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intech创业的“诗和远方”——Bruce美国互联网金融见闻专栏之二

编者按:麻袋理财总经理黄海旻(Bruce)日前率团队飞往大洋彼岸,开启了为期10天的美国互联网金融交流之旅。Bruce曾经供职于微软7年,又效力过阿里云和宜信,拥有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双重经验。此次美国之行,Bruce将从一个极客的视角,观察美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前沿领域,为国内互金同行的探索提供借鉴。本文是第二篇。

我们这次美国之行,最重要的目的是考察美国Fintech的发展,近距离观察和比较中美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的发展环境与规律。华尔街之行我们走访了高盛等传统金融巨头,随后我们应邀来到旧金山出席LendIt美国峰会。密集的会程、一场接一场的专题讨论会,也不能阻止我们抽出时间把握住这最接近硅谷众多Fintech明星公司的机会。我们走访了多家Fintech公司。

先解释个概念。在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只有Fintech(金融科技)这个词。和我们互联网金融的含义类似,Fintech指的是科技型公司、互联网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

眼下美国硅谷给人的一个新观感是Fintech创业明星公司层出不穷,在传统金融市场也激起阵阵涟漪。这点在我们与高盛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体会很深。高盛也很看好Fintech的发展,高度重视金融与技术的结合。

就在前几天,硅谷移动支付公司Affirm宣布再获1亿美元融资。这让大家对美国Fintech的发展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在国内“资本寒冬”的情况下,难道美国是互联网金融创业的“世外桃源”?

即使出现了Affirm公司这样的大额融资,但美国目前创业公司的融资环境很不好。我们与Fintech创业团队了解得知,曾出现区区2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居然有几千个创业团队争抢,而且投资方一般要求被投企业有成型的产品,有几千个初始用户,且能够看到百万规模的成长性。

和中国同行一样,成本也是美国Fintech创业的痛处。以保险为例,美国的保险获客成本极高,传统巨头在Google的广告,一个点击高达50-100美元,创业公司的早期获客基本没有人碰传统广告,都是通过其他的营销手段,比如社交媒体,比如关联销售等。

Fintech创始团队的搭配多为一个有5-10年金融专业背景和一个技术背景的两人组合为主,兼具金融基因和互联网基因。是的,只有两个人。

旧金山的房价涨的离谱,创业团队为了节省成本,很多会选择在咖啡店办公,没有固定的办公住所。由于种子轮融到的钱很少,所以很多团队只能争分夺秒,在极短的几个月时间要获得快速的成长,才能拿到下一阶段的融资。

既然创业很缺钱,那竞争环境怎么样?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近三年发展得如火如荼。最主要的动力源于普惠金融供给不足,即使出现了上千家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远未满足市场需求。从美国的金融环境看,金融供给还是比较充分的,Fintech填补传统金融没有覆盖的缝隙。以保险为例,由于保险公司的竞争非常充分,全美有6000多家保险公司,财产险公司有2000多家,车险有200多家,且集中度非常高,前5家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接下来的十几家占据了1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公司只能分到不到10%的市场。可见,从市场空间角度上讲,美国Fintech创业公司没有中国同行拥有那么大的想象力。

与中国不同,美国居民储蓄低,投资市场以机构资金和富人为主,投资人市场规模小。个人保险类的刚需很大,P2P的投资就会比较少。

Fintech保险公司创业的方向主要是互联网分销,为保险公司提供系统服务,以及绑定销售这三种。互联网分销首先会选择刚需比较强的种类入手,租房保险,车险,旅行险,宠物险等是最常见最容易切入的种类。目前并没有特别大的公司,由于前5家保险公司不配合提供产品和数据,搜索比价主要是从代理公司和一些排名靠后的保险公司拿产品,产品的竞争性不足。

还有一部分公司是为保险公司提供系统数据服务,方便用户进行理赔等。

Zenefits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独角兽”公司,是比较典型的捆绑销售模式。Zenefits通过为企业免费提供HR管理系统,绑定企业员工的保险购买,一个典型的企业客户会有70%的员工注册Zenefits 的保险服务,Zenefits再从保险公司收取佣金,这种模式让Zenefits估值高达到45亿美金。

然而就是这么一家备受风投宠爱的Fintech创业公司,在不久前却出事了。35岁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Parker Conrad也因此被迫辞去职务。

他们在监管面前作弊了。在加州要销售健康保险需要花52个小时在培训课程上拿到执照才可以成为代理人,Conrad为了快速做大业务,做了一个 叫作marco的软件自动打卡。这样Zenefits的销售员工不用花规定的52小时就能完成培训课程,被加州保险监管专员调查。在美国监管非常严的环境下,创业公司的“边界”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美国的金融监管框架是多层矩阵式的,既有OCC(货币监理署)、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SEC(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些传统的功能监管机构,还有在金融危机后新成立的FSPB(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等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既有联邦一层的伞形监管,又有地方州政府一层的区域监管和协调监管。所以,美国并没有给Fintech太多的套利空间,而是靠一系列有效、严密,呈矩阵式的监管条例,来规范金融科技公司不能无序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

相对而言,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在不断完善中。虽然不断出台新的监管政策,被称为“最严监管”的时代即将到来,但是总的政策环境还是“规范发展”,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是鼓励和包容的,对好公司来说,严格的监管让行业规范发展,就是政策红利。Zenefits的例子让我们再次深深体会到,一家好的创业公司最珍贵的品质是自律、坚持,好公司是速度和耐力的最佳的结合。

参见:极客怎样占领华尔街——Bruce美国互联网金融见闻专栏之一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4-18
美国Fintech创业的“诗和远方”——Bruce美国互联网金融见闻专栏之二
我们这次美国之行,最重要的目的是考察美国Fintech的发展,近距离观察和比较中美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的发展环境与规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