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乱象被曝光的二手交易问题到底出在哪?
后疫情时代,理性消费在迅速成为主流。据不久前央视财经发布的《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排名前三的消费观念依次为:只买生活必需品、少买点买好点,以及购物决定比之前更加谨慎。而《后疫情时代年轻人消费趋势报告》则显示,40.2%的人在疫情后倾向于“少买点,买好点”。花小钱,办大事,俨然成为大众主要的消费理念。
如此一来,购买物美价廉的二手商品,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甚至不少人沉浸于“捡漏”的快感中。但原本应该成为正常商品流通环节的二手交易,却饱受诟病。虽然有不少二手平台在持续发力,但二手交易的乱象却始终存在。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超九成消费者有怨言!二手交易在被爆锤
相较于直播带货还能带来不少高性价商品,没有既定标准的二手交易显得更为混乱,也引起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不满。据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显示,超过93%的消费者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种问题和乱象。这些问题和乱象,已经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其中,有52.9%的消费者有遇到“信息不透明,卖方刻意隐瞒物品真实情况”的不愉快经历,50.3%的消费者经历过“实物与照片不符”,所见非所得的遭遇。二手交易前端的信息不透明或隐瞒,导致买家收到的物品与展示不一,已经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此外,近三成消费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货难,职业卖家充斥平台。这些职业卖家对二手平台的规则十分熟悉,并掌握了很多漏洞。这让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往往很难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另外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有47%的消费者是通过私下转账的方式和其他方式进行交易,私下交易大大增加了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且6.8%用户未追回资金。
而除了交易层面出现诸多问题外,某些二手平台甚至还为色情交易、刷单炒信等引流。色情漫画、低俗广告、情色网站等隐晦地藏在二手平台中,只待掏空消费者的钱包。可以看到,不成熟的二手交易市场,正在被爆锤。
乱象频频,源于信任缺位与平台机制
数据显示,我国二手闲置年交易额在2020年则上升到了12540亿,达到了万亿规模。与此同时,二手闲置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据了解,我国的二手电商平台整体渗透率只有10%左右,与全球20%左右的渗透率有一定差距。这些光鲜亮丽的数字,都在说明二手交易处于蓬勃发展中,且未来可期。但与数字相反的是,二手交易“不得人心”。
相信很多人,都在买卖二手商品时,总会遇到糟心事。比如我在卖一部不用的手机时,就被买家“到手刀”。类似的事情频频发生,实在是让人对二手交易望而远之。究其原因,主要在两方面。
一方面,信任缺位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买家怕买到不好的商品,卖家怕买家吹毛求疵。在买卖双方都缺失信任时,自然会加大沟通的难度,也会造成交易难让双方都满意。而且对二手商品的认定标准不一,也很容易让买卖双方发生分歧。如,针对电子商品,买家认为的九成新,往往都和卖家认为的不一样。
另一方面,二手平台的机制尚不成熟,约束力不足。甚至很多二手平台的交易规则,只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难以适应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二手交易情况。这就导致一旦发生问题和乱象,二手平台往往手足无措。
解决问题,不能只靠自律
作为商品流通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手交易已经到了必须要整治的时间节点。我们欣喜地看到,相关部门已经在展开积极举措。1月28日上午,江苏省消保委结合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选取闲鱼、转转、拍拍、爱回收、找靓机等12个平台展开集中公开约谈。相信在高压政策下,二手平台会做出积极改进,并出台更为科学、完善的相关标准。
另一方面,买家和卖家在进行二手交易时出发点是不同的——一个是想压价买高性价商品,另一个则是尽可能卖出高价已真正“回血”。出发点的不同,让他们自然会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单靠他们的自律,很难避免问题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完善二手交易信用评价机制,还是健全售后服务机制,都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