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雨绸缪,社交新零售泛滥成灾的解药
文/孟永辉
流量获取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以流量为生存之本的电商行业来讲,身处其中的玩家们对这一事实更加感同身受,他们投身新零售的义无反顾比较真实地反应了这一点。社交作为一种直接触达到真实用户的方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在社交新零售身上。
有些玩家以资本方式介入,有些玩家亲自投身其中,无论怎样,社交新零售都成为社交和新零售两个火爆物种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来看,人们之所以会如此笃定地将社交和新零售两个物种结合,无非是看到了这两个物种背后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潜能。
对于深陷困境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以社交新零售来打开发展新机会无疑是风险极低的一种新尝试,如果能够将社交和新零售 融合,无疑可以有效避免互联网红利落幕带来的尴尬,从而真正把自身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阶段。然而,如果仅仅只是把社交新零售生拼硬凑到一起,而不去将两者进行 融合,那么,所谓的社交新零售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无任何新意,最终将会沦为一种概念游戏。
当社交新零售的浪潮在资本、巨头、微商、电商等诸多元素的联合股东之下汹涌而来,或许,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会,更加应该看到它背后的挑战。只有不断应对各种挑战,紧紧把握发展机会,社交新零售的发展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式的概念怪圈,真正成为一个可以给行业带来真正改变的全新物种。
当社交新零售成为流量获取的工具,新挑战正在发生
越来越多的迹象开始表明,社交新零售正在成为一种流量获取的工具。如果仅仅只是用社交新零售去获取流量,而不去做一些实质性的改变,那么,所谓的社交新零售或许将会沦为一种概念,同已经失去增长潜能的互联网模式并无区别。纵观当下的社交新零售市场,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社交新零售正在沦为人们获取流量的工具,新的挑战正在发生。
社交和新零售并未真正融合,而是简单地拼凑。“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仅仅只是将两种元素进行简单相加,而不去改变彼此进行 融合,所谓的新物种终将沦为一种俗套的概念。当下社交新零售正在经历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看到的诸多玩家仅仅只是把社交新零售看成是社交和新零售简单相加的产物,并未真正将两者实现 融合,最终社交新零售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存在。
社交是社交,新零售是新零售。缺少了融合的社交新零售最终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尴尬的存在,用户借助社交新零售并不能够真正感受到新的变化,仅仅只是改变了与商品接触的渠道而已。无论是借助网红、KOL抑或是意见领袖的流量来进行商品的售卖,还是以社区、社群为主要渠道进行商品的售卖,从本质上来看都是改变了传统电商时代以电商平台为主要渠道的商品获取方式而已,并未真正改变零售的本质。
缺少了社交和新零售的 融合,社交成了人们新的获取流量的工具,新零售则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概念,两者相加而成的社交新零售便不再有任何创意,仅仅只是一个类似于“互联网+”的概念而已。如果无法找到社交和新零售融合的方式和方法,那么,所谓的社交新零售或许仅仅只是一阵风。等到这阵风一过,一切又将回到最初的状态。
缺少了新技术的支撑,所谓的社交新零售只不过是互联网思维的再度延续。当新零售被互联网巨头不断加持的时候,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于新技术的重视。阿里成立达摩院、腾讯重注研究院、百度all in AI其实都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新技术在新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
可见,在新零售时代,新技术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和驱动力,缺少了新技术的存在,所谓的新零售其实与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并无区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社交新零售玩家几乎都在用新零售之名行互联网之实,并无任何新技术的元素,那些与新零售有关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只不过是他们吸引资本和商家的噱头和概念而已。
当社交新零售的底层技术和逻辑依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出发点的方式,所谓的社交新零售只不过是互联网思维的再度延续而已。当人们在经过补贴、营销等互联网打法的洗礼过后,开始有新的需求的时候,社交新零售的发展或许将会遭遇困境。当下社交新零售的火爆局面背后或许正是互联网式发展模式和逻辑所造就的假象而已,当资本退潮,市场洗牌之际,那些仅仅只是依靠概念过活的玩家或许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缺少了生态体系的打造,所谓的社交新零售仅仅只是一种新的商品销售模式。当下,社交新零售主打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能够给商家带来销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销售效率。说到底,社交新零售玩家们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然后让手里有流量的社交流量主对自身的流量进行变现而已,平台模式依然是社交新零售的核心所在。
对于平台模式的盲目依赖和自信最终让社交新零售从一开始就仅仅只是以一种平台模式来运作,并没有构建一个围绕着社交新零售的生态体系。如果仅仅只是把社交新零售看成是一种新的商品销售模式的话,那么,所谓的社交新零售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表皮的互联网时代的电商而已。当用户在社交新零售当中无法得到新的体验、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那么,所谓的社交新零售或许仅仅只是商家的一种新销售方式,平台方的一种新融资方式而已。
当社交新零售表面的繁华掩盖了本质的陈旧,沦为商品销售模式的社交新零售或许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人们疯狂涌入社交新零售的赛道,缺少了生态体系的营养供给的玩家们或许将会在资本难以为继的时候选择逃离。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交新零售的挑战在于一味地将资本看成是延续发展的本钱,而缺少了对生态体系供血能力的打造,
不断有新的玩家加入到社交新零售的战场当中,不断有新的社交新零售模式的出现,正在让表面火爆的社交新零售陷入到一场新的困境当中。随着社交新零售的赛道逐渐拥挤,洗牌在所难免。对于身处其中的玩家们来讲,或许只有未雨绸缪,才能把握社交新零售的风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泛滥成灾后,社交新零售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资本、巨头、电商、微商等各种元素都开始加入到社交新零售的战役里,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在加持社交新零售的概念,所谓的社交新零售大有泛滥成灾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几乎所有的玩家都看中了社交新零售在流浪获取上的巨大优势。当社交新零售平台、模式泛滥,它的未来究竟在哪呢?
用户是社交新零售的敲门砖,好的产品和体验才是未来。传统电商之所以会遭遇困境,从根本上来讲是消费升级时代来临之后,传统的商品供给模式无法与用户需求对等所导致的,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新零售的出现。对于社交新零售来讲,所谓的用户或许仅仅只是敲开新零售大门的敲门砖而已,真正决定社交新零售未来的依然是好的产品和体验。
对于社交新零售的玩家们来讲,虽然早期需要大量的用户来获得市场份额和资本的关注,但是,等到市场格局确定,资本投资偏好转变之际,依然要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好的产品和体验上。只有真正改变传统电商时代的产品生产和供应模式,改变用户的体验方式,才能让社交新零售的发展走得长远。
改变传统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模式,改变传统电商的体验方式,才是社交新零售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当社交新零售的发展从红利期进入到洗牌期之后,真正决定社交新零售玩家们未来的正是在于这一点。缺少了好的产品和体验,所谓的社交新零售或许仅仅只是传统电商的延续而已。
以资本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仅是过客,社交新零售的未来在于自我造血的能力。除了互联网巨头进行社交新零售的布局是在打造自我生态体系之外,几乎所有的社交新零售的玩家们都是在将社交新零售看成是一个全新的融资手段而已。在互联网模式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大背景下,借助社交新零售进行融资,从而来弥补互联网式模式融资困境造成的空白,或许是社交新零售玩家的另外一个选择。
当以资本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被印证是一种过程之后,社交新零售的发展或许依然无法跳出这种怪圈。基于这种逻辑,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下社交新零售必然会经历一个与“互联网+”同样的发展过程。当它的赛道开始变得饱和,以资本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必然会遭遇新的挑战,在这个时候,真正考验身在这条赛道上的玩家的或许是自我造血的能力。
正所谓未雨绸缪,或许,我们只有真正在社交新零售市场都在以资本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去率先布局以自我造血为主的能力,才能真正告别俗套,即使到了市场洗牌期,我们依然可以有充足的弹药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社交新零售的发展更加在于对自我造血能力的考验。
社交和新零售两种元素的融合能力决定着它的未来。将社交和新零售两种元素进行简单相加是我们对社交新零售的第一印象,这种模式与“互联网+”模式有很大相似之处。回顾“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那些真正将“互联网”这种元素与外部元素进行 融合的玩家才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共享单车的失败向我们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反观社交新零售,或许同样需要规避简单相加的套路,才能让自身的发展带入到更加长远的进程当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交和新零售两种元素的融合能力直接决定着它的未来。只有真正将社交和新零售两种元素进行 融合,才能跳出“互联网+”的套路,真正将自身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里。
当社交和新零售两种元素之间产生了 的融合与联系,社交新零售不再仅仅只是一种销售渠道和方式,而是真正演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物种。这个时候,社交新零售的发展才能告别“互联网+”的怪圈,真正进入到自己的发展轨道。这个时候的社交新零售才不是“互联网+”的替代品,亦不是融资的突破口,而是真正演变成为一种全新的存在,从而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获得长远的发展。
流量红利的见顶让人们在获取流量上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社交作为一种比较低廉且有效的流量获取方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新零售时代的来临更是让人们看到了传统电商落幕后新的发展风口,而流量的痛点和困境同样在困扰着新零售的发展。这个时候,人们开始通过将“社交”和“新零售”两种元素进行相加来找到破解互联网式物种发展困境和难题的方式和方法。
社交新零售应运而生。然而,流量思维作祟最终让社交新零售开始沦为一种获取流量的工具。对于社交新零售来讲,或许并不是好事。在社交新零售泛滥成灾成为几乎所有玩家加持的新大陆时,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或许才是让它告别套路与俗套,真正回归本源的关键所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