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2019中国质量合势峰会暨新媒体+新经济论坛”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行,峰会主题为“合力推动高质量 聚势共谋新发展”,云集互联网、新媒体、品牌传播、医疗健康、食品餐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财经作家,共同探讨互联网和新媒体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新路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制片人、新媒体+新经济论坛主持人 陶跃庆
由中国质量新闻网与NewMedia联盟联合举办的“新媒体+新经济论坛”邀请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副处长向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匡文波,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袁国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制片人陶跃庆,中国新闻网副总编辑、中新经纬CEO符永康,尺度APP创始人、著名财经作家李德林,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高丽华,以及每日一淘副总裁陈言卿等嘉宾出席并发言,为在场的三百多位听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知识盛宴。
匡文波:5G促使传统媒体加快向手机媒体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匡文波
5G是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但人们对5G的研究或讨论更多是一种定性的讨论。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带来了一份历经半年心血筹备的量化研究成果——《5G时代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量化研究》。
该项研究主要是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武汉、西安、长春三个二线城市,保定、岳阳、韶关三个三线城市,开展了关于“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网络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00名网民做了 访谈。
匡文波指出,此次研究主要得出了五方面的结论:
- 第一, 以纸媒和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式微速度在加快。
- 第二,阅读新闻使用最多的终端是智能手机,几乎是100%。
- 第三,微信属于强联系传播,所以导致用户对其新闻信息的信任度高。
- 第四,微博的使用热度大幅下跌。
- 第五,网民对目前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态度调查显示,网民的态度高度理性,与政府的期待高度吻合。
例如,在调查中,90%的人反对美国对华为的态度。对于中美贸易问题,绝大多数网民主张迅速达成协议,超过60%的网民认为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不是贸易逆差。在国家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中国的网民越来越理性。
NewMedia联盟创始人袁国宝:新媒体渗透产销全链条
这几年大家都在说资本寒冬,经济不景气,但其实有的企业越做越大,强者愈强,而有些企业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异军突起,成为小而美的代表。运用好新媒体,企业本身是可以找到突围之路的。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 袁国宝
袁国宝认为,新媒体从消费者服务、品牌营销、销售渠道、舆情管理、品牌塑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商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行业秩序等十个方面为企业赋能,可以说渗透了企业从生产带销售的全链条。
传统时代的销售方式,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直销等,中间环节多。新媒体时代,销售链条简化为:生产商—消费者、生产商-网红-消费者、生产商-MCN机构-网红-消费者,出现了社交电商,网红电商,直播电商……曾经的企业经营商品,现在的企业经营人。新零售、直达粉丝、共享经济、全域营销等,新媒体为商业模式创新赋能的表征。
曾经的广告,就是今天的新媒体营销。全媒体平台+KOL传播,既是传播形式也是传播渠道。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kol代言等营销方式多样化。品效合一成为可能。
传统时代,企业对消费者画像的获知,需要通过电话调查和海量销售数据综合分析统计得出,新媒体时代可以借助大数据完成。企业-用户的紧密交流和互动,可通过社交媒体实现。用户意见也可以便捷、快速的被反馈给生产商,用户服务的及时完善也就成为可能。
借助企业自媒体、社交媒体舆情监测,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主动释放正面舆情、及时监测负面舆情,危机公关有的放矢。成功的企业自媒体也会丰富企业品牌资产,提高用户认知度和忠诚度,逐渐形成粉丝流量池。
借助企业自媒体,企业直接触达用户,这种转变要求企业在文化建设上跟进,顾客至上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接纳。为了调动企业运营活力和启迪创新,企业也需要越来越尊重员工个性,鼓励创新。因此,传统的金字塔组织模式改变,扁平化管理效率提升。和大众媒体一样,企业自媒体的内容创作,也担当着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的功能。比如权健,倒塌在丁香医生的一篇文章中。
“企业与新媒体 融合”、“公关部变为传播部”、“企业自媒体成标配”、“企业自建新媒体联盟”、“新媒体与经济和金融 融合”、“某种程度上每个企业都是电商企业”,将是新媒体+企业的未来远景。
向军:下一步要加强短视频、微信间交易的合规性研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副处长 向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副处长向军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推动,特别是经济的发展,通过你的发展,积累社会财富,又反哺于社会的发展。西安在前两年提出政府是店小二,后来过一阵子说我们是金牌服务员,我觉得这样理解我们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对了。
第二,传统媒体也罢,新媒体也罢,应该正确的认识中央和国务院包容和审慎原则,新业态出来了,有一个观察期,首先要界定你是不是违反法律了,如果明显违法了,我们肯定要管,不管就是失职。如果没有违法,是正常的,那就继续经营。
第三,要正确理解线上和线下的要求。线上不是法外之地,线上、线下是一体的。虽然线上只有一部法律(《电子商务法》),但是所有行为线下法律照样能管(比如《广告法》、《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新媒体也罢,企业也罢,还是在法律框架里去运行。
第四,作为市场监管总局,网络监管的一个思路大概主要集中在这么几方面:第一,下一步要加强短视频、微信之间的交易是不是适应《电商法》规定的研究。第二,加大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的查处,比如说网上虚假广告、网上不正当竞争、网上反垄断。第三,加强网络交易监管监测平台或者技术的建设。第四,进一步加大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高丽华:新媒体重构了企业价值、消费市场、传播渠道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高丽华
新媒体深入到社会、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企业如何更好的运用新媒体,涉及到对新媒体特质的把握。新媒体特质包括四方面:
- 第一,技术驱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都给企业营销、品牌传播和重构带来了新的优势。
- 第二,媒体本身融合发展,“新”和“旧”是相对概念,是传承的,而非简单的替代。另一个层面的融合是跨界,媒体既是内容也是渠道。
- 第三,新媒体给企业带来了价值的重构。几十年前全球财富榜企业排行榜跟现在的企业排行榜,变化非常大。
- 第四,新媒体给消费市场和传播渠道也带来了价值重构。
符永康:媒体的新角色是信用中介
中国新闻网副总编辑、中新经纬CEO 符永康
随着媒体生态的变化,企业对媒体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两个关键词:
- 第一,精准。以我和企业打交道的感受来说,这两年私域流量需求在提升。不过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是相辅相成的,依然有很多企业注重公域流量。想象一下,如果微博微信活跃度不高,个人朋友圈有什么价值呢?
- 第二,多元。企业对媒体的需求多元化。以前企业找媒体的诉求主要是采访、发稿,媒体是中介。现在企业找媒体,比如说请媒体协助邀请一个专家,这时候媒体就变成了一个信用中介。
媒体在信用中介上,也有很多业务在变。举个例子,慎海雄台长在广东做宣传部门主管的时候,广东成立了一个南方全媒体财经集团,首先申请了很多金融牌照。金融牌照很多是做信用中介的,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有远见。
支付宝微博粉丝1600万,康师傅单靠红烧牛肉面有200万粉丝,很多媒体都没有他们的粉丝多。既然支付宝和康师傅可以做媒体,为什么媒体就不可以去做支付宝的业务,不可以去做康师傅的业务呢?媒体变了,企业需求多元了。
李德林:企业要站在用户角度,要有买方思维
尺度APP创始人、著名财经作家 李德林
从甲骨文到竹简经历了1000多年时间,从竹简到纸张的出现又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间。从纸张到报纸,报纸到现在是200多年时间。视听媒介差不多有100年时间。从2008年互联网颠覆媒体到现在,11年的时间。而微信出现只有10年不到,现在抖音等又在快速抢占市场。随着5G、6G的推出,我觉得会有更好的媒体业态出现。
我们现在的媒体分为两波,第一波是传统精英媒体,是卖方业务。第二波,是草根新媒体平台比如最火的抖音、快手,比如在这些平台上卖货,转化效果比前者好。但是,为什么草根的平台效果更好?因为是买方思维。如果企业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让市场部门、品宣部门彻底打破思维,学学快手、抖音上比较能够沉得下来的。人家能够把山里的鸡蛋卖出去,那我卖的其他生活必需品也能卖得出去。
陈言卿:新媒体不再是单一品宣工具
每日一淘副总裁 陈言卿
曾经,媒体只是企业品牌宣传的一种工具。功能属于外部层面,比如品牌形象宣传、在某个渠道上投放一个广告。如今,新媒体已经与企业业务结合在一起。电商平台很难说是媒体,还是商业渠道。
对于广告投放以及新媒体的效果问题,企业有两个需求,一是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转发量,二是要转化率比较高,UV×转化率=企业实际得到销售额,这个广告投入才有可能会收回。同时“两微一端”、“一抖一书”几乎是企业的标配,每个企业几乎都有官微、官抖、小红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