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无关这句话的真伪,曾经在智能手机市场发生的一幕,似乎要在电视市场再度上演。
起因在于华为智慧屏的发布,有别于互联网电视拼价格、造概念的一贯作风,AI慧眼、智慧跨屏、智慧音响系统以及量子点屏幕、鸿鹄智慧芯片,华为智慧屏务实而开创性的创新,正在重新定义“电视”的属性。
当一场属于整个行业的变革发生时,哪怕是三星、索尼等传统巨头,也早已失去了坐吃红利的空间。
01 阵地连连失守
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正在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如此这般的论调听起来并不新鲜,作为客厅里的大屏幕,电视一直是互联网玩家们觊觎的对象。
早在2013年的时候,乐视、小米就先后推出了自家的“互联网电视”,并成功尝到了第一口红利。随后微鲸、暴风、风行、PPTV、联想等相继入局,缺少技术门槛的互联网电视,逐渐形成了各路玩家混战的局面。
尽管在2017年的行业低谷后,乐视、暴风等逐渐退出了市场,微鲸、风行等跟随者陷入了经营困境,却也成功将传统电视市场的玩家们拖入了“泥潭”。比如创维、海信、康佳、长虹等国内知名的白电巨头,要么拆分子品牌的形式进军互联网电视,要么在内容、渠道、营销上吸纳了互联网电视的玩法。
可翻看这些电视品牌的上半年财报,海信、长虹、康佳分别亏损8622万元、4599.8万元、6.23亿元,其中长虹、康佳、海信的净利率分别为0.6%、1.84%、0.74%,远低于美的、格力等家电品牌10%的净利率水平。或许海信、康佳等凭借供应链、品牌、渠道优势等拖垮了互联网领域的挑战者,阵地的失守又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典型的例子,向来扮演价格屠夫角色的拼多多,不久前联合JVC推出了1999元的65寸智能电视,再次击穿了电商市场的价格底线,也再次掀起了电视市场的价格战。
可以参考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的观点:“很多时候国内品牌都是在做微创新,而这种微创新是不足以支撑价格上涨的。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价格战也就成为必然。”
有些意外的是,此起彼伏的价格战让国内电视市场乱成一团,三星、索尼、LG为代表的国际家电巨头,似乎并未被牵连其中。
一种原因是凭借屏幕技术上的优势,索尼们牢牢占据了高端电视市场,在国内电视品牌自相残杀时延续了不败神话;同时也折射了互联网电视玩家们的局限性,缺少核心的技术革新,仅仅依靠价格战作为武器,可以搅乱电视市场,但始终无法改变这个行业。
以“智慧屏”切入市场的华为,俨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02 华为逆流而上
价格战的潮水泛滥,暴露的不仅是电视市场微创新导致的同质化,还有电视行业彻底告别增量市场的既定事实。
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切入电视市场的华为,到底会为电视行业带来什么样的长远影响还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为所掀起的绝不是另一轮价格战,而是一场以创新为主基调的重新洗牌。
仅以刚刚发布的华为智慧屏为例,精准击中了电视行业的两大痛点。
首先是在技术创新上,具体表现在智慧音响系统和量子点画质两个方面。前者通过定向发声、人声增强、智能降噪等功能性创新,以手机厂商擅长的用户思维在高音、低音、人声等传统的音响效果外进一步提升优化;后者则以鸿鹄智慧显示芯片配合绮光异彩画质引擎的方式,对量子点屏幕的显示效果进一步提升,挺进了索尼们赖以生存的核心地带。
除此之外,AI慧眼在满足1080P高清通话的同时,还针对AI健身、AIKids等应用进行了个性化创新,进一步刻画了华为智慧屏的外在形象:绝非是以价格为矛的搅局者,而是深耕技术创新的赋能者。
其次是在场景进化上,电视行业走出存量困境的前提是开辟一个新的品类。比如华为智慧屏主打的“智慧跨屏”,只需要手机碰一碰遥控器,即可将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再比如智能家居控制功能,所有支持华为HiLink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均可通过华为智慧屏进行控制,不仅是色彩和音响表现出色的内容终端,也是可以通过遥控器、语音、手机等进行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简而言之,电视已经不再是“电视”,那个仅仅换外观、改型号就定义新款的时代,业已过渡到新旧品类之争。只是相较于持续坐收屏幕红利的索尼们,为电视产业变轨的偏偏是华为这样的“门外汉”。
如同iPhone在十多年前对手机产业的重塑,在电视行业停止进化、格局板结的当口,逆流而上的华为智慧屏正在扮演类似的角色,跳出“电视”的品类,然后重新对行业赋能。即便是在高端市场风光无二的三星、索尼,也将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降维攻击。
03 消失的“电视机”
在华为智慧屏的消息曝光之前,知名市场研究机构Zenith就公布了这样一份数据:2019年起人们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远超看电视的时间,且差距逐渐拉大。
对于这样一份数据,恐怕很难让人感到惊讶,特别是95后、0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有限的碎片化时间早已贡献给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终端,电视正逐步沦为非必要性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厂商们也在努力盘活市场,先后完成 3D 化、HDR、4K 和智能化的迭代进阶,乃至折叠、拼接、旋转等花哨的设计,无外乎都是为了赋予电视机多元化的属性和定位,避免电视机这个品类的彻底消失。
这大抵就是传统电视厂商连连失守阵地,最终被拖入价格战泥潭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渠道、营销、供应链等环节的不足,而是思维方式上的守旧。或许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电视机仍然是家居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也只是情感上的连接,电视机在功能上的鸡肋始终是一块消不掉的伤疤。
某种程度上说,华为智慧屏的出现为“电视机”的消亡按下了加速键,“电视机”的时代行将结束,“智慧屏”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之所以给出如此的论断,不难从下面三个维度里找到充足的理由:
1、IoT是电视的最后归宿。
屏幕技术的迭代仍将继续,但就产品定位而言,电视的最后归宿将是IoT生态。华为智慧屏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三星、索尼的电视机瞄向的还只是家庭的休闲娱乐中心,华为智慧屏则是无缝互动的家庭智慧入口,承担了智慧交互、跨屏体验、IoT控制、影音娱乐合一的中心角色。至少在家庭场景中,休闲娱乐功能不乏手机、智能音箱等替代品,而“家庭智慧入口”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2、终端联动将成为赛点。
确定了未来电视的家庭定位,就不再是孤立的终端,需要与手机、智能音箱以及大大小小的智能设备联动。与之对应的,华为的HiLink协议已经为华为智慧屏与家庭场景的融合打下了基础;小米生态链的入口也开始尝试从手机向电视、智能音箱等转移;哪怕是三星、索尼等传统电视的代表,都开始宣传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终端联动将取代屏幕成为新的赛点。
3、应用场景才是护城河。
可以预见,在华为智慧屏之后,“智慧屏”的理念开始被一些传统电视厂商效仿,照猫画虎般推出了强交互性的“智慧屏”产品。需要指出的是,华为在推出“华为智慧屏”的同时,还提出了“1+8+N”的战略,通过三圈层结构化的产品布局带给用户全场景多样化的体验。言外之意,“智慧屏”不会步传统电视机的后尘,既在考验产品创新能力,也是场景能力集中较量的外在表现。
无论如何,“电视机”正在消失,同时消失的可能还有缺少IoT生态布局、一味固守“屏幕红利”、在应用场景上缺乏话语权的传统电视玩家。
04 写在最后
在电视的百年进化史中,占据了高端市场和产业链上游控制权的三星、索尼,无疑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然而所有的红利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当电视行业出现新物种时,索尼们的保守和不作为,也可能是与“电视机”一同被淘汰的信号。
正如我们习惯用“巨头”形容那些产业最顶端的玩家,他们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几乎每一个动作都将左右整个行业的命运。被忽略的是,所有产业的荣辱兴衰无非都是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一旦用户的注意力不再被圈定在“观影效果”上,三星、索尼们还有转身的机会吗?华为智慧屏的入场,何尝不是一个楔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