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炒股、炒币、炒鞋 万物皆可炒

原标题:炒房、炒股、炒币、炒鞋 万物皆可炒

作者:蔚芮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春风吹满地,万物皆可Supreme。这是在B站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现如今,热炒之风遍地走,似乎万物都可以被“炒”起来。炒房、炒股、炒币、炒生姜、炒大蒜再到现在的炒鞋。

在微博的热搜中,有调侃到: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炒炒炒”的时代。

炒房、炒股、炒币、炒鞋。

看似四种炒作截然不同,但是其实则是一脉相承的金钱游戏,拨开云雾见日出,依旧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让GPLP犀牛财经带大家去了解下不同时代的炒作。

70后的炒房潮

说到炒房,就不得不说那叱咤风云的“温州炒房团”。

“温州炒房团”这个组织本来的名称应该是“温州看房团”。在2001年的时候,是由《温州晚报》组织专门去上海看房。之所以组织去上海看房,是因为2001年的时候,上海的楼市出现低迷,上海市为了提振楼市房价,出台了“购房退税”的相关政策。

话说温州炒房的历史,其实更早的是从自家门口开始的。

1998年到200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促使当地房地产价格飙升。温州市区房价快速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

后来,在上海市的鼓励之下,温州炒房团勇敢的进入上海。

当时的上海鼓励市民进场买房,对于外地的购房者买房就送上海的蓝印户口。这激发了上海的买房潮。

不过上海的地产商们似乎低估了温州人的实力。

作为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经过二三十年的财富积累,所掌握的民间资本已十分充足。他们是在是太有钱了,传言,“看房团”进入上海后,他们像买萝卜白菜一样在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上疯狂扫货,上海的房价随之高涨。

“我买一层,我们买一栋”,这是温州炒房团的真实情景。

据当时的相关媒体报道称,第一个“温州看房团”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他们瞄准有涨价潜力的楼盘,然后疯狂地囤积房源,控制局部流通市场。然后联合中介机构抬高房价,高位套现获利出局,据称当时有温州人赚了相当于买房本金的两倍。

尝到甜头后,“温州炒房团”开始转战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约2000亿元温州资金投向全国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1000亿元。“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当地房价一路狂飙。一时间,“温州炒房团”广为人知,备受关注。

“温州炒房团”的暴富让其他人看“红了眼”。其他各地的商人甚至普通百姓也开始入局。在如此轰轰烈烈的炒作背景下,房屋开始脱离了其原本居住的本能,开始成为了资本市场炒作的标的。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数据显示,1998年,商品住宅平均售价为1854元/平方米,到了2012年,商品住宅平均售价超过了5000元/平方米,2017年更是达到了7614元/平方米。20年左右的时间,商品住宅的售价翻了4倍。

后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地不断调控,“限购令”等房地产调控政策迭出,使得炒的火热的房地产降了降温。

甚至有不少炒房者被套。

一个经典案例是,炒燕郊房产的那批人。

2017年的时候,燕郊的房地产价格可能是30000元/平米左右,现今的房价可能已经腰斩。

最后,不得不说温州炒房团抓住了房产的红利,是这一轮房地产牛市周期中最大的收益者。

那些诞生股神的时代

中国A股市场真正的牛市,应该说有两次,2007年与2015年。

2007年,A股市场迎来了它的光辉时刻,A股市场1500多只股票全面飘红。A股大盘指数从2006年10月份的1700多点飙升到了2007年10月份最高6124.04,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涨了3倍之多。

在这种高涨的情形之下,股市气势如虹。闭着眼睛买股票就可以赚赚赚。

一夜之间,万人空巷,男女老少都在讨论股票,就连街头扫地的环卫大妈大爷也加入到队伍中。

证券公司营业部的门口,每天排队开户的人络绎不绝。

据中国证券登记公司(下称“中登公司”)的数据,2007年8月1日,A股沪深两市的投资者账户登记数量突破了1.1亿户,与证券交易有关的指标几乎都在创造纪录。

这个时刻,中国股市渗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之前,人们往往认为炒股的人都是那些暴发户或者胆大的人,有一天,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成了参与者。

而且在参与到这次A股牛市中的人群中,还多了一群新面孔,他们就是刚大学毕业的80后们,他们在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最早地接触了互联网知识。可以说80后代表新晋的股民,他们开始用电脑进行炒股交易,代替原本的场内交易。

2007年的A股牛市也造成了80后的财富分化。2007年10月A股大盘指数6124.04高点后,便是一路的大跳水。一年的时间,狂热的A股又回到了原本牛市起始时的惨淡很冷清。市场哀嚎一片。

最初进场的80后凭借着牛市炒股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进场稍晚的80后则被牢牢地套在了高位不能自拔,赔上了全部身家。而等他们解套,时间已经过了8年。

直到2015年的到来。

2015年,A股市场再一次迎来牛市。A股大盘指数从2015年初的3000多点涨到了2015年6月份最高的5178.19。2007年高位套牢的80后们终于等来了解套机会,而至于是否成功解套了则不得而知。

在2015年5月28日这一天,A股沪深两市成交量达到了2.42万亿创造了历史天量,更多杠杆资金的运用让牛市陷入了疯狂。

以赶在2015年牛市上市的暴风集团(300431.SZ)为例。暴风集团2015年3月24日上市的开盘价9.43元/股,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2015年5月21日,暴风集团的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327.01元/股。股价涨了2800%。成为了创业板不折不扣的妖股。

人们又似乎感到一夜暴富近在咫尺。

更多的新“韭菜”开始疯狂涌入。然而,历史终究开始重演。2015年6月过后,A股大盘指数狂泻,两个月的时间,2015年8月A股大盘指数泄到了2850多点。

股民们再一次见证了千股跌停的局面,又有无数的股民被深深地套牢。

谈笑间,千万财富灰飞烟灭。

2019年初,A股又有一波小的牛市动作,大盘指数从2019年年初的2440多点涨到了2019年4月8日的3288.45。随后一个月又狂泻到了2880多点。不过这次小牛市,80后是否有参加呢?毕竟他们也快接近40岁了。

这些人又是否真正赚到钱了呢?一切都是未解之谜。

币圈也疯狂 你错过了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投资圈,某个投资人曾因为繁忙的工作而吐槽,“你们还我损失了2个亿。”

这2个亿,就是比特币这一波狂潮。

那么,在2017年的比特币的狂潮当中,你是否也同样错过了这一波造富机会?

比特币(Bitcoin),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 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币达到历史最高价19850美元。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以往比特币被看做是廉价的玩具。2009年的时候,13000多个比特币相当于1美元。2017年一个比特币就19000多美元。炒股和炒房与炒币相比简直无法媲美。

虚拟货币的发行颠覆了人们对财富积累方式的认知,看到了更简单的一夜暴富——ICO(首次币发行)。

虚拟货币的ICO是在是太简单也太容易。借助区块链技术,不需要成立公司,也不用铺天盖地找投资机构,只要有个牛逼的想法,似乎就可以轻松融到大笔资金。融完资后,关闭项目,在来个牛逼的想法再来一轮融资。总之似乎可以循环往复。

比如,2014年,19岁的加拿大学生Vitalik Buterin创造了“以太币”,以太币目前成为全球第二大数字货币,仅次于比特币。而这个加拿大90后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亿万富翁。

此外,提到比特币,就不得不提到“挖矿”。

挖矿也同样是一个造富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的当中,“南瓜张”号称中国比特币“四大天王”之一。2011年在其发明比特币挖矿机(Avalon)时,其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根据相关介绍,南瓜张设计的比特币挖矿机在当时一天能产生357个比特币。按照当下的价格,那一天就是上千万元。

2019年,孙宇晨以3000万元的价格拍下了股神巴菲特的午餐。在宣传的时候,孙宇晨的标签多用的是“币圈的90后”。对月孙宇晨来说,财富来的好像很简单。他是波场币的创始人。2018年1月5日,孙宇晨抛售了60一个波场币,一天的时间就套现了3亿多美元。

他们可以说是最早地实现财富自由的90后,他们的财富积累速度要远远超过70后及80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ICO在成为炒客发家致富的新征地的同时,也是骗子横行的地方。因为在炒币的世界中,你拿到得都是一串代码,你抄的也是一串符号。掌握游戏规则的人,幕后的庄家可以利用优势大肆地收割“韭菜”。

有人因“币圈”一夜暴富,也有人因“币圈”一夜输的只剩内裤。

只不过你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穷还是富。

炒炒炒炒炒 炒鞋你会吗

鞋也可以炒?

对,是的,如今炒鞋正在成为一股潮流。

在00后眼里,鞋是一种时尚文化,是他们喜欢的一种文化,他们热衷于炒与鞋有关的事情。

甚至在沸沸扬扬的炒鞋热中,不时传出各种好玩又奇葩的故事。

“男孩放鞋的一面墙,堪比一套市区房,大学生炒鞋年入50万等等。”

那么鞋作为一个人们日常在为不过用的物品,为什么会被“炒”?

其实,炒鞋并不新鲜。

你可以想象当苹果发布新产品时,门店外排的长龙大队,就可以想象到当“新鞋”发布的时候,鞋店门口排着的长龙大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着00后玩家进入到市场,商家就会推出不同的营销手段。又由于00后们酷爱时尚,以至于鞋市开始采用摇号中签的方式营销,实则类似于房市的摇号买房,股市的中签打新。

球鞋市场的火爆远远想不到,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一双出售价1999元的球鞋,转手就卖到4999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鞋都会被炒起来,那些“烂大街”的鞋则很少有人去炒,那些在00后眼里看似没有“价值”的鞋也是不会被炒起来。多数炒起来的都是联名或者限量款。比如阿迪达斯的“椰子”以及“AJ系列”。

比如2019年3月份,AJ发行了一款“樱花粉的AJ6”,因为是限量发行,在发售的时候采取线上摇号制,据说当时的参与者达到30万人。在“毒”APP上,有人呼吁“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请炒客手下留情。”

炒鞋的火热以至于在球鞋的市场都出现了类似于股市一样的二级市场。这个二级市场被戏称为“球鞋交易市场”,甚至有的平台还制作了阿迪、耐克、AJ的指数,被称为三大“炒鞋”指数。

更让人惊讶的是还有的炒鞋平台做出了“K线图”,来吸引职业炒家进场,然后与平台合力哄抬价格,吸引散户接手,把炒股割韭菜的本领搬运进来。

虽然00后在用不同方式完成资本教育及财富积累,但是真正靠炒鞋实现财富自由的00后目前还未听到。

无论怎样,看起来靠炒鞋实现财富自由始终缥缈,更多地我们看到的是资本进入炒鞋领域的收割。

交易平台推出的K线图,衍生出“云”炒发,实则炒的是鞋的拥有权。到底有没有实物来支撑K线的走势呢,我们不得而知。加之球鞋的数量是不可控制的,完全由生产商说了说,更何况还有许多山寨的出现,真假鞋难分。

谁将是最终的赢家一目了然。

此外,行业的不透明性,意味着那些资本实力雄厚的二级平台就可以就能够操纵局部走势。就可以误导玩家。信息的不对称性,很容易造成00后成为接盘侠。有新闻曾报道,成都一位95后的鞋商涉案上千万元而跑路。

从炒房、炒股到炒币,再到炒鞋,时代在变,被炒的对方在变,然而,炒作的机制不变。

或许,炒什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理智,成为了资本市场案板下的鱼肉。

因此,炒作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10-03
炒房、炒股、炒币、炒鞋 万物皆可炒
在2001年的时候,是由《温州晚报》组织专门去上海看房。他们是在是太有钱了,传言,“看房团”进入上海后,他们像买萝卜白菜一样在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上疯狂扫货,上海的房价随之高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