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接+AI,华为用智能联接为智能时代加速
“联接力就是生产力”、“新梅特卡夫定律”、“让联接智能起来,把智能联接起来”……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0上金句频出,形象地阐述了如何打造智能连接、共建行业智能体。
的确,在人类加速迈向智能时代之时,无处不在、无所不及的联接将是必要前提。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将达到416亿台;GSMA也预测,到2025年全球接入5G网络并实现互联的设备将达到250亿台,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正滚滚而来。
那么,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联接?如何支撑起智能时代的联接需求?华为来带来它的全新答案:全场景智能互联解决方案。汪涛直言,华为将致力于从技术、网络、行业三个场景,打造泛在千兆、确定性体验和超自动化的智能联接。
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
智能联接:撑起智能体的躯干
当华为在全联接大会2020上发出“共建全场景智慧”的最强音之时,智能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智能连接作为智能体的四大关键部分之一,其所赋予的角色是实现无缝覆盖,万物互联,以及应用协同、数据协同与组织协同。
华为对于智能联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智能体比作人体,那么智能联接就是撑起智能体的躯干,贯穿大脑和四肢。“非洲象的神经元比人类还多,人类却比非洲象更聪明。关键原因是人类的神经元更加活跃,属于强联接。因此,要让智能体更加聪明,光有算力是不够的,联接的强度也至关重要。”汪涛比喻道。
智能体是华为携手用户、合作伙伴打造的一个政企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是帮助每个组织实现全场景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是面向政企用户群,这就决定了智能体对于联接的需求将会与消费者领域有着差异性。汪涛直言:“在政企智能化的场景中,联接的更多是物和设备。”
例如,智能体的智能中枢类似于“大脑”,起到决策作用,内部大量的AI集群训练服务之间往往需要高速互联;又如从智能中枢到智能交互之间的链接,犹如把大脑与四肢联接起来,数据、软件、算法往往需要流动起来;再如,智能交互设备之间的联接也极其频发,比如智能制造工厂中,AI摄像机、机器人、机械臂之间的互联。
华为总结,面向政企智能升级打造的智能体,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这决定了其在联接方面有着五大核心诉求:即高可靠、无损0丢包、差异化服务、实时大带宽和智能运维。“随着智能体的建设需求,联接的需求将会从量变到智变。”汪涛补充道。
如何理解联接力就是生产力
谈到联接,就不得不提梅特卡夫定律,即联接的价值与联接数的平方成正比。过去40年,梅特卡夫定律是指导网络联接发展最为重要的定律。
如今,进入到智能时代,联接的定义、内涵和价值都悄然发生了改变,华为希望重新定义联接的价值。“如果梅特卡夫先生允许的话,我们希望给定律再增加几个变量,包括带宽、时延、切片等。不妨称之为‘新梅特卡夫定律’,新定律表明,联接的质量转化成了生产的价值,联接力就是生产力。”汪涛如是说。
如果从联接的本质来看,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细的网络切片、更智能的运维,必然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例如,华尔街金融交易的第三方咨询报告显示,1毫秒的联接时延降低能带来100万美金的经济收益;某大型OTT云数据中心实测数据显示,0.1%的网络丢包会带来50%的AI算力损失等等。
在现实人类社会中,三次工业革命给生产力带来了三次飞跃,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注入。联接力之所以是生产力,在于人工智能的注入之后,让联接的质量大幅提升,可以转化成更大的价值。也正是因为有人工智能的注入,让智能联接在各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征。
汪涛表示:“泛在千兆、确定性体验和超自动化是智能连接的三大核心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泛在千兆。带宽能力是是联接的基础,泛在千兆就是要让任何地方都达到千兆联接能力,面向超高清的AI摄像机、无人机、工业相机,以及面向工业场景的VR/AR应用,都可以实现千兆联接能力。
第二个特征是确定性体验。智能体的联接,主要场景是生产,主要对象是物。但是每个行业的生产场景又是千差万别。例如,国际机场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网络实施保障极为关键;而在电力行业,6个9的可靠性则放在首位。因此,确定性体验的联接,才能保证企业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个特征是超自动化。行业智能升级的结果,就是网络的规模和复杂性成倍增加。某报告显示,引入5G等新技术后,联接的密度将提高100倍,参数设置将增加1万多个。因此,必须在联接运维中引入大数据和AI,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复杂问题,实现联接的超自动化。
让联接智能起来、把智能连接起来
“智能联接的目标就是让联接智能起来,把智能联接起来。”汪涛表示,“华为将打造泛在千兆、确定性体验和超自动化的全场景智能联接解决方案。”
如何理解“让联接智能起来,把智能联接起来。”笔者认为,从联接自身来看,注入AI使得其具有智能的特性,可以让联接各方面更加智能化;而从全场景的整体视觉来看,无论是边缘、局部还是中枢,都存在着大量的智能设备,比如边缘侧的各种智能摄像机、机器人等,需要从整体将这些智能设备有机、高效地联接起来,从而真正为全场景智慧服务。
因此,华为的全场景智能联接解决方案涵盖了技术场景、网络场景和行业场景。在技术场景中,华为基于5G、F5G、WiFi 6打造面向AI摄像机、超高清人机等职能交互设备的千兆链接,满足超大带宽的实时和低时延回传需求;同时,全面引入AI,打造智能IP+Optical协同的联接网络;最后,在网元、网络和云端三层全面引入AI,打造自动驾驶网络,从SDN升级到ADN,实现联接的超自动化运维。
在网络场景中,面向智能体,提供园区、数据中心、广域、安全等网络级解决方案;在行业场景中,协同智能交互与智能中枢,结合行业知识,打造行业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
来看看华为具体解决方案、关键技术和行业实践。
汪涛介绍:“5G在全球发展远超预期。截止当前,全球已经部署了超过90个5G商用网络,5G网络也进行智能化升级。”因此,在5G智能联接方面,华为实现Gbps上行、20ms低时延、亚米级定位,让上行带宽、时延和定位等方面持续增强。
华为已为全球运营商客户交付“三极”5G网络,基于6大技术创新,实现极致体验、极简组网和极智运维。例如,在某大飞机制造工厂的智能制造场景中,高清视频回传极其关键,通过5G+高清视频+AI,实现了拼缝检测、人员周界管理、移动工具箱物料管理等,让机库内静态检测时间从30天缩短为3天,交付效率提升10倍。
在智能IP网络方面,华为在2019年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四大引擎全系列产品。今年,为了匹配智能体的诉求,华为将解决方案全面升级到2.0,推出华为CloudCampus 2.0解决方案、华为CloudWAN 2.0解决方案和华为CloudFabric 2.0解决方案。
华为对四大引擎全系列产品全面引入AI能力,实现基于三层AI架构,识别业务需求、实时分析网络状态、匹配网络资源,实现对业务体验的确定性保障;同时,基于AI的智能运维,实现业务快速部署、网络自动排障,提升运维效率,使能园区、广域、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全面升级到2.0。
最后,在F5G智能全光网络方面,华为将打造智能全光战略,致力于打造超宽互联、弹性管道的智能全光网络,让光联接延伸至网络边缘,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带来极致的业务体验。华为智能全光网络解决方案拥有即将POL技术带入园区、基于Liquid OTN技术打造Single OptiX全光承载方案、基于光纤自动发现和自动调测等三大核心亮点。
为什么ADN对于智能联接很重要
在本次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和华为公共开发部总裁鲁鸿驹还发布了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让网络从SDN升级到ADN。
为什么ADN对于智能联接很重要?
因为ADN为联接注入了智能的能力,让智能联接触手可及。未来十年的智能世界里,一张自动、自愈和自优化的智能网络极富意义,不仅是迈向智能时代的重要条件,也是智能联接能否形成的关键。
与汽车自动驾驶需要数据传感、驾驶控制和云端服务三大要素类似,自动驾驶网络也需要实现网络数据传感、网络的驾驶控制以及云端服务的升级。在华为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ADN中,华为对全栈网络引入了AI技术,通过网元+AI,实现了网络数据的传感;通过网络+AI,基于大数据AI技术构建网络的数字孪生,实现网络的驾驶控制;在云端+AI,提供AI的训练和模型服务,为网络持续升级提供保障,让网络越用越聪明。
事实上,ADN已经在多个行业的多个场景中小试牛刀。比如,在火神山医院中,一名工程师仅用3天就完成了上千台WiFi设备的安装;在疫情期间,中国人保利用ADN实现了一分钟感知故障,3分钟定位故障,5分钟修复故障;而在华为南方工厂中,ADN帮助工厂强化无线化的智能应用,提升产线的柔性制造,仅用28.5s即可制造一部手机。
“未来40年,人类社会将从信息社会像智能社会乃至全息社会发展,联接技术的探索和发展将永无止境。华为将继续投资基础研究,携手各行业组织,加速联接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汪涛最后表示道。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