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微 编辑/叶丽丽
2018年以来,电商领域出现了社交化趋势,形成了以云集、拼多多等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平台玩家,近期阿里和京东也分别通过淘小铺和京东拼购入局社交电商。
社交电商重构传统电商商家获得流量、营销卖货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SaaS平台,也感受到了社交电商带来的变化。
SaaS平台点点客副总经理赵海涛告诉锌财经,最近这两个月点点客接待的咨询企业在增多,而且多数是国内的一些传统行业内的企业。
社交电商给SaaS服务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机会,还有挑战。赵海涛告诉锌财经,社交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电商形态,与传统电商的运营模式存在较大不同。
“传统电商的运营是以产品为中心,流量模型为漏斗模型,而社交电商的运营是以人为中心,流量模型为裂变模型。社交电商的运营难度更大。”赵海涛说。
与之相对应的是,SaaS服务企业不得不进化。赵海涛根据点点客的经验总结,SaaS服务企业不能仅仅提供软件,很多企业还不了解社交电商的运营之道,还需要为他们提供社交电商的运营培训、后期的运营指导、人才的对接等等,“总之,就是要让客户购买的软件之后能够用得起来。”
无论是提供社交电商服务的SaaS服务企业,还是转型社交电商的传统企业,都需要在探索中累积经验。他们在经历转型后找到了怎样的答案?传统企业如何做好社交电商?SaaS服务企业如何用技术驱动社交电商进化?
在本月锌财经举办的第二场消费分享活动上,锌财经创始人潘越飞邀请了赵海涛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对谈。
点点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从软件技术服务出发,逐步完善至运营、咨询、培训、合规服务,再到补充并强化跨境供应链服务能力,完成了以“软件、运营、合规、供应链”为核心的一站式社交电商服务的布局。
锌财经
在你看来,做好社交电商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因素?
赵海涛
经过我们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觉得有五个因素是最为关键的,这五个要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五四”运营体系里面的这个“五”,他们分别是:
1.选品,做社交电商,选品极为关键,选品要从产品的客单价、毛利率和复购周期三个指标进行选择,客单价决定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特别是首次,毛利率决定了要采取哪种分销模式,复购周期决定了店主的后续推广成本。
2.分销模式,社交电商的分销模式也就是利益的分配机制,合规和具有激励性的模式能够给店主们足够的动力,激发店主推广的积极性。
3.社群运营,社群是社交电商的主战场,如何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的店主进行高效管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另外,内容运营作为社群运营的重要部分,也是保持社群活跃度的重要手段。
4.运营团队,一个具有战斗力的运营团队是社交电商运营的基本保障,客服、美工、文案是最基本的运营团队组成,后期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须逐步增加活动运营、数据运营、供应链等相应人员及部门。
5.培训,传统电商是以产品为中心,社交电商则是以人为中心,商家需要不断对店主进行行业知识、产品知识以及销售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店主的专业性和销售技能。
当然,和市场营销的4P理论一样,在社交电商的不同发展阶段,针对这五要素我们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图片由赵海涛提供
根据上图,在社交电商运营的不同阶段,每个运营要素的侧重点,阴影面积越大,表明在这个阶段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锌财经
SaaS企业在社交电商等新趋势下,是否也面临过转型的阵痛?能否具体说明一下其中经历?
赵海涛
相比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的运营难度会更高,如果企业想做社交电商,务必从上到下,公司都要重视并给予相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由于我们之前的产品客单价较低,所以客户大部分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很想在社交电商平台上有所成就,但是他们在社交电商项目上的预算通常不足,而且运营团队组建也较难,如果初期在起盘策略上出现偏差,通常情况下项目的失败率较高。
因此,我们后来也调整了策略,我们提高了产品客单价以及服务的内容,目前我们主要以中大型客户为主,一方面这类客户预算较为充足,这个能够支持我们提供更多更优质精细的服务,另一方面这类企业也比较容易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便于企业项目的顺利起盘和成功。
锌财经
国内SaaS市场的发展呈现了从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你是否认可“得大客户得天下”的说法?不同类型的企业对SaaS产品的需求有怎样的差异?
赵海涛
最近几年一直在SaaS行业一线市场打拼,的确发现国内SaaS行业的发展趋势经历了从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的转变,我们的客户群体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如大家所知,SaaS行业能够持续稳步发展的根本指标在于客单价和续费率,客单价的高低决定了单次销售所带来的利润多少,续费率的高低决定了客户所能带来的持续利润,对于企业来说,在使用SaaS产品的时候,需要持续的使用和运营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成效。
但对于大部分微型和小型企业而言,他们的资金预算偏少、使用预期较高、持续运营不稳定,这样会导致在使用SaaS产品时可能短期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SaaS产品的续费率。因此,现在很多SaaS产品厂商将自己的目标客户定位在中大型企业。
最近几年接触了很多企业,个人认为,微型及小型企业对SaaS产品的需求是操作简单、见效周期短,可承受的价格低。中大型企业对SaaS产品的需求是操作简单、服务要求高,但可承受稍高的价格。
相应地,对于SaaS供应商来讲,微型及小型企业的签单相对较为容易,而中大型企业的签单相对较难,因此,SaaS供应商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客户群体。
锌财经
之前在锌财经举办的论坛上,你提到驱动社交电商进化的核心在于内容营销和AI技术。在这两块上,目前是否有一些新的玩法?
赵海涛
是的,驱动社交电商进化的核心在于内容营销和AI技术。
社交电商的运营主战场在社群,而内容运营又是社群运营的核心,社群是一个独特的组织,内容就是这个组织的思想和灵魂,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社群中每天仅仅只是各类商品的活动和打折信息,你还会去看吗?我估计很多人都会很快屏蔽这个社群,或者退出这个社群。因此保持社群活跃度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内容运营。
内容创作的来源有很多,可以围绕模式、人物、产品、活动等方面进行创作。我们之前对一些不活跃的店主进行了一些回访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那些店主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内容进行发圈,从而导致不发圈,更进一步的原因是很多店主觉得自己写的文案不好,或者拍的照片不好,从而不愿意发圈。
后来我们给商家增加了素材中心,一方面商家可以自己制作并上传文字和图片等内容,另一方面,也鼓励有创作能力的店主将自己创作的内容上传到素材中心,商家进行审核后,对内容进行划定等级,其他店主每下载一次素材,贡献者可以根据素材等级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这些积分未来可用于在商城进行购物,这种模式大大激发了店主和合伙人的积极性,从而让分享内容不再枯竭。
在AI技术的应用方面,我们是把AI技术应用到了小程序店铺上,当有用户访问某个店主的小程序店铺时,小程序会自动记录用户的来访次数、访问时长、访问的商品信息等数据,并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这个来访用户的成交几率及产品偏好。
锌财经
如何理解代理商与电商类SaaS企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新的技术条件、市场环境上,会发生重大变化吗?
赵海涛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企业数量较多,而且消费者也已经养成了在网上购物的习惯,因此中国的电商SaaS市场空间巨大,作为电商SaaS类企业,我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覆盖和接触到每个地区的每一个潜在客户,而且即使接触到了,由于距离的原因,签约后也无法提供贴身式的优质服务。
因此,与大部分商品的传统销售模式一样,电商类的SaaS企业在不断地开发适合用户需求的优质软件产品,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代理商是这个产品的价值的传递者,SaaS企业积极地听取市场反馈,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断开发出好的产品,各地的代理商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服务优势、人力成本优势等不断地在各地开疆拓土,开发新的客户,获取相应地利益回报,这个理所应当。因此电商类SaaS企业与代理商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新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我觉得SaaS企业与代理商不会发生变化,因为中国国土面积较大,而且各个地方商业环境差别较大,各地代理商在的位置、服务、人力成本等方面短期内存在较大的优势,而且短期内这种优势也无法被取代。
锌财经
新零售的提出让线下零售市场发生了变化,给电商类SaaS企业带来了哪些机会?
赵海涛
线下零售市场作为一种传统的零售渠道,最近几年受线上零售渠道冲击巨大,而且线上零售渠道也在不停的进化,除了传统的平台电商模式,最近几年出现了新的电商模式,如微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社区团购等等形态。
因此,这些变化的确也给电商类的SaaS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线下的生意越来越难做,销售额也在逐步走低,这样就导致线下利润在不断降低,为了寻求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需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去维持自己的销售额和利润,因此,企业拓展线上的零售渠道是势在必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传统的平台电商模式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而新的电商模式在运营模式上与传统的平台电商有较大不同,如微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社区团购等形态,因此,对于电商类的SaaS企业来讲,一方面在提供高质稳定的软件产品的同时,还需要提供更多的付费培训服务,去指导这些企业使用好这些电商工具软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