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中国气象服务产业 墨迹天气掘金气象经济

原标题:破冰中国气象服务产业 墨迹天气掘金气象经济

作者:王海伦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在中国的企业级服务领域,有一家企业瞄准了气象服务,成为国内首家为航空公司提供气象服务的互联网企业,这家企业就是墨迹天气。

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气象服务企业,墨迹天气能否成功掘金气象服务?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德尔菲气象定律”:

根据其定律,企业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

在中国,虽然不能与国外齐平,然而,即便如此,中国的投入产出比为1:40。

按照专业统计机构计算,在英国,气象服务的年产值为2600亿美元,美国则为1600亿美元,而目前的中国,大概只有6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如今,在中国市场价值巨大的气象经济面前,墨迹天气成为中国第一家提供气象服务的互联网公司,立志掘金中国的气象经济。

不可或缺的气象服务

在航空领域,由于气象原因,比如能见度低、暴雨、雷暴等气象因素导致飞机延误或者停飞的消息屡见不鲜。7月28日-29日,北京遭遇持续性雷雨天气,严重影响航班起降,首都机场通行能力下降30%左右,取消进出港航班442架次,造成大量人员滞留机场。而因为暴雨“蝴蝶效应”导致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据《科技研究》杂志相关资料显示,因复杂天气造成航空飞行事故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每年因复杂天气给航空公司和旅客造成的损失高达数亿元。据统计,中国民航近50年来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发生的飞行事故占飞行事故总数的31.9%,全球机场航空飞行延误中,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占比41%。

由此可见,航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为什么近日墨迹天气与春秋航空达成合作,成为国内首家进驻航空领域的互联网气象服务企业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的原因。

对于航空领域来说,精准的气象服务不仅支持航空公司管制运行顺畅,为飞行的安全和航班的正常行驶保驾护航,而且还可以通过帮助航空公司正确理解和有效使用航空气象信息,节省民航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从而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

不过,精准的气象服务并不容易实现,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需要有海量的数据基础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做支持。在中国,鉴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气象服务象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像航空、电力、农业、航海、零售、物流等高价值领域的气象服务长期被国外气象巨头垄断,诸如年营业额达几十亿的WNI、TWC等。

而墨迹天气与春秋航空的合作不仅打破了这一现状,也标志着墨迹天气在B端的气象服务领域进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阶段,其能力越来越接近国际化水平。

“航空、交通、能源、公共卫生、建筑等等都需要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曾对媒体表示说,“我认为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搭上各行业的需求,甚至是个人的需求。” 气象搭上了航空,就为整个航空产业作出贡献,可有效减少航空意外,气象搭上能源,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动力…….

墨迹天气与其提供的气象服务

不同于其他的企业级服务,气象服务是一个用常识很难想象的服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事实上其门槛一直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气象服务长期被国外气象巨头垄断的原因。

以航空气象服务为例,气象数据与运行数据的融合是气象精准服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气象服务企业要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这就需要其能够对影响飞行安全的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向、风速、云和能见度等气象数据进行实测,同时,还需根据地面风速及历史天气情况等多个数据维度进行综合判断,对气象数据分析及数据整合的专业度要求极高。

精准的气象数据分析是建立在海量的气象数据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气象服务企业需要具备相当的数据基础。

据GPLP犀牛财经获悉,墨迹天气除了能够获得传统的卫星、雷达、站点采集以及中国气象局、北京气象局等国内专业机构的气象数据之外,还与国际专业组织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国际气象机构合作,每天获得350G量级的气象数据。

在过去发展的十年间,墨迹天气积累了5.6亿用户,这些用户为墨迹天气提供了独有的、珍贵的用户数据。比如,在墨迹天气端内的时景社区中,用户每天上传的数十万张天气照片,以及上万次用户天气反馈等用户自主产生的海量众包数据可以与传统的气象数据做补充,备受行业和相关机构重视。

此外,墨迹天气的专业度别人无法复制。

在海量大数据的支撑下,墨迹天气突破性地将人工智能、AI机器 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应用到传统气象领域,对雷达数据、众包数据等进行双重分析,比如,从短时天气预测得角度来看,墨迹天气的预测准确率在90%以上。在此基础之上,墨迹天气能够精准的将天气对B端企业的业务影响和结果分析出来,最终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定制化的气象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基于此,墨迹天气在气象领域越走越远:

2012年,墨迹天气搭建时景社区,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的实时分享互动平台;

2015年,墨迹天气将人工智能和传统气象技术相结合,开发了短时预报产品;

2016年,墨迹天气创造性地提出“天气+”概念,以气象大数据为基础,以天气作为入口,提供给用户更多生活化、场景化的服务;

2017年,墨迹天气深入气象数据、气象咨询和气象服务的挖掘,为B端提供解决方案,全面发力B端气象服务领域的市场,外卖平台饿了么率先采用了墨迹天气的气象数据服务。

2018年,墨迹天气宣布拿下国内整个外卖行业的天气服务订单,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建立配送模型,为外卖行业制定未来2小时的配送计划,提升运营效率。

如今,墨迹天气的B端气象服务已经覆盖航空、物流、零售、保险、汽车、智能家居等诸多行业。

经过过去十年对气象行业的研究及了解,以及结合AI等前沿技术赋能传统气象服务,如今的墨迹天气已经成为气象服务专家,同时也成为中国首家深耕气象经济的互联网公司。近日,墨迹天气与春秋航空达成合作就是其中的一个直接表现。

而且随着国内气象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愈发开始重视气象对农业、航空、电力、航海等高价值领域的影响。此次与春秋航空的合作,也进一步证明了墨迹天气有足够的实力向以上的“大B端”客户输出服务,墨迹天气的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可以说,如今的墨迹天气早已经不仅仅是查阅天气,单面向C端的一个APP,他们早已经开始蜕变。从C端到B端,墨迹天气通过精准的气象服务赋能行业及社会,深入“气象+产业”,为国内的气象服务蓝海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在中国,从2008年至2013年,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19.8%,气象服务已经从单纯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逐步向综合灾害影响评估、灾害风险管理和以天气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开发与利用方向发展。”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孙健曾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而《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也显示,到2025年气象商业的产业规模可达3000亿元人民币。

“希望通过不断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气象数据代入到各个场景服务,结合互联网和未来智能产业,为用户、行业客户和政府提供更好的定制化气象产品和服务,降低天气带来的影响以及经济成本。”

伴随着气象服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相信墨迹天气也将成为最大的气象经济掘金者。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8-05
破冰中国气象服务产业 墨迹天气掘金气象经济
在中国的企业级服务领域,有一家企业瞄准了气象服务,成为国内首家为航空公司提供气象服务的互联网企业,这家企业就是墨迹天气。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