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微软推出了一部名为“Microsoft Smart Home”的广告片,用6分钟的时间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
当你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灯光亮起、窗帘拉开、舒适的音乐随之响起,动动嘴唇发出指令,电视就会自动播放喜欢的节目。如果准备晚餐时发现鸡蛋即将用完,只需要可扫描包装盒上的条形码,鸡蛋就会被放进电脑里的购物车……
可能微软也没有料到,这则广告片在后来的20年里成了智慧人居的指路明灯,吸引了无数的参与者,打磨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案例。直到AI、IoT、5G等新风口出现,仍有一批探索者在朝着熟悉的方向布局。
有些遗憾的是,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N多种实现路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可以“触摸”的样本。
01 套娃式进化
问题出在了哪?
只需要盘点近五年的市场动态,就不难找到解释的通的答案,因为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迭代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品智能。
2014年前后的智能硬件热让人深有感触,尽管大多数创业者在风口过去后倒在了沙滩上,还是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智能单品。
仅以小米为例,先后推出了小蚁摄像头、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智能手环、云米净水器等智能硬件,后来几乎所有的家电厂商都开始智能化,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等都贴上了智能化标签。
这个阶段的智能还处于单品智能的阶段,典型特征就是,想要连接人与物先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但经历了几次蹩脚的体验,也就逐渐失去了新鲜感。
为这个阶段的单品列个名单的话:智能灯、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冰箱、智能窗帘、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电饭煲、智能扫地机器人……几乎每个品类都让人又爱又恨。
第二阶段:联动智能。
到了这一阶段,单品智能的痛点被太多人吐槽,不少企业开始整合旗下的智能单品,尝试进行物与物之间的连接。
还是以小米为例,2015年初首次披露IoT战略,到了2016年底的时候,小米已经投资了77家生态链企业,其中30家发布了产品,16家年收入过亿,3家年收入过10亿……只要一个App就能连接生态链上的所有智能单品。
除了小米这样的生态链企业,也冒出了一些集成商,将多个公司的智能单品集成到一个系统下,比如欧瑞博、Control4等厂商。不同品牌的智能单品,终于有了联动的可能,只是还没有出现定制化的联动场景。
第三阶段:智能家居。
万物互联的概念开始落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不再依赖某个集成商或某家厂商,而是建立在统一的标准和协议上。
一个理想的场景:A公司的智能门锁可以控制B品牌的智能灯,当门锁被打开的一刹那,客厅里的灯光就亮了起来。如果这样的场景联动可以被推而广之,距离微软广告片里描述的画面也就不远了。
现实当然没有那么顺利,所有的巨头都想一统江湖,Bluetooth、Zigbee、Wi-Fi等智能家居控制方案无不成了巨头的角斗场。
智能家居的落地也开始派系化,有巨头信奉安卓法则,只做平台和服务,不与合作伙伴在产品上进行竞争;也有巨头笃定苹果哲学,自己做产品占领市场,然后寻求获得更多的连接。两个派系的争夺至今没有答案,智能家居的落地也一直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第四阶段:智慧地产。
前两年被提及最多的还是IoT,近两年全然被AIoT的说法取代,因为“互联网下一幕”的人工智能,彻底“搅乱”了智能家居的业态。
比如WiFi路由器的使命还未达成,智能音箱的出现几乎让智能家居的前期积累归零,谷歌、亚马逊、苹果,再到国内的百度、阿里、小米,无不在智能音箱上排兵布阵,除了语音交互,最大的诱惑就是智能家居的控制权。
置身其中的科技巨头们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智能家居的战争愈发凶猛,想要掌握核心话语权,还需要从源头入手,比如直接与地产商合作,通过产品预装或解决方案上的合作,在智慧地产领域完成抢跑。
这种阶段式的进化过程在很多产业可以找到案例,但智慧人居又有所不同。每个阶段并非是替代的过程,而是并存的局面,就像一些科技巨头已经开始布局智慧地产的大棋,电商平台上热卖的仍然是各种智能单品。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科技和地产双重背景的实地打造了首个全场景智慧社区,在业界首次将家居与户外社区智慧生活场景打通——由室内家居到户外社区,通过统一智能家居、社区物流、配套商业服务、智能机器人等设备的高效协同调度与数据互联,提供社区内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再比如绿城试图找到第三方平台解决集成和兼容问题,为客户提供一致的体验;就连家电巨头海尔也亲自下场,进入地产业并着手建立了5G智慧家庭实验室......只是大多数地产商选择了“试一试”。
如同俄罗斯套娃一般,智慧地产的大格局下一层套着一层,代价就是一道道数据壁垒。
02 联姻和矛盾
如果从数据壁垒的角度出发,似乎更能理解科技巨头们涉足智慧地产的初衷。
一组不怎么乐观的数据:目前欧美国家智能家居的渗透率已经超过35%,日本和韩国的渗透率超过25%,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还未达到5%。
对于这样的结果,国内智能家居产业链上的所有玩家都应该蒙羞,而消费者冷淡的态度,恰恰折射了智能家居的行业乱象:
一是决策成本过高。套娃式进化的代价就是在智慧人居的大生态之外,形成了无数个小生态,当消费者想要购买一款硬件产品时,需要考虑与家中其他设备的兼容性,以及后期产生的替换成本,即便一些公司开始打造智能家居样板间,对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心理落差太大。或是为了市场教育,或是为了讨好资本,不少创业者喜欢需求AI噱头包装贴金,继而在技术没那么成熟的条件下强行落地。这也成了消费者不买账的另一层原因,在一次试错之后发现营销和实际体验存在太大的落差,致使消费者心里已经先入为主认为智能家居就是个幌子。
由此来看,智慧地产可能是唯一“治本”的选择。
就智能家居的维度来看,科技巨头们可以落地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改观用户对智能家居概念的认知,同时智能家居的“链式效应”也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后续决策,势必会选择与现有系统兼容的产品,有利于生态链的构建,并且在商业变现上有着更大的弹性空间。
而从整个智慧地产来看,打通了智能家居的环节后,有机会向智慧物业、智慧社区、智能安防、智慧建筑等领域渗透,甚至和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大布局形成协同,无异于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矿。
事实也是如此,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京东、小米等科技巨头齐齐相中这片肥美丰厚的应用标地,涂鸦智能、商汤科技等AI独角兽也顺势进入。
只是结果并没有预想中那般美好,大多数合作仍停留在备忘录或者计划的层面,即便有了落地的案例,也多半是智能窗帘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新风系统等用户感知没那么明显的场景。
原因也不难理解,科技巨头们谋求的是智慧地产的入口。比如阿里云提出了“ONE ID,ONE DATA,ONE SERVICE”的理念,通过统一账号、统一数据及统一服务,帮助房企向服务运营商的转型。阿里云看似在其中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一边是大大小小的供应商,一边是房地产企业,也变相“掠夺”了智慧地产的数据主权。
而站在地产商的立场上,选择试水智慧地产,本质上还是在房地产步入新一轮下行周期时的转型需要,恒大进军汽车产业,碧桂园深耕机器人市场,莫不是如此。那么当智慧地产的风口到来时,头部的地产企业显然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腰部的地产商也在权衡与单一巨头捆绑的不确定性风险。
简而言之,当AIoT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如火如荼,顺势求昌的科技巨头和房地产企业不缺少合作的共识,在利益分配上也存在短时间内无法调和的矛盾:房地产眼中的智慧地产,主体是地产,智能化是手段;可对一些科技巨头而言,智能是不可违背的趋势,地产不过是智能化的载体罢了。
联姻双方的不同诉求直接拉长了智慧地产的落地周期,数据壁垒近乎无解,又增加了利益分配的隐形壁垒。
03 等待引路人
如此再来梳理智慧地产的进化史,微软在20年前的广告片就像是一个“陷阱”。
打个比方:
一群人站在了道路的起点,有互联网厂商、硬件厂商、运营商、工程服务商、地产商等等,微软就像是里面最聪明的一个人,自告奋勇地告诉大家终点就在某个方向。然后所有人都朝着那个方向涌过去,才发现想要走到终点需要翻越两座大山,渡过三四条河流,可手中没有攀登工具,也没有过河的船,只能选择绕过去,结果离终点越来越远。甚至没有人想过是不是可以回到原点,乘着飞机直接去终点呢?
回到智慧人居的情景中,1999年的时候连PC都还没有普及,距离智能手机的出现还有近10年的时间,微软的广告片未免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一个既定的事实,打造智能家居的过程中人为制造的重重壁垒,反倒成了智慧地产成熟落地的包袱。
有地产背景的玩家似乎更能明白其中的症结,实地在重庆的全场景智慧社区就是例子。
为了打通智慧社区中的数据壁垒,实地通过健康服务机器人、智慧物流机器人等诸多单品,智慧厨房、智慧浴室等场景化解决方案,以至于研发一整套的SLS智慧人居系统,以解决非结构化数据的痛点。甚至为了连接家庭和社区商业,自主打造了海绵创客学堂、实地书坊影院、逗号精品生活超市、家有健康门诊等多种新业态。
算一笔经济账的话,实地的选择俨然不是一个“聪明”的方案:倘若采用阿里云那样的解决方案,不仅在软硬件上无须投入太多的资源,或许还能在流量和商业生态上得到阿里的垂爱;可从更长远的打算上,智能和地产本就是鲜花与土壤的关系,一旦地产商缺少持续深耕的决心,智能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可以借鉴的是麦肯锡在《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中的观点,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给出了诚恳的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应避免单兵作战,协同合作、多方共赢才是王道。各企业应充分发挥所长:平台型企业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大脑;应用服务商深耕交通、农业、医疗等垂直领域;硬件提供商以硬核技术入局。而对于层出不穷的新兴技术,应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以便确保这些技术能够真正解决市民痛点,提升价值。
现实却偏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百度、腾讯、阿里三大互联网巨头为例,既在与国内大大小小的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大脑上的合作,又在交通、农业、工业等垂直领域亲自下场,同时还伴随着一起接着一起的投资并购。并非是BAT不理解麦肯锡的“善意”,而是自身真金白银般推行了近五年的时间,智慧城市的建设仍不温不火,如果采用麦肯锡的方案,智慧城市恐怕在二十年内都没有落地见效的可能。
同样的道理,虽然智慧地产的业态远不及智慧城市那般庞大,寄希望于第三方推动智慧地产的进化,恐怕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就好像有人捣腾出了一块智能面板,就喊出了“重新定义智能家居,智慧地产的革命性动作”的口号;有人拼凑了一份AI解决方案,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中变相圈钱。在智慧地产的大蛋糕下,几乎所有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奔着商业前景筑起了一道又一道数据和用户认知的壁垒。
而市场需要的,恰恰是实地这样敢于“单兵作战”的引路人,回到智慧地产的原点,打造一个可以触摸的样本,还原智慧地产应该有的形态,化解用户认知上的种种谜团,反向疏通市场上存在的壁垒,继而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径。
莱特兄弟将飞机送上天之前,没人相信重于空气的飞行可以实现,而后才是飞机产业的黄金时代。
智慧地产大抵也是如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