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关键,两大推手,三向聚力,智慧服务如何“联想”?
文|陈选滨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服务市场在时代变革之下迎来新的故事。
随着5G、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趋势逐渐显著,也孕育出新的服务形态,如智慧服务、云服务、数据服务等等,逐步引导服务企业转型迈入新的征程。
在联想Tech World 2019上,联想智慧服务正式宣布进入智能化转型服务新阶段。
如今,智能化已是当前服务行业转型的一大趋势,吸引着众多的服务企业进行探索与实践。联想亦是积极探索主动布局,在2018年便率先进入智能化转型阶段,2019年联想智慧服务“云领“在Tech World 2019服务分论坛上重磅亮相。联想智慧服务已进化为A(AI)+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 Computing云计算)+D(Big Data大数据)+S(Services服务) 融合的一体化新模式。
不难理解,在智能化转型不断深化的发展中,快速提供全面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能力逐渐成为了服务行业的一个制胜关键。联想服务不断创新融合的导向也正是向这个市场决胜点持续靠近的过程。
跳出联想TechWorld 2019的视角,放眼整体的服务市场,当前行业转型的推进式发展愈发显著,下一阶段的进程最终走向何处,值得深思。
政策与市场两大推手助力,智慧服务进入数据智能时代
目前,服务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在G端市场与B端市场都已经颇见成效,发挥着其作为产业经济一环的作用。
这一点在产业服务市场中不乏标杆案例。联想的延庆“智慧城市”项目、华为的兰州“政务大数据”建设、阿里的“工业-环境大脑”项目,企业服务的赋能影响正在各大B/G领域扩大,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
同时,通过这些案例的观察,我们发现,智慧服务的转型过程并不单调,在智能化的发展中,无论是官方“有形的手”,或是市场“无形的手”,都在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呈现一番新面貌。
一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500个城市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在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多官方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实施国。
产业智能化转型与智慧城市被提上国家级战略的重要层面,服务行业一边迎来政策的红利期,一边也面临更多的智能化需求。
多部门推动所带来的巨大需求正在为服务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充分发展的土壤。这是服务市场的机遇,但同时也是一大挑战。
一个智慧城市所覆盖的领域便包括安全、交通、金融、社区、医疗等等多个板块,需要企业在基础设施层、应用层、技术层等多个层面提供解决方案,智能化的赋能更是成为标配。
更加宽阔、先进的赛道让传统的服务模式正在被颠覆,赋能的价值是否足够,技术的研发是否领先,生态的圈层是否完整,等等,都是对当前服务企业的市场考验。
另一方面,据财报数据显示,FY2019上半年联想中国区的智慧服务总营收达到了22.2亿元,增长强劲。其中,业务能力也正逐渐在向数据智能与分析等新领域延展覆盖。
在市场利好的推动下,未来服务行业的关键便在于智能化的优势,或将成为诸多服务企业的市场角力点。此外,资本对于智能化领域的追捧而带来的投融资增长,也使得服务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思路愈发清晰。
纵深、横扩与生态,智慧服务为何需要三向聚力
那么,正当产业智能化转型之际,在大趋势之下,服务市场的本质需求又将出现何种改变?市场动态,亟待服务商对其进行识别。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服务业务总经理 戴炜
“把简单的留给客户,把复杂的留给自己。”这句话在联想Tech World 2019上戴炜着重提及。若将其放在服务行业来看,或许正是恰到好处的概括——
一个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便是帮助客户化繁为简,仅此而已。
如今,服务行业进入智能转型阶段,在变与不变之间,简单与复杂的拉锯必然不断扩大——留给客户的只能是越来越简单的操作,而服务商需要应对的也将是越来越复杂的需求。
这是新时代服务市场的诉求,本质未变,却也有所改变,化愈繁为愈减,仅此,却也不止于此。
那么,在这场关乎市场诉求与结果的动态拉锯下,什么又将是企业决胜的关键?
站在产业的角度,服务行业作为一个赋能型市场,也是一个以强促强或以强带弱的增长过程。供给侧的给力,方能赋能需求侧的发展。
服务市场的两侧关系并非纯粹的价值交换,而是两方合作的协同乘效,这是一个做加法甚至乘法的过程。
因此,产业服务的成效便是看服务商的势能是否足以打造出一个强劲的驱动引擎。而纵深(行业认知)、横扩(领域覆盖)与生态(平台生态)在此都将成为考量一个优质服务商三大市场维度。
其一,行业认知是对服务本质的基本判断。
服务的本质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恰是对客户了解,对行业有认知,有经验。反之,便有些商业流氓。
to B或to G的产业服务市场宽阔却也存在较高的门槛,服务商的行业认知便是其中之一。
例如智慧城市,当属服务市场需求与经济价值皆高的重点领域,也是“国之重器”,轻拿不得,所以在选择服务商时必须慎重。
具体看延庆“智慧城市”项目,工程浩大,在选择服务商时不仅考量表层的技术、硬件、软件等能力,也看其项目经验、行业认知、资源调配等深层积累。
联想智慧中标延庆“智慧城市”项目之前,已在服务市场深耕24年,更是都灵冬奥会、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等诸多国际会展与活动的IT服务集成商,行业认知与技术优势在多年的服务合作中不断沉淀,从而成为今天举国之重器的支撑。
其二,领域覆盖是市场需求的基础把握。
对于服务商而言,市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面向市场的结构大致可以简化为1:N的模型。
为此,服务商能否以大而全的业务形态应对多而杂的市场需求,往往决定其在整个市场的表现与地位。
众所周知,联想在C端用户的印象中应是PC生产商与硬件领域的翘楚,但在梁家河苹果服务项目上,联想智慧采用物联网、数据管理与区块链数据跟踪等新技术的表现却是值得深思。
如今,联想不仅是最大的ICT设备服务提供商与IT运维服务提供商,也是领先的智能化转型专业服务提供商。在这种多重角色定位的背后,服务市场的另一个属性便能一目了然——“跨界”。
不难理解,服务本身就是一个跨界的玩法。联想作为服务商,需要向客户所在的行业、领域、区域靠拢,跨出自己原有领界是服务其他企业的基本条件。
而在不同领域的业务覆盖、技术承接等等都将成为其跨界的“桥梁”,以此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品类、多品牌的服务方案,这是基础。
其三,平台生态是说好未来故事的起点。
单兵作战的企业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面临着颠覆。
一方面市场的需求不断乘倍增加,细分之下的行业领域与技术应用对于单一的企业而言根本难以做到百分百的全覆盖。另一方面,讲究共赢、多赢的服务市场看中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协同效应,而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也是联想建立自己的智慧服务生态圈的理由,目前联想智慧服务生态圈已经具备相当规模。
在联想智慧近年来的实践中,除了延庆智慧城市之外,或是基于5G+SIoT的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或是物联网布局+IoT+服务平台一体化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这些标杆案例的背后,都离不开联想智慧服务生态三大圈层的支持。
所谓三大圈层,一是联想所专长的基础软/硬件产品生态圈;二是联想创投系公司所组成的平台技术生态圈,不乏寒武纪等新技术领跑者;三是行业应用生态圈,集合联想在各个跨行业领域的优势资源。
可见,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整合多方力量,协同多方资源,建立自身的平台生态是大趋势之下的聚能驱动。
结语
当前,联想智慧服务的成绩不断突破,据联想集团2019财年上半年,智慧服务业务的总营收已达2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2.1%,已事实上成为了联想中国区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作为服务市场的一员,联想智慧服务的增长无疑是为整个产业转型发展带来了一个可喜的信号。经济价值与产业价值在市场与政府的推动发展下得以体现,智慧服务的智能化转型是趋势,也是值得企业深化发展的方向。
服务与产品,是市场永恒的两个命题。在商业的发展进程上,对于两者的创新始终成为诸多企业向外探索与实践的基本诉求。
今天,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农业等成功案例无疑是联想智慧服务决胜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能力的体现,市场与政府的两大推手意味着智能化转型的赛道进入加速阶段,联想智慧服务多年来在不同行业的服务的 积累为其提供足够宽广且足够深入的跨行业服务能力,平台生态的建设更是其领先服务能力优势的保障。或许可以肯定,智慧服务的未来是可以联想的,拭目以待!
【完】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AI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