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八佰》,华语战争片的新高度
《八佰》值不值得去看一看?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我这个问题,而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值!
在这部电影里,我不仅看到了战争片应该有的悲壮和热血,也看到了历史的倒影。
日本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当丰臣秀吉统一日本,这个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有了更大的野心,“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唐”,就是中国,日本从不掩饰对于盛唐的崇拜,即便现在他们的政府部门还称“省”,这完全是从唐继承而来的。当然,丰臣秀吉没有完成这个“丰功伟业”,之后的300多年里,日本也没能实现他的“遗愿”。
直到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那个放了三百多年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为了迈出“征服世界”的第一步——征服中国,日本筹备了数十年,在1937年7月7日,日军打响了侵华战争第一枪。
当时日本对外宣称:“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
在日本人的眼中,谦恭善良的中国人,是毫无血性的,中国虽大,却毫无还手之力。但当战争全面开打之后,日本人发现,他们错了。
就像《八佰》里所描述的那样,逃兵经历战争成了英雄;自私的商人经历了战争后变卖家财捐款抗日;即便是黑社会,也变成了抗日的中坚力量。(涉及剧透,我就不说太多了,大家可以去电影院一探究竟。)
当然,最令人感动的,还是这“八佰”勇士。
淞沪会战自8月13号开始,日军就来势汹汹,30万军力猛攻上海,中国军队死伤惨重。2个月后,日军已经攻陷了上海大部分地区,中国军队只能撤离。但3个月的幻想已成泡影。
在大军撤退的背景下,总要有人断后,而这就是十死无生的任务。负责断后的部队是88师524团的一个营。由团附(副团长)谢晋元领导,这支守军事实上只有四百多人,但为壮声势,对外号称“八佰”。
他们守卫的地方,叫做四行仓库。即使背水一战,敌众我寡,“八百壮士”还是坚守了四天四夜。四行仓库紧挨苏州河,河的北岸,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河的南岸,十里洋场,灯红酒绿。
但这场必死的战斗,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誓死抵抗的决心,也让当时的国人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彼时的国人突然意识到,我们追逐的不应该再是黄浦江畔的纸醉金迷和灯红酒绿,而应该是延安窑洞中的筚路蓝缕和自强不息。这种坚韧和坚持,即使今天也深深烙印在国人心中。
就像谢晋元在战斗动员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电影中的其他内容,大家可以去影院看一看。而在这里,我要说点题外话。《八佰》,在戛纳电影节上被一些外媒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但在我看来,相比于敦刻尔克这场“伟大的撤退”,“八佰”的义无反顾、死守阵地更令人震撼。这说明,我们不止有战略上的智慧,有持久战的决心,更加不缺乏从容赴死的决绝。这或许是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的最重要原因吧。
《八佰》,以更加微观的视角,选择以一些“小人物”作为故事的切入点,透过小人物折射出每个国人在家国危难之际的选择与觉醒,不仅更加震撼,也更加令人动容。
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国漫之光,《我不是药神》是国产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的标杆,《流浪地球》让国产科幻片有了更多可能,那么《八佰》则是战争题材的新高度。
这一个个类型影片的成功,代表着我们电影工业的不断成熟,也让我们对于未来更有信心。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是《八佰》在开头打出的字幕,更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或许更是华谊和中国电影的写照。经历过低谷之后,国产电影终会给予我们更大的惊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