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终,还是想看透天上宫阙

原标题:人类,最终,还是想看透天上宫阙

中秋节了,又到了一年中一定要抬头看看夜空的日子。平日我们奔忙于尘世俗务,这天我们用节日和月色提醒自己,应该去关注一下遥远的宇宙。

在赏月时,我们能看到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其中有佳节的温暖,有飘散在远方的乡愁,此外,还有一丝味道——是好奇!苏轼提醒我们“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我们还是想知道月亮上,宇宙里,到底隐藏着什么。

或许可以这样说,这份关于宇宙和天文的野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见证。面对浩瀚星海,日升月落,人类最开始如兽如鸟,都是蒙昧与畏惧的。但是人类的区别在于,我们会发现规律,发明技术,然后再用这些技术去追寻头顶的真相。

从这个角度看,技术是人类的眼睛,宇宙是人类的始终想要仔细欣赏的画卷。

值此佳节,或许我们可以回顾这样一段历史:人类是如何一步步磨练技术,创造“眼睛”,然后渺小却强壮地仰望宇宙。

然后我们更不妨理顺着历史,来猜测一下:未来呢?接下来我们要用什么,去一窥宇宙之缘,群星之外,天上的宫阙?

砖与石:人类窥视宇宙源起

天文,是人类不知自何时而起的念头。

《尚书·胤征》记载了夏朝羲、和两位天官记录天时与天象的故事,到西汉,马王堆汉墓已经出土了完整的彗星图。

古希腊已经产生了能够绘测日食的爱奥尼亚学派、发现黄道和赤道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在人类窥视宇宙之初,其实已经用到了当时最巅峰的技术——虽然这个技术今天听来不算什么——站得更高,需要砖和石头。

我们都知道古埃及金字塔的宗教和政治意义,知道它是法老的陵墓。同时大家应该也听说过,今天天文学已经证实,吉萨金字塔群的北面主隧道,正对着天龙座α星。这颗星在5400年前,正是先民能观察到的极星。这个巧合有很多种解释,但毫无疑问古埃及人民是在努力凝视着极星和宇宙的。因此,金字塔极大概率同时也是一座天文台。用石头,这门当时最高科技建立的天文台。

用砖石来仰望和定位宇宙,不是埃及人的专利。凯尔特人的巨石阵,玛雅人和印加人的太阳庙都与金字塔如出一辙。石头是人类的第一门技术,已经被用于天文。

镜与船:给太阳“量身高”的17世纪

让我们把时针快速拨动,直接来到所有天文学爱好者都为之激动的17世纪。当时日心说已经确立,大航海时代汹涌而至。这是一个天文学家叱咤风云的时代。伽利略、开普勒、哈雷,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诞生于这样的时代舞台上。

但或许很少有人注意,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其实也得益于技术爆炸的红利。当时所有天文学家的发现和研究,都无法离开两件技术利器:船和凸透镜。

大航海之船,带着天文学家们到达了南北半球那些荒芜人迹的“天文观测点”,比如1676年,20岁的哈雷已经航行到圣赫勒纳岛,开启了天文观测生涯;凸透镜变成了天文望远镜。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4.2厘米口径天文望远镜开始,一个新的天文时代宣告到来。

这个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人类用一百多年的努力,基本搞清楚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当时普遍的测量方法,是以一颗行星作为参照,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记录这颗行星对于恒星的视位移,从而得出星体间的距离。经过百年间无数努力,到1761年哈雷已经通过对金星和日冕的观测,得到了相对精准的太阳视差。法国天文学家潘格雷在1775年给出了相对精准的太阳测距。

(行星测距法的原理)

随后,地球质量的得出、发现天王星、天体力学体系确立,一系列人类窥探宇宙的“ ”先后到来。而其起源,是人类对航海技术与凸透镜技术的应用。

追光者:人类终于看清了宇宙结构

事实上在19世纪后半期,人类还是不知道星系、恒星、行星之间到底处在怎样的位置关系。理解宇宙,更多依靠的是哲学玄想,而非真实的观测和数据。

直到19世纪末,一场声势浩大的天文学革新打碎了人类对宇宙的胡思乱想,在天文学中,这场运动被称为“天体物理学”,或者“新天文学”。

此后,人类真正开始了对恒星的观测和研究,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真实情况、首次观测到星云的存在。

而如果没有现代光学体系的技术进步,这场跨越式发展就无从谈起。事实上,无论是大型天文望远镜,还是恒星光度计,都是建立在这一时期光学技术基础上。具体来说,德国光学家朗德费创建的分光学、布盖开创的光度学,以及改变人类进程的照相技术,这三者直接导致了天体物理学的建立。

(利用光谱原理,首次拍到织女星、双子座α星进行照相的哈佛天文台大型天文望远镜)

对于光的理解和对光学技术的应用,让天文学家可以捕捉宇宙之光。而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迷蒙与猜测,也终于迎来了一盏光亮。

无线电里的宇宙噪声:射电天文学的惊艳时刻

光学天文望远镜,推动人类天文学来到了天文台和大型天文望远镜的时代。但奇妙的是,当人类以为光就是宇宙唯一答案时,近50年的天文学却被另一项技术所改写——那就是今天所有人都无法离开的无线电。

1931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扬斯基在研究收音机时,意外发现当天线指向特定天体时,能够收到特别响亮的噪声。尤其当天线指向人马座——银河系中心时,这种噪声能达到尖锐的程度。

“宇宙噪声”的发现,证明了恒星辐射理论,直接改变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同时借助无线电技术,美国工程师瑞伯率先发明了射电天文望远镜,为射电天文学时代奠定了基础。

借助观测宇宙中不同恒星发出的无线电干扰,人类成功观测到了太阳黑子的存在、实现了预测流星群、发现了银河系外星云以及星际间的氢气团。这些发现奠定了我们此刻的宇宙观,比如宇宙大爆炸、黑洞、类地行星和宇宙辐射。

而究其根源,惊艳人类历史的射电天文学时代,是来自人类对应用技术的努力探索——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收音机,人类就无从验证宇宙起源。

其实在20世纪初,英法两国天文学家已经尝试探寻太阳射电波,但当时的无线电接收器灵敏度太差,关于宇宙的众多猜想都无法进行验证。

无线电与探索宇宙的联系,再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技术迭代,是人类透视宇宙的力量之源。

计算,计算:引力波与黑洞的大时代

今天,人类不断利用技术进步,透视宇宙深处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止。

或许在地理学、光谱学和无线电理论的数百年滋养下,人类观测宇宙的方案已经齐备(也许吧?),但是人类观测和记录来的海量数据到底如何分析和计算,这在今天变成了考验天文学的最大问题。

可能大家还记得,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以表彰他们构思和设计了引力波天文台LIGO,并对直接探测引力波做出的杰出贡献。

近两年,连续捕捉到引力波可能是天文学界最大的成果之一,它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将人类对时空深层法则的认识推向了新的高度。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场典型的“天文算力极限试探”。

探测引力波的LIGO,全称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这种设备是由两条4公里长的手臂组成的L型仪器,可以测量万分之一个质子直径尺度上的变化,堪称人类精度最高的仪器之一。其捕捉到引力波经过地球时,会通知全球的天文机构一起观测。在2014年4月的观测中,LIGO极短速度通知了1000多家天文机构,调动70多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对1.2万光年外进行了观测,堪称天文界的全球狂欢。

但是这样的“一夜狂欢”后,首先留下的是难以想象的,需要用大型计算机验证数年的数据量。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今天正在等待天文学界对引力波的解析,就是在耐心等候人类算力的瓶颈。

更著名的案例,大概是不久前刷屏的“黑洞照片”。为了拍摄这张照片,相关团队从2017年4月5日起,用8座射电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的联合观测。这直接产生了4PB的数据,用了两年时间才解析完成。

在解析天文数据进程中,处在瓶颈中的不仅是算力,还有智能解析能力。几年前,美国宇航局NASA提出了前沿发展实验室FDL系列计划。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用 学习技术来解析回传的月球图像。如今NASA有大量卫星、探月车、空间站向地球回传月球数据。数据量多到了人类已经无法完成处理,所以转而希望借助AI来完成对月球的认知探索。

神话里是嫦娥奔月,现实里是AI探月。

从HC,到未来

不难看出,今天人类认识宇宙进程中,却迫切需要的新技术、新工具就是算力与智能。

纵观整个人类天文史,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次人类透视宇宙的伟大进化,都得益于这一时代人类最擅长、最自豪的技术创造。天文学的进化,始终是不断向其他学科借用理论工具与技术工具的过程。

而20世纪末到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这个工具的“天文化”,当然是今天人类用来看透天上宫阙的最新一双“技术之眼”。

用于窥探浩渺宇宙的算力与智能之眼,需要我们等待很久吗?这里或许可以做个剧透。探测宇宙“新的工具”并不在遥远的未来,而就在5天之后,Philip Diamond,国际组织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总干事将来到2019华为全联接大会现场,与我们一起揭晓宇宙探索的最新“技术之眼”;它也不像过去数百年一样诞生于欧美,而是就来自中国这片勇于仰望星空的土地上——2019年华为全联接大会,正在酝酿某个跟探索宇宙相关的东西。

是什么呢?让我们保持好奇,先期待一下——数千年历史证明,好奇心,是能让人类在宇宙面前,显得不那么渺小的东西。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9-13
人类,最终,还是想看透天上宫阙
值此佳节,或许我们可以回顾这样一段历史:人类是如何一步步磨练技术,创造“眼睛”,然后渺小却强壮地仰望宇宙。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