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需规范,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贝店涉嫌传销

原标题:社交电商需规范,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贝店涉嫌传销

来源:华牛原创(ID:huanewcn)

作者:专题栏目

导读

近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条例为市场和企业释放出了发展创新的良性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特别提出,要“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这一提法引发了互联网企业的强烈反响。信息时代,互联网企业为我国市场经济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新兴业态,从电子商务到移动支付,从平台经济到共享经济,这些新兴业态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然社交电商备受关注以来,保持了较高曝光率,但多数平台的经营模式也受到质疑。社交电商“贝店”曾深陷传销质疑。

多家媒体报道其涉嫌传销

2018年12月10日,中国网科技报道贝店被指传销运营,回应称社交电商还未被深刻了解。

记者在贝店开店商品专区看到,包括烤涮一体火锅、床上四件套、家用刀具等,产品几乎涵盖家电及生活用品多个品类,而在淘宝平台上,记者也发现有疑似贝店店主挂出链接,标明“贝店礼包,送店铺”字样。一些消费者在接受中国网科技采访时直言,这种运营模式有点和“网络传销”类似,尤其这种热衷于“拉人头”的形式十分令人生疑。

据公开资料显示,此前环球捕手等多个平台,因运营模式中存在“拉人头”、“多级分销”等问题遭到了相关部门处罚。据一位行业内部人士对中国网科技表示:“这种通过‘拉人头’形式,就是在利用传销的模式在运营。”

北京市君祥律师事务所律师拜北斗告诉记者,从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中对传销行为认定标准来看,贝店具备了“入门费”、“拉人头”这两个明显特征,但对于贝店计酬方式,就目前而言尚不能完全定性。他提醒,电商平台在进行销售活动时,应努力避免销售模式与传销的相似性,避免增加违法的风险性。

2019年5月23日,中国经济网刊登名为《贝店陷传销质疑 售后被吐槽“形同虚设”》文章,报道有消费者在网络投诉中称,贝贝集团旗下的贝店由于存在“入门会”和“拉人头”怀疑其涉嫌传销。此外,关于贝店的假货和产品品质差的投诉也不在少数。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消费者表示,“这398元的礼包确实东西会寄过来,但根本不值398元的价格。”

而贝店的宣传资料显示,销售贝店商品的佣金在10%-40%。但赚商品佣金却不是贝店最赚钱的渠道,诸多贝店店主在各大社交平台广发贝店邀请码背后,“按人头收费”才是贝店最赚钱的生意。而这种模式下的“入门费”、“拉人头”,也备受指责。

2019年7月16日,长江商报报道贝贝网屡因泄露用户信息上黑榜,转型贝店陷传销质疑。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对100家互联网企业106项互联网服务进行抽查,发现18家互联网企业存在未公示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未告知查询更正信息的渠道、未提供账号注销服务等问题。其中,贝贝网再次被点名,将企业管理问题抛在公众视野。

电商专家、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贝贝网这几年声音少,主要是商业模式在转型,过去是自己卖货,现在搞个人开店业务,自己做平台。从未来前景来看,盈利应该是没问题,但是缺乏更大的能力。”

昨日,财经网报道疑似售假、涉嫌传销,贝贝网扩张发展惹质疑。

作为母婴市场的角逐者之一,贝贝网一直春风得意,从2014年成立至今,先后获得多个知名机构的风险投资。

然而,当贝贝网以及贝店承诺售后却毫无音讯、屡次被爆信息泄露、疑似售假、涉嫌传销等种种负面新闻纷至而来的时候,大众看到的是其光鲜靓丽成绩后存在的诸多问题。

早前,财经网接到消费者陈小姐投诉称,自己在贝贝网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贝店APP上花300多块注册成为了店主,因为在上面售卖东西会有一定的销售收入,所以变成店主之后,陈小姐从自己名下的店铺里购买了五瓶兰蔻粉水。

结果被在另一家贝店店铺购买了同款兰蔻粉水的朋友告知,该批次的粉水防伪码轻轻一刮就掉,且用完后会出现过敏的现象,于是她们怀疑为假货。

此后,陈小姐与朋友经过屡次退货,却被贝店官方以“货不对板”、“物品磨损”等为由拒绝。对此,陈小姐表示无法接受,她认为贝店方面是“有意推卸责任”。另外,由于不同的人退货过去,所得到的拒收图片为同一张,陈小姐和朋友认为是“贝店提供了统一处理过的图,这完全是不想负责任的欺诈行为!”

因为无法得到贝店官方的验收视频,也没有得到道歉,陈小姐选择了向媒体曝光此事。

上述,多家权威媒体质疑贝店涉嫌传销,我华牛原创针对该事件发布调研稿件。贝店官方对我方内容进行举报,投诉内容是“投诉文章中包含“贝店涉嫌传销”相关内容严重不实,严重侵害贝店、贝贝集团名誉、商誉。贝店从创办运营至今从无因违法传销被行政处罚,投诉公众号中的内容严重不实、诋毁抹黑贝店,影响我司品牌建设。我司已保留相关证据聘请外部法律顾问追究金华市华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法律责任。”。

我华牛原创文章内容申明,从未提到,“贝店从创办运营至今因违法传销被行政处罚”,贝店投诉欲盖弥彰,涉嫌恶意中伤。

面对中国网科技、中国网经济、长江商报、财经网等权威媒体的报道,贝店官方是否认为报道不实?侵犯其权益?

在黑猫投诉上,消费者“匿名”在10月10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我10月4号在贝店购买了一箱光明莫斯利安酸奶,我和客服说,客服也说是过期食品说给退款,但是过了几天就打电话给我说,商品不是他们卖的叫我再拍照给他们看,我就想说都过了几天了我还能把过期的东西留着吗,是你你留着喝?一个平台食品安全都不能保障!”

对此,贝店方面回应称,在2019年贝店将使命升级为:“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生活”后,贝店给自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方面,制定了更为严苛的货品采购和售后服务体系,加大源头供应链投入,成立“贝店好货联盟”,并推出“三赔计划”,实现“假就赔、贵就赔、慢就赔”的服务承诺,为消费者提供更极致的购物体验。

尽管贝店方面表示目前已经在完善售后服务,不过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普法时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目前,社交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还是传销。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刑法规定的组织领导传销罪,其次也涉及原工商总局出台的《禁止传销条例》。这两方面的规定都是符合刑事处罚标准的。”朱巍说。

朱巍认为,社交电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涉及虚假宣传,特别是网络直播中的电商,包括在朋友圈进行传播推广的。总体来看,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占据社交电商很大的流量,这是当前比较严峻的现状。

“社交电商还带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社交电商属于电商毋庸置疑,但如果消费者从社交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品涉及质量问题时,却无法享受无理由退货,这就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朱巍说。

朱巍向记者分析,虽然社交电商属于电子商务法规范的范围,但是对于社交电商的特殊性并未设立有针对性的规定,就可能出现问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认为,一是看网站是否有真实的商品交易,正规网站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返利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二是看网站返利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正规网站的返利资金以平台的经营收入(包括消费收入、广告收入等)为主要来源,而不是靠拉人头、交会费等作为平台的收入来源。

结语

而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社交电商融资总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中涉及B2C类有1家、拼团类有1家,导购类有1家、服务商类有3家、B2S2C类有3家。而到2019年之后,整个融资规模大幅缩水。

在业内人士看来,社交电商由于模式上主要是依靠社交网络的裂变进行不断扩大规模,所以很容易成为了传销的“高危地带”。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10-18
社交电商需规范,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贝店涉嫌传销
早前,财经网接到消费者陈小姐投诉称,自己在贝贝网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贝店APP上花300多块注册成为了店主,因为在上面售卖东西会有一定的销售收入,所以变成店主之后,陈小姐从自己名下的店铺里购买了五瓶兰蔻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