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周年演讲,留下了三大困惑

原标题:小米10周年演讲,留下了三大困惑

8 月 10 日,《财富》全球 500 强公布,这是大陆企业 500 强在数量上首次超越美国,《财富》点评道:今天的中国公司面对更迫切的一个新目标是——从「庞大」变得「强大」。

2020 年恰逢小米 10 周年,业内公认的「劳模」掌门人雷军高调的进行了一场 10 周年公开演讲——在当下极为特殊商业环境下的公开发声,叠加小米自身的话题性,让预热多时的「一往无前」10 年演讲尤为引人注目。

小米在 500 强名单列位列 422 位,连续第二年进入 500 强名单,对于这家 10 岁的公司是重要里程碑——10 年以来,小米走过一条跌宕起伏之路,雷军也从职业经理人成功转型标杆企业家;10 年之间,小米和雷军同样经历了太多的故事与「事故」。

2010 至今,从小米到美团、字节跳动、快手、拼多多,诞生了诸多数百亿美金甚至千亿美金的企业。而从「庞大」变得「强大」,同样是小米必须面对的问题,发布会上雷军回顾了从创立小米到海外征战,从生态链孵化到 IPO 上市的诸多节点。

不过对比发布会那张充满问号的海报,10 年演讲依然为业界留下了诸多疑问与困惑。

1,创业起点:「组队」 VS「偷师」

相比年龄相仿的马化腾、李彦宏、丁磊、梁建章们,小米创立之时雷军已经 41 岁,用现在话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前浪」,彼时「雷布斯」的名号远未被大众所熟知,这一年,劳模雷军选择走出了舒适圈。

在移动互联网蛮荒年代,2010 年最主流方式的通过刷第三方的 Android Rom 系统来完成初始用户的获取,小米自然也愿意选择这种最稳妥的方式起步,于是 MIUI 横空出世并迅速成为诸多 Rom 中最耀眼的一个,也正是 MIUI 时期狂热的极客刷爆论坛,让雷军开始坚定迈入推出一款性价比手机的既定路线。

当 1999 元的价格从 keynote 大屏幕应声落地的一刻,发布会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欢呼与掌声,演讲上雷军也在这个节点花费诸多笔墨甚至放出视频,聚光灯下享受教主般的待遇的确人生难遇,这也是金山时代永远无法带来的体验。

随着小米的惊艳亮相,「风口上的猪也会飞」的「风口论」、「专注口碑极致快」的「七字诀」迅速蹿红网络,一时间,前浪雷军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最前端。

演讲开场雷军就回忆起拉入林斌等高管一同组队故事,但当时引起更大争议的是——更早进入硬件领域的「老朋友」、魅族创始人黄章第一个给小米唱起了反调,一字一句的写出雷军「偷师」魅族,以及小米初期「伪装」成民间团队的过往——一句话,在黄章看来,小米的诞生并不光明磊落,无论后续如何成功,依然有着某种「原罪」。

当时「偷师论」引起了广泛传播,也让小米急速奔跑的脚步后多少留下了一抹难以辩驳阴影,不过随着后续魅族没落与互联网的惯性遗忘,这些陈年往事很快就会小米层出不穷的新闻所掩盖。

回顾来看,小米的起步开创了互联网手机模式,引发了后续的 BAT 网易 360 门无不尝试进入手机的兴趣,甚至风口论的提出直接带动几年后的移动领域的「双创」大潮,从这个意义上看,后续创业者要感谢雷军——商业环境下你无法要求出现一个「完美创业者」,而成王败寇的道理也自古不变——魅族们或许只能作为历史注脚放在微不足道的「附录』之下,当黄章看后小米 10 年演讲,或许感慨更深。

2,核心业务:营销 VS 研发

在 2010 年创立公司,2011 年发布手机后,2014 年小米出货量超过 6000 万,市场份额超过 12%,拿下国内第一;2015 年出货量则超过 7000 万部,拿下 15%市场份额,蝉联桂冠,当人们还没忘记「中华酷联」四强格局之时,小米展示了一个初创企业能所跑出的最快速度。

与重度依靠运营的互联网公司不同,作为硬件获取收入、服务赚取利润,主打硬件+软件+互联网「铁人三项」的小米,手机出货量永远应是最核心的护城河,第一个五年周期里,小米速度掩盖了研发投入的不足,历史财报中回溯,小米的研发费用远低于一线科技公司,而营销体系的成功却被无限放大——一个有趣现象是,当年写小米如何成功的书籍都可以卖得相当成功。

随着 2015 年的巅峰过后,2016 年后小米开始走下神坛,尽管 2017 年有所反弹,但直到现在小米已经远远的甩出三甲之外,当人们再次复盘小米过山车一般的反 V 曲线时,往往研发的缺失成为第一归因。

在演讲中,雷军强调小米一直把人才摆在第一位,认为公司最宝贵的文化就是「工程师文化」,内部最高奖项也为「技术奖」,甚至「9 个创始人都是技术背景」……而这些合起来看,似乎是显得小米的技术研发投入略显尴尬。

层层深入后你会发现,小米登顶后跌落的本质在于芯片等核心部件过于依赖外部供应商,这就导致自己无法掌控研发节奏,在创业早期这体现在了「期货」甚至被调侃为「耍猴」,而这两年里高通芯片的竞争力优势不在,5G 节奏也被华为压制,甚至去年高通芯片出货量被海思麒麟反超,此时小米手机能做的只能打出更多的非核心特色来包装新品。

第二个五年周期里,小米面临的对手远强于创业初期——一方面,华为依靠自研体系迅速反超,早已坐稳了国内一哥位置;兄弟品牌荣耀用同样的互联网打法,依靠技术与成本优势带出更为激进的产品节奏,甚至可以独立进入国内 Top3;另一方面,oppo、vivo 们则一直稳住线下渠道优势,在线上浪潮逐步退却后依然能压制小米。

小米本有机会改写历史,但或受制于决心或受制于资金而无疾而终——曾经雄心勃勃的自研芯片澎湃松果即使今年重启也为时过晚,错过了几年黄金发展机会;被误判了能带来稳定货源的线下渠道,也因为过于迷恋线上营销导致后续不得不重启再来,这些弯路在创业公司上不足为奇,但在飞快发展的行业中失去初始势能,往往要花费几倍的精力与资金来才能挽回。

演讲中很少提到小米成功的营销,就连前几年一直主打的「性价比」也被定义为「是武器也是软肋,引起了友商的抹黑与攻击」,但如果没有这块金字招牌,小米几乎没有在巨头中突围的可能。

营销和研发本质上并不冲突,不同解决的侧重点往往不同,在公司早期市场相对空白阶段,简单粗暴的口号能起到奇效,而在饱和竞争的红海阶段则是研发与产品决定胜负手,但技术投入有着 3 到 5 年的延迟性——换句话说,当你发现产品力缺失时,根本不可能短时期解决,这个道理哪怕商科的学生都会懂,但小米遗憾的栽到在上面——如果没公开说出「过几年芯片就是沙子价」、「华为不懂研发」这些话,小米或许会能更被大众多理解一些。

营销的成功让小米享受到了快速获客、迅速建立消费者心智的捷径,某种程度上开创了全新的互联网粉丝经济玩法,成为后续入场标配,但用力过猛的后果就是被贴上「只有」性价比的标签很难撕掉,这让 10 以来品牌都难以拿到高端区玩家区的门票。

而伴随小米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字是「口水战」,这也是过于注重营销的结果——从最早的「吊打」苹果,颁奖晚上与格力董明珠的赌约、与荣耀日常拌嘴、发布会上的不断攀比对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喊话、甚至高管在社交网络上的擦边球低俗暗示……这些在获取了关注同时其实已经并不适应逐步成熟的小米,只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小米或许才会真正的走出青春期慢慢长大。

本质上这些动作可以归结为对发展重心的误判,而最高管理团队们则需要负最大的责任。

当时间来到 2020 年,没人会想到因为非市场原因中国厂商集体陷入了困境,领头羊华为被「捆住了手脚」,甚至麒麟系芯片将成「绝唱」,寄望海外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小米在最强势的印度市场被禁,一众 APP 也面临着被境外无端封锁的窘境,黑天鹅事件的叠加给市场带来阴影,「内循环经济」也让所有玩家又回到了同一张牌桌之上,小米核心业务如何解决众多挑战,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要看点。

3,财富:投资 VS 股价

2018 年小米上市阶段,雷军表态称「这次 550-700 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总不至于连 550 亿美元都不值吧?」,随后另一句「小米的估值将是苹果乘以腾讯」更是引发了激烈讨论。

回头来看,「苹果乘以腾讯」被雷军以「开玩笑」解释带过,当然,有点金融基础的人都不会把这当真,因为较真儿起来意味着小米市值是 4000 多万亿美元——比这个星球当年所创造的 GDP 总和还高出 50 倍。

但第一句里面「连 550 亿美元都不值?」却在上市 2 年后的今天都没有实现,这意味着如果你以发行价申购了公司股票并中签,至今还亏损着 10%左右——要知道,IPO 之时小米传达出的是「至少要让投资者赚 2 倍」的信心,这多少让坚定的小米拥护者感觉失望。

演讲后期雷军讲到了 IPO 之际没有向资本市场「画大饼」(看起来苹果乘以腾讯的确只是开玩笑),而是意外颁布了一项「不高于 5%的硬件综合净利率」,甚至还引发了股东的反弹——这其实也有点背离主题,一方面,5%的硬件综合净利率在智能手机行业寥寥无几,基本属于「噱头」;另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创造利润为投资者带来回报是本份,正如同不少传统消费类公司偷换概念宣传单店盈利一样,宣扬「硬件综合利润率」的高低,在小米身上都没带来真正归属股东的利润及回报。

对于曾经风口型企业不得不说这是个略显尴尬的成绩,股价/市值是业务的结果,也是未来的预期,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者对于小米的成绩并不买单——但与之对应的是,雷军与小米的对外投资成就则相当亮眼。

一方面,小米孵化了上百家生态链企业,各种「米」公司们尝试着进入几乎所有的泛 IoT 产品,有些已经完成 IPO,这些为小米在手机业务停滞后仍然在积极扩展边界寻找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在创立小米前雷军就是知名天使投资人,掌管小米的 10 年里,雷军依然保持着相当高水准的投资,以这两年火热的电动汽车公司来看,算上即将上市的小鹏汽车,雷军就已经收获了三家上市公司中两家,此前的成功案例更是回报颇丰。

从这个意义来说,投资了数百家公司,数十家完成 IPO/并购,雷军是中国最顶级的投资人之一。

在科技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投资也让雷军成为了诸多青年的偶像——抛开企业运营与投资战绩,雷军的学霸背景、勤奋努力的工作狂形象,让广大年轻人看到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标杆,这也与国内诸多负面缠身、显得不那么「体面」却拥有巨额财富的企业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互联网打通边界、信息过载,甚至娱乐至死的年代里,60 后雷军仍然孜孜不倦的奋斗在一线,但他的期望是「不再当劳模」,不用操心一线工作;10 岁的小米也依然需要认真的回答如何从「庞大」走向「强大」。

从这个意义来看,雷军和小米都还有不少路要走,期待下一个 10 年演讲吧。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8-12
小米10周年演讲,留下了三大困惑
回顾来看,小米的起步开创了互联网手机模式,引发了后续的 BAT 网易 360 门无不尝试进入手机的兴趣,甚至风口论的提出直接带动几年后的移动领域的「双创」大潮,从这个意义上看,后续创业者要感谢雷军——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