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讯云无处安放的焦虑:广告业务下滑 云服务成果待定
作者:夏天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在全力all in 产业互联网背景下,曾经迟到的腾讯云也开始爆发:
2018年9月,腾讯进行七年来的首次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强化to B业务,这也正式将云业务放在了靶心上。
当然,腾讯云的努力获得了收获,据腾讯最新财报显示,腾讯云服务收入在2018年增长超过100%至91亿元。2018年第四季度,腾讯云服务的付费客户也同比增长逾一倍。
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上伤害。
据2019年1月阿里巴巴财报公布的数据,2018自然年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213.6亿元,4年间增长了约20倍。
虽然腾讯云一直在奋力追赶,不过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中,腾讯就是QQ、微信一类的To C业务的代名词,腾讯的To B业务并不像它的To C业务那么广为人知,那么在云计算领域的“迟到者”,腾讯云能否后来者居上呢?
这是一个问题。
“迟到”的腾讯云 奋起直追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日前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阿里云以40.5%的市场份额仍旧位列第一,腾讯云紧追其后,第四季度市场份额为16.5%。
当然,这也里面也有一个历史渊源。
话说,早在2009年,阿里云就开始了云计算的征程。
然而,在2010年的一场IT技术峰会,双方的态度就决定了现在的局面,那个时候,马云高调宣布看好云计算,马化腾却持保留态度。
结果显而易见,马云不惜重金押注的阿里云,现在已经占据了国内云服务市场的半壁江山,而相对保守的腾讯云现在正在奋起直追。
不过,腾讯云起步晚,且缺乏企服经验,这也让其在追赶这个老对手的路上异常艰难,不过,艰难也不能阻挡腾讯对这一领域的野心:
1、疯狂的建设数据中心。
对于云服务厂商来说,拥有更多的数据中心意味着更健全的数据服务。公开信息显示,腾讯云的数据中心目前从中国扩展至全球,已有42个可用区域分布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而且正在以每月一个的速度继续扩建,甚至曾一度在三天开放四个国际数据中心。
2、疯狂并购。
对于腾讯来说,在技术或者人工智能来说并不是它的强项,所以腾讯对于这个云服务也是实行“买买买”。据悉,腾讯在2017-2018年的半年时间里,先后投资了六家与云计算相关的企业,金额均在亿元级别以上。
3、腾讯也打“价格战”?
我们都知道无利不起早,更不要说这些巨头了,不过,腾讯的“一分钱中标”厦门政务云可谓成了当时圈内的话题,可见,竞争已经激烈到一定程度了,连腾讯也不惜的代价想要撬动云计算这一市场的蛋糕了。
这几年腾讯一直在积极布局云计算市场,不过腾讯一直没有公布过有关云服务的投入和收入,今年也是腾讯首次在财报中公布全年云服务收入的具体数字,可见腾讯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和阿里叫板,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其投入却是只字未提,而且不能否认的是,面对着占据市场40.5%的阿里云,仍有着悬殊的差距。
阿里云不再是最早的阿里云,腾讯云也不再是过去的腾讯云
全面加速的腾讯云,不仅仅需要面对老对手阿里云持续的压力,在其自身业务上也出现了危机。
事实上,在腾讯“930变革”中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2018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也宣布了新的组织升级,将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集团CTO张建锋将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
回过头看,腾讯云的发展颇具曲折性,其是在QQ、QQ空间等产品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最初是为了支撑腾讯开放平台合作伙伴的IT支撑瓶颈。
在2013年9月,腾讯云才正式面向全社会开放。但是,在这个时候,其实腾讯还没有all in 云计算这一块。
但是在看到阿里已经蚕食了国内云计算的大半江山之后,腾讯云才回过神来,在2015年的时候,马化腾亲自站台,宣布将投资100亿建设腾讯云,随后,腾讯云从游戏、视频等优势场景出发,开始不断拓展业务。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阿里和腾讯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过去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之争,演变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与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各自整合自己生态优势,围绕产业互联网展开的一场数字化解决方案之争。
对于TO B领域,腾讯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野心,但是从腾讯发布的财报来看,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今年上半年,腾讯实现营收1742.86亿元,净利513亿,同比分别增长18%和25%。其中二季度收入达到888.21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235.25亿元,同比增长19%。
虽说游戏业务回暖,但是这并不能抵消其广告业务的疲弱。财报显示,腾讯二季度广告业务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速仅为16%,较一季度25%的增速下滑,低于市场预期。
另外,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已成为腾讯的第二大收入板块。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业务收入229亿,同比增长37%,占当期总收入26%。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腾讯在财报中新增“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板块,开始单独披露数字支付、金融服务及云服务的收入,向资本市场展示自己的To B成绩单。
据腾讯2018年Q3财报披露,云服务单独收入60亿元;Q4财报披露2018年全年腾讯云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至91亿元。但此后2019年Q1、Q2财报再无单列云服务的收入数据。有关腾讯云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最新Q2财报中仅表示“云业务的收入同比稳健增长”。
只能说,阿里云不再是最早的阿里云,腾讯云也不再是过去的腾讯云。能否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腾讯或许也很焦虑。
群雄逐鹿的云计算市场腾讯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在云计算领域早已成为群雄逐鹿的格局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传统意义上来说,云计算本身是一个基于规模效应的商业模式,规模越大,计算成本越低,那么强者恒强的格局就难以避免。
但是,云计算是一个长链条的产业,从属性来看有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等;从云的服务来看,又分为为IaaS、SaaS、PaaS等模式;从云的服务环节来看,除了云计算平台,还有IDC、云安全、云通讯、AI、物联网、数据挖掘诸多服务。
而在云计算市场,也不是谁能够一家独大的,在公有云IaaS领域,除了BAT外,还有三大运营商,硬件巨头如华为、戴尔、浪潮等等。而如果要算上整个云计算各个环节的市场,玩家那就不胜枚举了。
从当前腾讯的布局就可以看出,腾讯所做的还是自己擅长的部分,主要是在泛互联网领域,而腾讯云就是做一个类似“中控台”的角色,把C端消费互联网资源连接到B端产业互联网,并通过B端产业互联网最终把服务触及到C端用户。
根据IDC报告,腾讯云在游戏和视频云流量行业、电商、资讯社交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处于第一位置,而借着腾讯云的泛互联网生态,也助力了一大批独角兽的成功,比如微盟、中国有赞、猫眼娱乐、同程艺龙等相继上市。
但是,其实腾讯云依赖的还是生态合作伙伴的市场,这样看来,其盈利也主要来自游戏、广告、支付等等,但是腾讯云又不得不直面与阿里云、亚马逊AWS竞争,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投入,然后借助云计算的规模效应实现业务发展,进而实现盈利。
阿里花了十年的时间在云计算领域才打下半壁江山,那时基本还没有什么竞争对手,阿里都花了十年,对于现在的腾讯来说,需要加速的奔跑,奔跑的同时,还要面对云计算领域的众多竞争对手,可谓是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今日成绩就成明日黄花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