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撑不起的亿航“空中的士”梦
在无人机市场,相比于被人们熟知的大疆,亿航不算知名,但说到应用级无人机领域,提起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亿航完全可以与大疆相提并论。
算起来亿航已走过6个春夏秋冬,其最初业务与大疆科技一样做消费级无人机,但由于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遥遥领先占下市场大半份额,中小型无人机公司难以与大疆抗衡,被迫转型至应用型无人机,亿航也是落难中的一员。
不同于其他落难无人机企业,转战应用级无人机市场后,亿航因研制出全球首款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AAV)EHang 184一炮而红。
2016年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亿航全球首款客运级自动驾驶飞行器(AAV)亿航184初次亮相,拉进了人们“空中的士”梦想与现实的距离;2018年,亿航 184一段飞行测试视频,再次点燃了人们对“空中的士”的热情。
2019年,亿航智能成功在美上市,被称为“无人机上市第一股”,业务重心聚焦于城市空中交通业务、无人机编队表演、智慧城市及其他用途商用无人机,定位十分明确:一家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企业。
而今,孩童梦中坐上“空中的士”的2020年到了,可亿航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还是迟迟未能大规模量产。从无人机到新型交通工具的转变是一条漫长的路,用户等得不耐烦,守着百亿级市场的亿航同样不容易。
无人机的商业潜力
当大玩具变成应用工具,无人机市场被无限扩大。
当下,人们热衷于利用无人机取乐,以此满足更高、更宽观望视野的需求。由此,无人机被广泛用于遥控玩具、灯光表演、个人航拍和影视航拍等等,而基于用户庞大的消费需求,消费级无人机近年来销量高速增长。
网络公开数据显示,2013-2015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规模从14.95元亿增长至110.5亿元,销量从 60 万台增长至 430 万台,预计到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可迅速上升至700亿元以上。
其实,航拍、灯光表演等仅是目前无人机应用成熟度最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场景,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并不局限于此。凭借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灵活性高、效果好等优势,应用级无人机正在逐步覆盖交通、农林、安防、电力、物流、地理勘探等传统产业。
其中,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就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机会。
根据权威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数据,2018年全球商业自动驾驶飞行器(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 AAV)市场为37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到1037亿美元,CAGR为95%。中国是商用AAV市场的领头羊,预计2023年将占全球市场的48%。另外,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究报告,城市空中交通市场估值在204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无人机企业探索“空中交通”市场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方面,商用AAV的实现,可以用于多种场景,如日常通勤、观光、搜索和救援以及应急和救灾,解决现阶段通勤拥挤的问题、优化旅游观光服务以及提高危急时刻搜索和救援能力,满足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联想。
另一方面,商用AAV有望缓解地面物流运输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是未来中短距离物流运输理想选择。目前,利用小型无人机进行短途物品配送仍处于初级阶段,相信随着AAV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规模的空中物流配送体系在未来会被实现。
随着人们“智慧城市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商用AAV的应用将迎来快速增长,而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可挖掘的空间可以说是无限大。
空中交通撑不起亿航梦
亿航走出了一条与大疆截然不同的产品研发道路,大疆的产品多为用于航拍的轻巧、便携的消费级无人机,而亿航的产品多为大型飞行器。
在招股书中,亿航表明:2016年末开始淘汰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向行业应用转型,主要为城市空中交通(载人飞行和商用物流)、空中媒体(无人机编队进行表演)和智慧城市管理(给企业和政府提供飞行平台定制解决方案)服务。
不出意外亿航“空中交通”的故事很吸引人,其成功在美上市,只是上市后亿航依旧深陷亏损泥潭。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亿航营收5470万元,同比增长421.4%;净亏损20万元,2018年同期净亏损为3070万元;调整后(不按美国会计通用准则)净利润为290万元,2018年同期为净亏损2560万元。
2019年全年亿航营收1.218亿元,同比增长83.2%,净亏损4800万元,同比收窄40.4%;调整后(不按美国会计通用准则)净亏损为3190万元,同比收窄45.2%。
在此之前,亿航无人机2017营业收入为3170万元净亏损则分别有8658万元;2018年营业收入为6649万元人民币,净亏损8046万元。
亿航2019年全年收入上涨、净亏损缩窄,主要是得益载人级无人机亿航216销售的大幅提升。财报数据显示,亿航城市空中交通业务营收8590万元,同比增长26.6倍。其中,2019年亿航累计销售载人级AAV(亿航216)61架,相比之下2018年仅为3架,整体呈现向好发展态势。
诚然,亿航将载人级AAV卖出去获取了高收入但亏损依旧如影随形。而且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来看,亿航倚靠的城市空中交通业务,在现阶段很难支持其收入的稳定增长。
一来,“空中交通”在可实现性、安全性、商业模式以及法律层面还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发展难以意料。
当下,亿航放弃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全身心投向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业务,但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业务仍处于行业初级阶段,尚未有国家或地区正式批准载人级AAV的商业化运营,亿航现阶段销售出去的载人级AAV仅用于测试、训练或演示,大规模商业化在短期很难实现,市场投资风险很大。
二来,亿航研发新事物、开展新业务,其研发费用、营销费用、行政费用等成本必然不低。
亿航财报数据,在营运费用方面,2019年第四亿航的研发费用为1550万元,同比增长16.6%,主要由于产品研发导致的人力和物力费用增加;营销费用同比增加54.1%至820万元,增加的原因是全球范围内推广力度的增强。
即使亿航不缺钱,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完善的市场政策、行业法规,不成熟的技术应用等因素会制约其接下来的发展,亿航整体营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技术是未来命门
相比消费级无人机,应用级无人机往往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亿航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主要包含载人无人机销售以及无人机物流,载人无人机相当于民用空中交通工具,其技术门槛不言而喻。亿航智能创始人胡华智曾说:这是最难走的一条路,因为一旦涉及到载人,产品就必须有极高的安全系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生产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和积累。
同样,想要发展无人机物流业务也难绕过技术门槛。
物流无人机作业场景复杂,所以要求物流无人机具备障碍回避、物资投放、自动进场着陆等功能,而相匹配的技术则是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由此,对GPS信号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GPS信号精度问题,亿航曾与华为建立合作,提出共建联网无人机“数字天空计划”的解决方案。但从市场反馈来看,无人机物流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技术不够成熟。
再有,京东、顺丰等国内物流巨头也在大力推动无人机送货体系的建设,相比下亿航做无人机专业,但在物流配送资源、经验上远远比不上物流巨头。和亿航载人无人机一样,亿航无人机物流的商业化之路坎坷难行,且目前为止还未产生任何收入。
总之,交通、物流、安防等不同应用领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核心技术的差异化决定无人机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上限和广度,未来各大企业还需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打造差异化的技术竞争优势,这也意味着无论是行业还是亿航,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磨核心技术。
2020年或将是应用及无人机迎来新机遇与变革的一年。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智能化技术与工业级无人机的不断融合,将增强各大无人机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进而推动应用级无人机商业化的完善。亿航官方也表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产生了短期影响,但预计2020年总营收同比将至少增长200%。
我们期待,亿航智能创始人胡华智所说的,“过去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空中交通,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尽快成为现实。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