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咸鱼鱼
编辑| 吴怼怼
01
QQ红包里的成语梗
最近,QQ用户又有了新的快乐源泉,比如「没有人能拒绝成语接龙.jpg」、「别问,问就一个顶俩」以及「为所欲为」等。
这都来自QQ红包最近新出的一个功能,接龙红包。
其中「一个顶俩」梗,是因为成语中没有「俩」字开头的成语,发起这个红包的人就造成一个成语接龙的死局,进而引起网友自嘲「别问,问就一个顶俩」,意指:没有答案。
而「为所欲为」则是一个在游戏中可自我循环的成语,类似的还有天外有天、贼喊捉贼等。
自从接龙红包上线后,沙雕网友们在QQ群花式学语文,甚至还针对「一个顶俩」的成语死局,开发出了以毒攻毒玩法,在QQ群里@QQ小冰 花式诱导成语接龙,并号称是要用「腾讯打败腾讯」。
到目前,这场成语接龙热在各大QQ群蔓延,还有网友制作生僻成语接龙的鬼畜视频上传到微博、B站等,甚至还有新闻报道,一些新潮的90后老师利用接龙红包开始了成语教学,在课堂上和小朋友们玩起了成语接龙。
不得不承认,QQ的产品经理总是能get到当代网友的迷惑爱好,仅仅是一个红包功能,就包含六七种玩法,除了普通的拼手气红包,还有K歌红包、表情红包以及语音红包等。
当然,也常常有一些人说,QQ的功能太花哨。确实,对于已经离开QQ生态很久的用户来说,乍一看去,如今的QQ确实不够简洁, 但实际上,这种“花哨”正契合了年轻一代对社交产品多元化的需求。简洁确实显得高级,但是对用户来说,也意味着功能单一。
一直以来,QQ的社交文化都一贯以年轻人为大盘,在产品设计与功能逻辑上力求丰富、多元。无论是最近的接龙红包,还是厘米秀、各种聊天气泡、头像挂件等个性装扮功能都能看出QQ一直在试图抓住年轻人。
这一次更新的红包功能也恰如其分地抓住了用户追求有趣的心理,带动了一把QQ的社交活性。
02
红包不止于春节
就目前来看,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两极格局已经呈现不可逆趋势,支付宝、微信支付两款产品对移动支付领域场景的渗透已经很深入。
而QQ要想在高度集中的市场红海里分一杯羹,必须得找到一个创新化的路径,
而基于QQ的社交属性,这条创新路径必然是与年轻人的社交场景进行融合的。
实际上,QQ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仅从QQ红包的生长路径来看,就能看出QQ的产品逻辑始终是要保持高度嵌入在年轻用户的日常社交场景中。
对于当下的互联网产品来说,红包的节日属性以及功利性很浓。
春节成为红包标配自不必说,在日常生活里,红包也正在成为发布广告、维护交际的敲门砖。
但是QQ反其道而行之,赋予了红包更多玩法,从最初的文字口令红包、语音口令红包、K歌红包,到最近的接龙红包,QQ始终在鼓励交流,丰富社交场景。
而社交也将成为QQ支付重塑移动支付两极格局的一个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并不是说会颠覆、吞食掉某一极,而是会崛起一个小三极。
QQ的潜在优势在于数字内容,经过长期的市场培育,数字内容进入红利收割阶段,收割的重点就在于游戏、音乐以及小说阅读等产品。腾讯凭借「视频+文学+音乐+游戏」在互联网内容领域称得上是合纵连横,而在这些内容产品里,与QQ账号打通的数不胜数。
尤其是在音乐与游戏方面,QQ的用户群体与游戏、音乐的消费群体重叠度非常高,而腾讯旗下本身就有一大批游戏产品,这些游戏产品的数据与QQ绑定程度很高。
拿最火的两款游戏来说,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与QQ绑定的游戏账号在每周都会更新个人专属战报并推送到QQ中,而在QQ钱包里,可以直接为这些游戏充值点券,购买皮肤。
在音乐方面,很多年轻的追星一族都喜欢购买爱豆的数字专辑,并且这些消费行为呈现群体特征,大多数都是一个追星群里的人集资购买,所以就使得很多用户在QQ群里一起追星,然后再一起去QQ音乐氪金。
一直以来,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凭借金融生态、电商优势独占鳌头,而微信支付凭借社交属性拿下第二名,对于QQ来说,守住年轻人就守住了下一波消费红利。
03
年轻人泛社交里的消费表达
QQ的这一波消费红利,与年轻人泛社交里的消费表达密切相关。
根据《00后社交行为报告》:由于社交链还未形成,00后对陌生人交友的接受度史前最高,有40%的社交诉求集中于“扩列”。同时,00后社交的“标签化”更加显著,他们似乎更愿依靠“标签”聚合兴趣相同的朋友,谈论游戏、动漫、追剧、二次元等兴趣的圈层交友占了40%。
这一系列数据,传达出来一个信号,即,年轻一代的社交,圈层化明显,泛社交特征显著。
在《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中也提到,Z世代的三类消费动机:消费为社交,圈子是买出来的;消费为人设,我想成为谁;消费为悦己,买买买带来当下幸福感。
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消费逻辑与他们在网络社交媒体表达需求密切相关,消费常常是突破社交壁垒,更好融入圈子的手段。
而QQ的泛社交基因由来已久。
从早年的陌生人聊天,到如今的兴趣圈层,QQ一直是年轻一代的社交大本营。
在QQ的社交土壤里,关系网和沟通场景游走在熟与不熟之间。大多数人的QQ关系是追星姐妹,游戏好友,现实好友的部分在渐渐下降,但线上兴趣圈子却在扩大。
这个扩大的兴趣圈子其实就是泛社交。在泛社交场景里,娱乐化表达突出,Z世代们热爱通过音乐、游戏、图片甚至是短视频来展示自己。
在Z世代的语境里,一切社交为表达而生。在QQ里,他们因兴趣趋同而集结,并乐于为共同的兴趣付费,比如,购买数字专辑,为游戏充值,用趣味红包沟通,消费与表达密切相关,为兴趣投资毫不手软。
而QQ在垂直化圈层里,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无论是QQ看点,还是兴趣部落,QQ的一系列功能都在帮助其成为泛社交时代新的流量入口,而Z世代也确实被QQ生态所吸引。由此,当社交表达停留在QQ时,相应地,也自然为QQ的泛娱乐内容打开市场。
另一方面,在同年龄产品如贴吧、豆瓣等走入怀旧型产品阶段,QQ却成为Z世代乃至是千禧一代的社交标配,其背后是强大的产品驱动力,也归功于QQ的局部最优解打法。
财经杂志对「QQ各个功能都在寻找局部最优解」有过解释,QQ有数量庞大的产品功能模块,从小到群工具、再到单个子功能都有各自的KPI。
QQ通过这样的局部最优解打法,抓住了各个场景、内容,也抓住了什么都想试一试的年轻用户。
这一点仅从QQ红包的迭代就可以看出来,与其他产品每年一度的红包大战不同,在QQ,红包不仅仅是红包,更是社交文化和消费文化交叠后的产物。
04
年轻,意味着更多可能
对QQ来说,这款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不止于年轻过,它的生命力与生命阶段始终显示出「年轻着」。
姹紫嫣红的泛娱乐产品确实吞噬掉很多用户的注意力,但是在年轻人社交领域,QQ还是坐在第一把交椅上。
看QQ的产品设计,落足点始终在趣味化表达与个性化需求上。比如,接龙红包设计的有趣又有品,既带动了表达,也丰富了社交语境;K歌红包,抓住了年轻人对语音社交的需求,让交流不止于文字;而表情红包,则配合着各种趣味贴纸,极大地拉动了用户表达欲。
从始至终,QQ的调整动力,都来自于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与微信一向克制的步伐不同,QQ在产品功能的更迭上始终显示出一股大开大合的气势。
也正因为这个特性,QQ孵化了很多明星级的产品, 大火的全民K歌最早是在QQ空间内部孵化的,QQ阅读,QQ动漫甚至是微视都曾乘坐过QQ这艘大船。
近几年,QQ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它以社交为底色,用各种各样的内容去丰富这个大盘,如今的QQ已经不能简单定义为一款社交工具,它更像是社交与内容综合起来的一个平台。
最为一款已经20岁的产品,QQ还能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是很不容易的。
如今去看,它的「年轻」在于抓住了00后,也在于不断地自我驱动创新,而它的可能性既来自无限年轻人,也来自无数个类似QQ红包般丰富有趣的小功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