照这个增速,不到三年时间青云就可以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与目前大部分云计算玩家不同的是,青云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其大部分投入不在数据中心等固定资产上,而是投入在软件技术创新上。
黄允松表示,青云科技是一家创新型的轻资产公司,数据中心100%是租的。“只要你足够能干,足够聪明,你的架构足够好,无论什么资产都可以。对我来说,轻资产是最优解。”
黄允松认为,这种模式让青云科技和很多云计算厂商并不在一个赛道上,“连监管部门都意识到青云科技是第一支申请上市的这类公司。”
他相信,随着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逐渐走高,三年之后像青云科技这样的公司,在A股市场会随处可见。此次青云科技上市,对于整个行业的示范效应将是巨大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