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阿里巴巴、苏宁、京东、拼多多均已宣布各自的618策略。
天猫和京东都强调今年618都将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猫宣布将用史上最大规模和量级做618;京东宣布要将618办成史上促销力度和品牌规模最大的一次盛典;苏宁从“全品类突围”、“全场景零售”、“服务升级”和“市场下沉”等维度来参战618;拼多多宣布将“通过补贴用户继续保持最高性价比”。
但毫无疑问的是,今年618主场玩家依然是京东。
618:京东迎来主场之战
从时间轴来看,618出现的时间比天猫双11要早。15年前的6月18日,在京东6周岁时,京东推出店庆日促销活动,自此,618成为京东的一个传统促销节日——5年后的2009年,第一届天猫双11诞生。
618和双11,一个年中一个年尾,成为电商和零售行业的促销节日,中国消费者习惯于在这两个时间节点放开手买买买。618和双11对电商的普及功不可没,不只是让更多消费者成为电商忠实用户,也很大程度推动了物流、支付和技术等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倒逼供应链转型升级。
经过十多年发展,618和双11出现了分野:618时间周期更长,双11集中炮火在一天;618强调品质购物,双11主推打折促销,半价一度曾是双11的标签。
所有电商平台以及越来越多的零售巨头会参与双11和618,但双11依然是天猫的主场,618则是京东的主场,因为说到双11,我们就会先想到天猫;说到618,我们则会先想到京东。
今年618尤为特殊,在经历了大半年的业绩震荡后,京东急需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618也是京东战略的试金石、增长的驱动器和生态的练兵场。今年阿里对618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只是说要办成史上最大规模,还宣称投入力度向双11看齐,京东也表现出对618主场之战的志在必得,这意味着今年618竞争将异常惨烈。
经济环境波诡云谲,互联网行业增长放缓,新零售方兴未艾,消费下沉大势所趋,社交电商活力焕发,C2M电商变为现实,一切环境变化,让今年618更受各界关注。天猫双11和京东618已成中国消费晴雨表,呈现着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前进方向。
京东618进入第四阶段
京东618经历过几个时期。
1、2004年到2008年:小打小闹的促销节。
最初京东618只是一个简单的店庆日,宗旨是回馈老客户,跟传统零售业的店庆日没太大不同,这一天,京东会做内部年中总结会,组织用户相聚,再选一些商品打折或者秒杀,促销集中在6月18日这一天,促销商品除了3C产品几乎没有其他品类。简单地说:第一阶段的618只有一天,只属于京东,只搞3C品类,目标是回馈老客户,只能算是业务部门的小活动。
2、2009年到2013年:进化成战略级活动。
2007年,京东拿到徐新的今日资本的千万美金投资。引入风投的京东从此驶入快车道,618逐步被赋予新的意义,进化成京东战略级营销活动,重要变化是:从3C进化成全品类,从6月18日一天延长到整个6月,从回馈老客户到刺激电商消费,逐渐成为与后来诞生的天猫双11对立的大促活动,到了2013年,京东提出“红六月”口号,刻意与天猫11区隔发展。
与此同时,618不再是京东的独角戏,阿里、苏宁、国美以及当当等零售电商巨头纷纷参战,这一阶段的618成为长达一个月的全行业、全品类大促。
3、2014年到2018年:京东主场地位确立。
2014年5月京东登陆纳斯达克上市,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一年的京东618也被赋予全新意义,在现任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的主导下,京东618开始采取全新发展思路:集中资源突出618这一符号,“促销可以做20天,流量可以用营销节奏去引导,但一定要让消费者记住一个符号,那就是京东的618。”在电商领域,京东成为阿里唯一的实力派挑战者,京东急需一个主场——如果再做“红六月”这样的促销,消费者记住的就只有双11。
从结果来看,2014年聚焦618这一符号的做法,让京东成功确立618主场地位,成功与天猫双11分野,其意义不只是让消费者记住618上京东,也让商家们对首选大促平台有一个基本判断,主场玩家也将掌握着基本的游戏规则制定权,主导大促的展开。
有意思的是,曾在京东618发展历史上扮演关键角色的徐雷,已经成为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而天猫双11的创始人张勇,早已成为阿里巴巴CEO,且即将接盘马云掌舵阿里这只商业巨舰,两个操盘各自主场大战的人,均已建功立业。
4、2019年到未来:全场景消费狂欢节。
2018年的京东618再次迎来拐点,这一年时任京东集团CMO的徐雷在618发布会上表示:
“从今年开始,我们正式把618打造成为一次零售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大阅兵、一场创新零售科技的集中展示,以及无界零售的 实践。”
换言之,京东618的价值不再只是单纯的促销节日,京东不只是可以从中获得增长,也可以实现业务、团队和伙伴们的协作练兵,以及新业务的试水,尤其是无界零售——意义跟阿里新零售差不多,强调全场景、全渠道和立体化服务。
2019年618将是京东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有传承,也有变化。
2019年京东618的变与不变
从罗超频道参加发布会的信息来看,今年京东618有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京东今年618十分强调“新品”首发,强调“定制”,强调“开放”。
徐雷宣布,今年将有90%的核心品牌在京东618上发布新品,过去一年京东平台新品成交额就超过3000亿元。无独有偶,天猫也宣布将有80%的核心品牌将在天猫618上发布新品。
强调“新品”而不是“低价”,体现出618年中大促以新鲜吸引消费者的思路,这体现出“年中促销重品质、年末促销重价格”的本质,换句话说,年中大促的重点是抓住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人群,一定要有新品、品质、服务和玩法的创新。
京东和天猫都宣布有大量新品将发布,而要让商家真正发布具备吸引力的新品,就要更加精细、具体和重度的商家运营,不再只是简单粗暴的二选一。
京东的做法是定制、赋能和开放,简单地说就是跟商家合作,通过数据去引导他们给京东平台用户量身定制产品,用技术、物流、金融、营销和供应链等能力,去帮助他们更好地经营,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就是平台化,京东多年来一直从自营向平台转型,目前平台上有22万商家,徐雷表示,未来五年内京东希望能够实现百万商家生态,徐雷透露,2018年,京东零售平台上有15个品牌成交额过百亿,159个品牌成交额过10亿,158个品牌成交额在5-10亿元之间。
京东宣布在未来三年,反向定制商品及独家新品在京东平台的累计成交额将达到10000亿元规模,在公布618大促战略后,京东发布“厂直优品”计划,这一计划将招募超过10万家具备国际品质的制造型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营销、技术、物流、金融等全面支持体系,帮助这些优质产能搭建起高效通路,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国际品质商品。
一切都表明,京东618不再是吸引品牌来平台上“打折”,而是通过种种努力让品牌、商家、工厂给平台量身定制新品优品,这体现出电商平台间新的竞争趋势,“携流量以令商家”的时代过去了,“以技术+数据+订单赋能供应链”的做法,将是未来的大方向——这亦是阿里在商家端故事的核心,“阿里商业操作系统”讲的是相似的故事。
从流量驱动到能力开放的竞争,是电商平台竞争的新趋势。
另一方面,京东今年618强调“下沉”市场,强调“拼购”玩法,强调“拉新”。
白银时代的互联网,最大难题是增长,对电商平台来说,包括用户的增长和订单的增长,下沉市场、社交电商、内容电商、跨境电商等等都是增长方向。今年618年中大促的主题和目标同样是“增长”,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韩瑞是今年京东618的直接操盘手,他对媒体明确,“获取新用户是京东618的第一目标”,618核心不会是GMV。
对于京东来说,用户增长的一个机会来自于腾讯这一战略合作伙伴。今年京东与腾讯成功续签三年战略合作,继续享受微信一级入口,理论上来说有相当机会享受到微信的流量溢出效应,微信让京东在下沉、社交和内容电商上有更大的胜算把握,现在京东已有四分之一的新增用户来自于微信。
今年京东618投入5亿元现金,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举办一个基于地理定位的城市挑战赛营销活动,基于朋友圈集赞瓜分现金和优惠大奖的做法,瞄准了下沉市场,今年618将是京东“下沉”的关键战役,“下沉”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京东增长的关键(也是整个电商行业),徐雷明确,京东三季度还将基于微信上线新的社交电商产品。
今年京东618的主题鲜明:供应链端通过开放、定制和赋能吸引品牌,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商品,强化品质优势;用户端则通过社交、下沉和裂变等方式实现拉新这一目标,整体来说,京东618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战,目标比往年更加聚焦,在自己的主场胜算还是很大的。
京东2018年618就已在强调的无界零售得到延续,百万门店参与京东618,包括京东到家在67座城市的10余万家线下店;京东汽车用品合作的超过3万家线下服务门店;7FRESH、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之家&京东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等线下门店;京东京车汇、京东联盟药房、京东便利店以及战略投资的五星电器等联盟商业形态;以及沃尔玛、永辉、步步高、银座等战略合作伙伴。
也不难发现,2019年的京东618,打法、战略和目标都有变化,但京东品质电商的根本没有变化,年中大促品质优先的本质没有变化,“多快好省”的京东四字箴言没有变化,开放共创赋能的商家生态建设理念没有变化。
2015年著名音乐人小柯为京东618创作了一首歌曲《我变了 我没变》:“一天宛如一年,一年宛如一天,任时光流转,我还是我 ;一遍用了千遍,千遍只为一遍,当回忆久远,初心始现。”就像歌词描绘的一样,每一年的京东618,跟往年比有会有一些变化,但初心未变。
今年618对京东显得意义非凡,在经历过大半年业务震荡后,京东走出“至暗时刻”。成功越过寒冬后,不论是股价、业务还是团队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今年618将是京东不能输的主场之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