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线上健身巨头Keep坐拥2亿用户却难变现,健身App如何出圈?
经过几年沉寂之后,互联网+健身的圈子又在疫情影响下慢慢回温。
1月11日,国内运动科技公司Keep宣布完成3.6亿美元F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资本、高都资本跟投,GGV纪源资本、腾讯、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时代资本以及BAI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追加投资。
这轮融资后,Keep的估值已经达到20亿美元,进一步巩固了运动健康领域的独角兽地位。数据显示,截至目前keep拥有2亿用户,流量已经不是Keep的主要问题,而是如何将2亿用户流量成功变现。
此前据彭博社报道称,Keep考虑最快今年IPO。不过,Keep的负责人对此予以否认,称暂时没有此计划。
徒有流量难变现
Keep成立于2014年,是带跑带练的健身工具,是分享交流健身心得的社交平台,也是健康饮食装备购买的消费品品牌。
创业六年时间里,Keep在商业模式上做出过许多探索与开拓。
Keep起初靠平台上的免费内容吸引了大量流量,但很少有用户真的消费,或者说并没有什么内容值得付费。从2018年开始,Keep逐渐增多了服务场景,包括引进帕梅拉、周六野、zumba等运动IP,并尝试打造线下空间Keepland。随着商业化探索的加深,Keep将触手伸向了吃、穿、用、练等消费品领域,推出了智能硬件、新品运动手环、Keep健走机和KeepLite轻食以及Keep智能动感单车等。
吃、穿、用、练全线出击给Keep带来了更多元的变现方式,但这也意味着要铺开更多的研发资金、房租、库存成本;在诸多商业化探索之下,Keep的流量变现能力依旧差强人意。
2019年10月,失去耐心的Keep裁掉了员工总数800人的10%-15%。Keep CTO彭跃辉在裁员内部信中表示:"商业化的业务相对于2018年有成倍以上的增长,但远没有达到预期,为此我们需要做一些调整,持续聚焦,并同步进行人员的优化。公司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更核心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要考虑ROI。"
而Keep用心打造的线下空间Keepland近两年也接连闭店。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2月,Keepland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达美店闭店;2020年3月,入沪仅一年的三家Keepland线下运动空间全部被迫闭店。
对于重投入的线下门店Keepland撤出上海,Keep解释为"出于门店运营效率的考虑,决定闭店暂做修整",而在业内则将其归因为业绩不佳。数据显示,消费品为Keep贡献收入已过半,其中智能硬件占35%,训练装备占40%,食品占25%;收入贡献第二为会员;其次是广告;最少的是Keepland。
纵观近几年Keep的商业化探索,从内容社区,到实物电商,再到开设线下健身空间,以及推出健身直播课和智能硬件,几乎每年Keep都会探索有效的流量转化途径,但效果都不大理想。
疫情助力线上健身
流量停滞、关停门店、裁员,Keep一度面临经营危机。
因祸得福的是,2020年疫情影响下,家庭健身热潮兴起,Keep等健身运动类App的热度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根据《2019-2020中国健身房市场发展白皮书》报告指出,健身运动类App在疫情期间月活跃用户持续保持高位,较2019年同期呈两位数增长;主打线上内容教学、社群建设的Keep在疫情期间月活跃用户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20%。
另一份三体云动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健身领域融资达到109起,涉及互联网与智能的项目超过一半,家庭场景尤为引人瞩目。
疫情使许多人对于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不仅是Keep,许多知名传统巨头都在涌入家庭健身的赛道,Nike旗下的在线健身应用Nike Training Club适时在2020年主推了适合窄小空间的健身计划;苹果公司也在部分国家先行上线了付费健身内容服务Apple Fitness+;甚至游戏机品牌任天堂也以Joycon游戏手柄配合《健身环大冒险》的形式寻求切入家庭健身场景。
在美国,被称为"健身界的苹果公司"的Peloton,也因为疫情成为收益最大的健身企业之一,其2020财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增幅达到172%,整个财年收入更是翻番达到18亿美元。
同样,Keep副总裁刘东也在去年宣称,Keep在2020年已经做到整体盈利。
健身App如何出圈?
目前,经历几番折腾后的Keep主要营收来源于软件带动的消费品销售以及会员的付费收入。据刘东透露,消费品为Keep贡献的收入已超一半,一年接近年10亿的规模,其次是会员,而线下拓展业务则是垫底。
面临考验的是,后疫情时代,软件起步的Keep是否又会被打回原形呢?
从用户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健身App虽然降低了用户健身运动的门槛,但其依旧是一种重线下体验的服务,并不能轻易被互联网改变;用户在家中的健身条件有限,没有同伴私教、没有器械以及没有健身房的氛围都会让用户很容易半途而废,或者仅仅被当成健身初期的过渡工具来使用。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长远来看,Keep仍需要解决线上APP转投线下的盈利难题。线下场景可以补充线上平台的用户体验缺憾,也能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
国金证券发表的《"打造健身行业的李佳琦",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吗?》一文则认为目前国内整个健身产业的商业模式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上都值得探索更多商业化可能。
作者提到,Keep的直播业务是一个有想象力的方向。以美国健身行业独角兽公司Peloton为例,其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点:通过智能手机或健身设备自带的APP,向用户提供健身直播课程;为了参与直播课程,用户需要购买Peloton研发的健身单车或跑步机;用户还需要支付12.99美元到39美元不等的月度会员费,以接入直播课程。
实际上,Keep的定位与Peloton也颇为相似,不过后者的商业模式比较依赖成熟的健身环境,相比之,国内的健身受众尚处于初级阶段。
而刘东认为,内容和服务是智能硬件的机会点,Peloton能够上市也是因为它有内容,这点也正是Keep的优势。
总而言之,Keep能够成为国内健身行业的明星级企业,也证明了其实力;如今盈利与融资双捷报,希望Keep能打破僵局,继续为国内健身玩家提供更加优质的运动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