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净利“腰斩”式下跌,全聚德如何扭转明显颓势?
来源:华牛原创
作者:孙丽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对品牌精细化运营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传统“老字号”的口碑式营销已无法为品牌增加生命力。作为北京烤鸭“第一股”的全聚德,也处于转型的悬崖边。
10月21日晚间全聚德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近60%,并且预计今年全年的净利润或许将再度迎来“腰斩”式下跌。
从2012年业绩开始走下坡路以来,全聚德也进行过了许多提振业绩的尝试,从“拉投资、做外卖”到“搞粤菜、玩抖音”,却屡屡以失败告终。
在业内人士看来,全聚德业绩的下滑,和其经营理念与机制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有关,要想扭转业绩下滑的颓势,或许首先需要创新自身保守、僵化的经营理念。
净利“腰斩”
10月21日晚,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营收11.90亿元,同比下降12.62%;净利润5260.41万元,同比下降59.09%;扣非净利润3902.17万元,同比下降68.53%。
单就第三季度的表现来看,第三季度全聚德实现营收4.33亿元,同比下降11.15%,净利润为2032.58万元,同比下降59.98%。在环比方面,第三季度净利润比第一季度有所增加,与第二季度基本持平。
由于2019年全聚德预计营收同比存在下行压力,全聚德在三季报中预计2019年度净利润为正,同比下降50%以上。对此,全聚德表示将采取多项应对措施,积极调整经营工作。截至发稿时,全聚德股价报收10.37元,市值约为31.99亿元;相比于4月时的最高点13.43元已下降22.8%,市值蒸发9.44亿元。
报告还显示,2019年度全聚德预计实现净利润为2191.27万元至4382.53万元,同比下降70%至40%。
对于业绩下滑的情况,全聚德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存在下行压力,导致利润水平有所下降,公司将采取多项应对措施,积极调整经营工作。
近年来,如海底捞、喜茶等国内餐饮品牌接连在海外布局,而全聚德也加入了出海大军,现已在海外开设共7家门店。全聚德方面还曾透露,希望在2018年重点拓展北美和澳洲市场。
但由于厨师劳务输出和北京填鸭原材料出口均在海外受限,全聚德想在海外开设直营店并不容易。此外,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全聚德,在海外直接投资时也会面临一定的政策限制。
对于营收下滑,全聚德前任董事长邢颖曾表示,拟通过提升门店环境、升级服务标准、提升菜品品质、升级加盟门店等方式来提质增效。
辉煌止步2013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全聚德成功地将烤鸭变成了京城文化的一部分。
2007年,全聚德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餐饮第一股。2007-201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腾飞,从9.17亿上升到19.44亿。然而全聚德的美好时代也停步于此。
2013年开始,全聚德的总营收呈现止步不前,并且略有减少的势头。到了2018年年报,全聚德的总营收降至17.77亿元。而从净利润的角度来看,全聚德的下滑更加明显。2012年全聚德创下上市以来盈利最高的记录,净利润达到1.66亿元,而到了2018年年报,净利润仅剩0.82亿元,7年时间,净利腰斩。
为何业绩在2013年之后,持续下滑?作为海内外著名烤鸭品牌,品牌成为他的“安全边际”,全聚德本来是一门“躺着赚钱”的生意,但现在却变成了“躺着当大爷”。
长期以来,消费者中流传这种说法,你以为“顾客就是上帝”,但你去过全聚德才会发现,他们才是上帝。服务人员全程“上帝脸”,尽管是这样的服务,全聚德还要在菜品价格基础上单收10%的服务费。
造成全聚德服务水平不高的原因在于全聚德的管理机制,全聚德是国企体制,缺乏注重用户体验的激励机制。于是,一种当大爷的心态成为约束公司成长的瓶颈。
结语
对此,全聚德表示,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存在下行压力,导致利润水平有所下降。公司将采取多项应对措施,积极调整经营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全聚德颓势明显,每况愈下。一方面,经营思路落后、机制改革不力,限制了公司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多元化转型屡次失败,拖累公司整体业绩,已进入艰难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