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娱完蛋了?不如让5G“出道”来抢救一下
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有一种看什么都喜欢从内容层面思考的“职业病”。比如最近几档选秀综艺节目由于选手水平过于参差,让不少网友们发自肺腑地控诉“我们内娱完蛋了!”
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悲观,不就是内容拉胯吗?咱们土生土长的原创节目中也有不少满堂彩的作品呀,其中就有不少创作思路值得综艺制作方思考。
我先举个例子。春节期间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就在激烈的春晚内容战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千万点击和无数“自来水”。节目的亮点之一,是运用了5G+AR技术,让一群唐朝少女在五幅古画画卷中载歌载舞、穿越时空,将传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网友们直呼“我的DNA动了”。
一边是网友们自发的激情安利,一边是越来越没新鲜感的娱乐内容。5G与综艺节目相结合,不仅内容表现上能打破常规,还能让一直以来C端感知度不强的5G“出圈”,绝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思路。
5G这么好,应该最先用在哪个“刀刃”上?
我很早就换了5G手机,但每次接到运营商打来询问是否要升级5G套餐的营销电话,我都会回一句“我还没有5G手机呢”,这时对面往往无话可说,比其他拒绝理由好用多了。
其实,诸如“LTE网络足够满足移动需求”“Wi-Fi下载速度也不慢啊”“5G套餐太贵了”这样拒绝5G的理由,就像是拒绝备胎时发出的“好人卡”,但凡出现一个“真爱级”应用,大家立马就真香“打脸”。比如用5G就能跟节目里的爱豆面对面一起闯关/唱歌,估计粉丝们分分钟挤爆营业厅。
而现实是,5G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什么杀手级应用。中、美、韩、英等5G网络铺设较快的国家,基本都在主推5G+AI、5G+VR/AR、5G+4K/8K等等这些过渡型应用,也就是那些在4G时代就发展相对成熟,而5G可以带来更优体验的业务。
对运营商来说,高昂的5G建设成本需要尽快进入商业回收周期。那么,让普通消费者在现阶段,也能感知到这些过渡型应用的魅力并为之买单,就十分重要了。
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面向个人消费者的5G应用,不能和5G专网一样对B端客户“晓之以理”,而应该像《唐宫夜宴》这样的作品一样,将技术与精彩的内容形式相结合来“动之以情”。
在一份IBM对2019年全球电信和媒体行业消费者调研中,超高清视频、VR/AR、3D和360度视频等,就登顶了最感兴趣的TOP榜。
简单总结一下,这些技术主要对应着三种体验诉求:
1.沉浸感。如果说4G网络能实现的是“脸部清晰度”的播放效果,那么4K则能实现“毛发级清晰度”,8K则是“血管级清晰度”,毫无疑问会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观看体验和满足。而分辨率越高,需要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在现有4G移动网络下出现加载缓慢、播放中停止、断断续续等问题,只能由更高带宽的5G网络来承载。
2.多视角。传统的平面视频只能被动式观看,用户不能选择自己想看的部分。而5G网络给视频传输带宽、解码能力、三维重建等带来的改变,让6DoF技术有了支撑条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屏幕上。通过多角度的相机采集阵列,观众任意选择视角都能够获得实时的演出信息。此外,5G与AR/VR的结合也让现实与虚拟感官扭合在一起,用360度全景视角来观看播出内容,还原现场感受。
3.实时交互。比起娱乐消费,自由创作、实时互动更能带给个人满足感与认同感。伴随着人人皆可直播短视频的全民创作浪潮,5G能够增强的表演效果、特效、交互等都能直接提升娱乐体验的体验感。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类的七情六欲早就被研究了个底儿掉,但备受追捧的优秀产品依然凤毛麟角。归根结底,技术、需求、内容、载体的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机智如我,就觉得这些要素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综艺!
5G+综艺:技术的出圈之道,平台的财富密码
简单来说,上综艺大概是最能直接带动普通消费者5G热情的方式了!
《唐宫夜宴》的火爆证明,技术要与优质的内容载体相结合,才能为大众所见、所知、所感。综艺节目往往节奏快、明星多,复制成本低,更容易保持对内容的新鲜感,维持5G的创新生命力。
另外,综艺节目已经成为各大平台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重要砝码,对于视频质量、观众感受的追求几乎是极致的。奈飞、亚马逊、Disney+相继推出 4K 内容服务,中国各大流媒体平台弹幕中用户也都纷纷以“尊贵的蓝光/杜比音效会员”为荣。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平台内容差异化的关键武器。流媒体巨头们都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能更快推动内容产业与5G的融合。
同时,综艺的娱乐性与亲民性,本身就是一种代入式的观影体验,加上明星和爱豆们的号召效应,粉丝们自然而然会想更多面感受现场、围观自家爱豆盛世美颜、与明星互动,亦或是将自己代入故事的生活场景之中,感受技术能带来的实际价值,天然具备了5G落地的土壤。
既然综艺节目与5G技术如此契合,过去几年,5G与综艺的尝试也没间断,为什么一直没有大规模爆发呢?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先看看那些更容易“出圈”的“5G+综艺”都有什么特征。
它们要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容体验方式,不是为了5G而5G。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一款应用,向观众提供虚拟现实FIFA世界杯观赛体验。运动员随身携带摄像机,让观众能够以运动员的视角观看比赛,感觉一定很特别。韩国通信公司KT旗下移动媒体olleh tv mobile打造的综艺《密室的偶像》,将六位嘉宾困在一个废弃建筑中,并全程直播脱逃过程,观众可以同时打开5个画面观看,5G用户则拥有观看FULL HD高画质的权限。
在国内,也有媒体机构通过VR让观众体验了一把编导视角的演出,舞蹈演员360度在自己面前起舞,任何细节尽收眼底,还可以和明星一起走进密室破案,站在舞台上近距离聆听歌手唱歌,可以说是追综少男少女的巅峰时刻了。
要么是用极为人情味、日常化的方式来直观展现5G的价值,让观众产生共情和代入感。比如在一部《与你相见》的韩国纪录片中,技术团队用8个月打造的VR系统帮助一位妈妈与过世的女儿“重逢”,引发了全球不少网友的共鸣。LG U+推出的VR虚拟约会应用,则让迷妹迷弟们可以通过手机VR与喜欢的明星约会。
之所以5G综艺目前还是小范围的探索式应用,主要受限于三个要素:
1,硬件条件。4K视频的制作成本几乎是普通高清的4倍, 5G也会产生很大的带宽消耗,这些都是平台在前期必不可少的投入。在条件不成熟时,一旦出现网络不稳定、画质模糊等情况,就会影响观看体验,尤其是一些大型户外真人秀,对演播室条件、摄制设备、基站覆盖及直播车部署等要求更高,很难快速迭代。而伴随着前期建设的完成,很快将迎来“5G直播”、5G+AR的井喷。
2,渠道分离。和韩国运营商、内容制作商往往归属一个财团的模式不同,独立运营商往往需要与媒体、卫视等建立 合作关系,来尝试将5G应用在综艺节目及互动中,来挖掘技术与内容结合的亮点。其中,具有内容制作和渠道优势的媒体机构更具话语权,与精品内容的匹配也考验着机构对技术的理解程度与产出能力。
3,生态完善。和已经成熟的4G移动互联网生态不同,5G虽然网络和用户都起来了,但应用生态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有运营商数据显示,20%以上的5G流量,都是被VR/AR消耗掉的。但目前VR/AR视频、游戏、健身等等内容只能通过从美日韩等国购买,以及运营商自己制作部分内容。激活开发者和互联网平台的热情,搭建起开发生态及工具,才能更快地出现大众所喜爱的5G体验。
总的来看,5G商用的进度条已经快进到了“内容为王”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在没有杀手级应用出现的背景下,韩国“娱乐+补贴”的5G推广模式能在C端引发关注,在网用户数不断攀升。
中国的优势在于产业界的积极拥抱,以及民众普遍的新技术接受度,为5G产业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接下来要思考的,依靠超高清视频、AR/VR等业务的体验释放,来满足观众对5G的想象,而更新鲜有趣的内容及形式,同样也是媒体平台所急需的。
除了5G手机厂商的品牌赞助广告,5G与综艺娱乐所能产生的奇思妙想,其实还可以很多很多……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