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麓泉 编辑/零柒
2012年,某网友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一个问题:“跪求一款早年的国外单机游戏,主角到一村庄寻找叔叔,怪物有骷髅蜘蛛,3D的,英文的。”
直到今年1月,突然有人回复说:“你还在找吗?我是在找的时候看到你问的,我找到了,游戏叫魔法危机。”
时隔七年,这位网友终于等到了答案,那一瞬间,他在社交软件上形容自己“很想哭”。很快,他回复那位帮他找到答案的网友:“我的天呐,是它是它就是它。”
可以想象,七年时间,他等到答案时那难以抑制的激动。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早已成为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知识因为有了网络变得唾手可得,而这不仅归功于网络平台,更归功于互联网的分享精神。
“互联网人的命运共同体”
“发给你的文档打印5份,20分钟后送到会议室,不要耽误了。”
收到老板的指令后,胡佳急忙打开文档,简单调整了下文档比例,并迅速点击了打印按钮。
然而这次,打印机没有照常工作。不敢有半点耽搁,胡佳立刻冲到打印机前,检查了起来:纸槽有厚厚一沓纸,墨盒也刚换不久,也没发现有卡纸情况。五分钟过去了,还没发现问题的胡佳,开始着急了。
习惯性地,胡佳打开百度,开始搜索打印机无法工作的相关内容。
参考百度经验和百度文库的相关内容,胡佳判定是驱动程序损坏。重新搜索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步骤后,她照着指示,先找到了打印机的官网,随后下载并重装了匹配的驱动程序。
用户正在使用百度搜索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胡佳的选择正是众多国民的一个缩影。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的反应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解决方法。
放在十年前,很难想象,全国数亿网民的各种知识获取需求,需要一个怎样的团队才能生产出这么多权威的“知识点”?
今天很少谈起一个概念,但在互联网诞生之初时,却是被提及非常多的,那就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分享。
百度作为一个搜索引擎平台,承载的这些内容并不由百度生产,网友和第三方负责生产和上传内容,百度和网友同时承担审核的工作。在这种共建共享的模式下,亿万网友和各领域真正权威的机构和专家的智慧得以最高效的流通。这正是互联网在21世纪带来的最大价值之一。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百度就像一个“互联网空间命运共同体”。
用户参与生产百度内容 图片来源于百度
从2005年推出百度知道开始,百度陆续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需求和人群,推出了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经验、宝宝知道、百度学术等六个知识类产品。过去十多年,这些产品在网友的贡献下,已经产出了10多亿的高质量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直到今天,依然在不断的迭代和更新。一方面因为知识本身的刷新,一方面也因为用户和时代所带来的改变。
遗失的美好
陈帆是一个程序员,太多的计划都因为工作而一再推迟,比如去法国巴黎圣母院看看。总觉得以后会有时间的他,在今年4月15日看到巴黎圣母院着火消息后,后悔了许久。
但这次大火也让他知道了数字博物馆的存在。大火之前,百度百科就通过跟巴黎圣母院官方合作的方式,上线了巴黎圣母院的AR数字版。
“看AR版本跟之前看网上的照片还是很不一样的,震撼多了。”陈帆说,虽然线上的数字博物馆跟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一样,但是优势是便捷,以及任何人都可以无差别使用。
百度数字博物馆中的巴黎圣母院 图片来源于百度
后来陈帆一度对看数字博物馆上瘾了,一口气在百科上看了几十个全球知名的博物馆。
“目前总共有291个全球各地的数字博物馆可以访问,展现的质量也非常高,比如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用户可以完整且较为细致地放大观看每个兵马俑的细节部分。”陈帆说,做足功课后他的旅游清单更长了。
百科的价值当然不至于此,过去十多年百科在推进中国数字平权上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上线至今,百度百科已经积累了1600万个词条,累计有689万网民参与编辑,信息量相当于200本大英百科全书。不夸张的说,除了百度百科外,能够让信息如此方便的获取和分享的大平台,在中国找不到第二个。
这些年,为了迎合年轻人视频化的阅读习惯,让知识变得更加有趣易懂,提高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百度百科还推出了秒懂百科等诸多创新产品,产出了60万+优质视频内容。过去需要看几千字才能看完的百科词条,现在看个几十秒的短视频就全明白了。
某种程度而言,百科充分发挥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也正因此,百度百科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知识获取的重要来源之一。
无声的陪伴
有人说,搜索+知识转化=通往高效人生的捷径!因为,人生80%的问题,都已经有人回答过,你只要搜索就好。
张哲的案例很有代表性。作为某互联网公司的核心iOS开发工程师,他的技术启蒙正是从互联网自学开始。早在高中时,他就开始上百度搜索各种技术方面的内容,“当时我家里还没装宽带,都是跑到同学家去上网”。
最让张哲印象深刻的,是刚毕业工作时,他遇到了一个程序编译上的问题,在集成第三方静态库后,他发现编译报错,随后他尝试过将静态库拆开,.o文件重组,但都没有用,问了一圈身边的同事,也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用户使用百度解决工作问题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张哲开始在网上寻找答案,论坛、贴吧、官方文档等,一切能找的资料都找了,但依旧没有找到解决方案。那段时间,他也用其他搜索引擎查找相关内容,但由于自身也不知道具体要找哪些内容,所以输入的关键字都很宽泛,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很难找到想要的答案。
“如果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接输入关键字就能找到答案,但关键在我不知道自己具体想搜什么,或者说那个标签很模糊,这就很难找到想要的内容了。”张哲说。
花费了整整一周时间后,张哲最后还是在百度上捋清楚了相关思路。
张哲向锌财经表示,百度的信息量足够大,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搜索行为数据,所以在寻找比较宽泛信息的时候,喜欢用百度。因为通过不断搜索出来的宽泛内容,能够让搜索者发现自己想要找寻的关键词,逐渐强化关键词后,也就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张哲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但在信息大爆炸下,有价值的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变少”了,稀缺又难于找到。
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如何善用搜索引擎已经成了必修课。在百度上搜索“如何快速用搜索引擎找到想要的内容”就会发现,相关内容已经铺天盖地。对于搜索引擎而言,这意味着,其使命绝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更是要让用户快速地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百度搜索出来的推荐首条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两个关键词是搜索的本质,也成了搜索引擎竞争的关键。在百度2019第二财季业绩会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特意强调,百度的搜索结果首条满足率已达51%,也就是说当用户搜索大量信息时,搜索结果的推荐首条就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开放的分享
生于95年的赵梦,比张哲小了整整10岁。在她们这个年龄段人的眼中,搜索已不仅仅是一个工具。
作为一个吃货和旅游达人,爱好生活的赵梦在空闲时喜欢研究各类美食。无论是西餐、中餐,还是甜品等,她几乎都做过。
“原先我下载了不少美食类App,上面也有不少教程,但后来我发现,在百度App上搜食谱,发现了不少在美食类App上看过的内容。后来,嫌手机上软件太多,慢慢都删掉了。因为,用百度就够了。” 赵梦说。
用户使用百度搜索生活内容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这也让赵梦养成了一个新习惯。之前,在百度搜完旅游攻略的时候,赵梦会打开携程的App预订机票、酒店。现在,这些事情都在百度App里完成了。“之前,我浏览故宫博物院词条时,就购买了门票。”
这也是百度最近一年悄然发生的改变:从内容到服务给用户全方位的满足。而百度的优势,不仅是搜索+信息流,还在于知识类产品从内容消费到服务消费的自然承接。
在知乎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当今社会是否加速了知识的两极分化?” 根据“知沟”理论,当大众媒介流量持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互联网的本质是人人可以平等的获取知识和信息。但个性化“投喂”造成的态度偏差,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拓宽了知识鸿沟。
但也应该看到,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百度搜索+知识类产品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打破了鸿沟,帮助社会各阶层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也正因为如此,胡佳、张哲、陈帆、赵梦等一批人,才能不断的学习成长。
所以,当今社会是否加速了知识的两极分化?答案其实就隐藏在其中。那就是,互联网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真正的开放共享。
(应受访者要求,胡佳、张哲、陈帆、赵梦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