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后全球最大消费季天猫双11开启:比往年多3天,提前10收到货
10月20日,天猫宣布,疫情后全球最大消费季“天猫双11”正式开启,10月21日启动预售。
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天猫双11从光棍节变成双节棍,分为两波售卖期,11月1日-3日为第一波,11月11日为第二波。对于消费者来说,双11比往年多了3天,11月1日就可以付预售商品的尾款,提前10天收到货。
“今年天猫双11是最为特殊的一年。”淘宝天猫总裁蒋凡说,作为疫情之后全球最大的消费季,很多商家对双11有更强的期待和更高的预期。天猫双11选择在今年推出两波售卖期的创新,是希望为商家创造更长的生意时间窗口,为他们带来今年最大的增长机会。同时,消费者有更充足的时间充分选择,不会因为时间太紧而错过抢购,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据了解,今年天猫双11的规模再创纪录:有25万品牌、500万商家参与双11,其中包括200多万线下商家。参与双11折扣的商品将达到1400万款,是去年的1.4倍。
更大的投入力度,将让消费者迎来一年中最省钱的4天。今年,消费者不需要领津贴,跨店购物可以直接满减。大牌美妆官方旗舰店推出的价格将比免税店还便宜,3000个楼盘首次参与双11让利,共80万套特价房,单套优惠可达100万元;还有120款热销车型低至5折。从吃喝玩乐到买房买车,天猫双11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今年,消费和经济活动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踩”了一次刹车。上半年,通过“38女王节”、“天猫618”等重要节点,多数线上商家已经实现了“回血”。进入下半年,国庆长假和天猫双11被视作把全年失去的时间和商机补回来的关键时刻,商家已然吹响了“打赢翻身仗”的冲锋号。
“今年双11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今年3月之前,因为疫情,主做粘毛器的浙江义乌泽熙日用品有限公司损失了1000万订单,负责人方昊下定决心转型做好内贸,加入拥抱双11的行列。
虽然是第一次参与双11,但前期的销售结果给了他充分的信心,“内销和外贸肯定是不一样的节奏,我们需要不断摸索,分两波销售方便我们做灵活调整。”现在,泽熙的工厂里已经开足马力。
据了解,今年,2000个产业带、30万个外贸工厂首次参加天猫双11,将在双11期间卖空100个核心产业带给消费者带来极致性价比好货。
“以快拉慢,以长补短”,天猫双11狂欢季聚集的巨大人气和更长的周期也将反哺线下商业。餐饮、娱乐等线下消费,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更加显著,双11将帮助它们打赢“回血之战”。
由于不同的商业节奏,线下商家通常难以在一天内承接住指数级增长的大促活动。今年天猫双11,支付宝首度举办“城市生活狂欢节”,在以往“线上买买买”外,更添“吃喝玩乐买房买车”的新消费场景。
蒋凡表示,从预售期开始,天猫双11狂欢季横跨了三个周末,这也有利于带动线下商家和消费者更好地参与进来,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共振。
全球疫情之下,中国是唯一一个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许多海外品牌都把中国作为今年生意增长的主阵地,而双11正是他们在中国市场扩大影响力、吸引新客户的最好契机。
海外货品将成为今年天猫双11供给的重点之一。疫情之下不能出国扫货的消费者,可以在双11上“足不出户”买遍全球好货。今年天猫双11还设置了海外专场,让很多原本只在当地被人认知的好物,借此机会打开中国市场,更长的售卖期,也让来自海外的商家在参与双11时更从容。
和去年相比,今年消费者惊喜来得更早,提前10天可以收到货,同时也错开了以往的物流快递高峰,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从狂欢节到狂欢季,更长的销售周期也将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得到实惠,预计今年将多触达3亿消费者,共8亿消费者将参与天猫双11。
蒋凡表示:“在疫情背景下,2020年天猫双11以长周期爆发,带给商家新增长机会,双售卖期提供更丰富的供给和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带来更丰富的新消费体验。天猫双11将以数字经济的确定性力量,引领全球消费增长。”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