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为什么救不了“想上天”的猪?
过去数年,我们最常听到的六字箴言,叫做“科技改变生活”。从“新四大发明”到“ABCD5”,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地涌现,突然就被风口上的猪拍回了地面——失灵了。
这边,网易、阿里、腾讯、京东等一个个如雷贯耳的科技巨头都纷纷切入智慧农业,开始当起“猪倌”;那边,传统的猪业集团如温氏、牧原等,也不约而同大量引入智能测定设备,试图转型为“养猪界的谷歌”……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努力叠加并没有给猪肉消费市场带来一些变量。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猪肉价格依旧在天上飞,目测快要跟我等凡人say byebye了。
连千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都能管理的游刃有余,怎么一遇到猪,高科技们就集体撞树上了呢?这背后的玄机,值得仔细品位。
高科技养猪:从人治到智治
养猪行业成为高科技改造的焦点,并不是什么新闻了。
不过,与地产大佬“以养圈地”、钢铁巨头“曲线救国”等方式不同,科技公司高唱着“我们不一样”,找到一条替代和超越传统模式的特色科技主义养猪之路,还是别有一番作为的。
第一代技术型养猪的探索应该是以网易高调宣布养猪为起点。网易CEO丁磊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的养猪业停留在100年前的水平。话虽然有点伤感情,却道出了实情。
2009年的养猪行业,以散养为主,卫生条件差,产量上不去,质量也堪忧,抗生素、注水肉等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彼时网易切入主要采用的是“自育自繁自养”的牧原模式,给猪盖公寓,听音乐,锻炼身体,坚持慢养300天等。这样养出来的“生态猪”质量的确高了,但身价也水涨船高,四五十元一斤的售价,依然距离普通消费者的餐桌很远。
随后,阿里、京东等推出的AI养猪,可以被看做是科技对养猪行业的第二次迭代。其核心逻辑,是通过AI+IoT+SaaS的方式,对猪场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的智能管理。
比如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合作,将人工智能系统“ET农业大脑”引入到猪场,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与研发。京东也紧随其后,推出了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与中国农大联手打造“丰宁智能猪场示范点”……巨头们为养猪操碎了心,万变不离其宗,其实主要就集中在两件事情上:
一是提高PSY,即每头繁殖期母猪每年可以提供的仔猪数量,也就是让一头母猪尽可能地下崽。另一个则是提高料肉比,即几斤饲料能产一斤猪肉,让养猪的核心成本尽可能低。
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学们此时想必都已经心里有数了:供应量上去了,单位成本下来了,还愁吃不到便宜猪肉吗?
而这正是AI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靠智能决策优化繁育周期
母猪的繁育周期,能否配种成功,多久生一窝小猪,对猪场来说至关重要。而影响这一要素的核心,就在于选种、断奶等关键决策。过去,这些都只能靠饲养员依据个人经验来判断和把握。但在机器视觉与算法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很容易借助“猪脸识别”知道母猪的生产阶段,比如阿里云的“母猪怀孕诊断算法”,就能清晰地提示出母猪是否受孕,何时适宜配种,在假怀孕的情况下还能提醒工作人员再次配种,从而有效地提升配种成功率与产窝数。
2.靠智能感知提升养殖环境
出生数量多,并不意味着猪肉供给量会直接上升,因为仔猪的死亡率实在太高了,而这跟其成长环境直接相关。因为很大比例的小猪都是在哺乳时被母猪给压死的……(小猪:我太难了)
所以,科技更重要的用武之地是实时防范意外情况,因为通常小猪被压一分钟就会窒息死亡,因此通过声音识别、温度感知,快速定位到哪个小猪被压并及时进行人工干预,正是AI所长。
3.靠系统作业降低养殖成本
在一些规模化养殖场中,猪们的生活虽然不那么“贵族”,也绝对是健康向上。比如疫情防治对大型养殖有比较大的影响,就通过“猪脸识别”实时监控每头猪的作息,借助IoT设备为它们建立“个猪档案”,跟踪每天的进食、运动、免疫等情况。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上传到AI大脑,能够实现对饲养的自动化调整,比如根据实时的增重情况,可以进行多种配方不同阶段的饲养;又比如猪比较怕热,AI就能驱动元器件完成通风、光照等一系列操作。在精心地照料下,吃同样的饲料,猪能比传统的粗放式养殖多长不少肉。有的猪场还配备了巡逻机器人,几百头猪只需要几个人就能管理,进一步节约了人力。
听上去,为了养好猪、多养猪,科技企业们可谓是操碎了心。按理说,到了大规模、低成本的高科技养猪阶段,猪肉降价指日可待,怎么一两年过去了,反而逆势上涨呢?
答案就是,只能“望猪止馋”,根本吃不到嘴啊!
高科技救得了小猪,却救不了肉价
仔细一琢磨,却会发现这些算法也好,IoT也好,技术迭代对肉价起飞并没有什么遏制作用,至少目前为止,打上高科技标签的猪,对大众消费市场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首先来说,智慧养猪系统只有在大规模集约型养猪厂里部署,才能达到效率最优化。
但即使经历了2015-16年中小养殖场关停清拆、“水十条”等整治措施,我国的规模化养殖程度还很低。2018年九大上市猪企一共出栏4476.3万头,才占据了6.45%的市场份额,对比美国、日本等稳定市场的规模化饲养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数据显示,美国十大猪场2016年就占到了市场份额的45%。
换句话说,中小散户才是猪肉在大众消费市场的安身立命之本,少数几个头部大型养殖企业的提质增量,释放到整体效率较低的市场,自然如同墨泼大海、了无痕迹。
除了集中度不够,高科技养猪也没有办法超越自然规律,凭空长出肉来。从时间线来看,阿里京东腾讯等切入大型养殖场,最早能追溯到2018年3月。而养猪本身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王健林就曾对此颇为讶异:“十万头猪场要几个亿,我们(万达)盖个五星级酒店才多少钱?”,从侧面说明了猪场的改造之巨、之难。加上养猪的生长周期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因此目前我们看到的案例大多还只是“示范”。
阿里云对外口径是合作产出的生猪2020年将达到1000万头,2019年中京东农牧的首批“AI猪”才正式出栏……靠这波猪来拯救当前的“猪周期”显然就不太现实了。
科技养猪左右不了猪肉价格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只在养殖场内做功,无法影响下游供应链,以及突发疫病等不可抗力因素。
普通消费者与餐厅在菜市场或超市买到的猪肉,经过了猪贩子、屠宰场、运输、多级批发之后,往往能比生猪的出厂价高出30%。这些次终端环节往往链条长、流程分散,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几乎都是硬成本,间接也为高肉价站了一班岗。
所以综合来看,猪肉价格“上天”是全产业链集体“发功”的结果,想要恢复平稳自然也需要多管齐下。智能技术作为生猪养殖保值增效的辅助工具自然当仁不让,指望它拉低肉价,还是睡觉见效更快一点。
他山之石:集约养猪还有哪些可能性
看来,高科技也不是万能的嘛,我们只能静待这一轮“猪周期”自动走向尾声。毕竟只要活得够久,平价猪肉总会有……但需要思考的是,在这样“价贵伤民,价贱伤农”的循环往复之中,往往是一次次地集体恐慌,一次次政策地自我调整与消耗。
这种情况下,从那些成功平稳了肉价的市场身上,或许可以得到一点不负责任的小建议。
先来聊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美国的生猪养殖集约化,其实并不是猪场自身的觉悟高,很大程度上要源于中下游加工、零售端的整合加速。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屠宰加工厂开始了并购浪潮,同时,下游终端零售商也开始加速整合,到2009年,以Smithfield为首的前四大屠宰加工企业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行业前二十的零售商囊括了近82%的销售市场。出于保障品质和降低成本的考虑,零售商向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大批量采购,而那些幸存下来、掌握了行业命脉的屠宰龙头们,也顺其自然地通过合同生产,或是直接自己向上游扩张的方式,最终倒逼整个生猪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变革。
反观国内中下游的屠宰、零售等环节,集中度问题依然比较严峻。2017年国内规模化的屠宰企业很少,年产值500万以上的半机械化企业只有2076家,占全国屠宰企业的10.5%。零售环节则更加分散,仅北京一地就有数千家批发商与零售商。这就使得养殖场决策相对滞后,只能按照当期价格来安排产能,容易跟风式“追涨杀跌”,自然就让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更为显著。
换句话说,尚未有巨头大举布局的中下游环节,其实和生猪养殖一样有着巨大的改造机会和社会效应,里面隐藏着的产业想象空间,或许也在等待技术玩家的入场。
另外,在美、日等猪肉价格相对平稳的市场,生猪产业并非一个任由自由消费市场调节价格供需的贸易体系,往往拥有一系列生猪产业保护机制,由许多延伸产业为其保驾护航。
比如日本,很多文章说日本养猪完全不用担心赔钱,因为政府会通过补贴来保证养殖者不赔钱。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政府适当补贴之外,政策部门联合保险组织和协会来推行生猪保险配套服务,一方面避免了养殖户骗保等“偷财政”的行为,同时也能很好地补充“猪周期”时政府补贴调节效能过慢的隐患。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生猪价格/收入保险机制,但主要是以政府补贴为主,如何将再保险等金融服务引入到生猪养殖过程当中,方兴未艾的智能金融服务或许值得期待一下。
总之呢,这场“猪坚强”的涨价浪潮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大概就是,高科技不是万能的。不过它与千行万业的融合,或许终能嫁接出一片“桃源”也未可知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