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里布局新零售,腾讯发力产业互联网,TO B时代的胜负手在哪?
文/孟永辉
在巨头的轮番加持之下,产业互联网的风潮汹涌而来。从本质上来看,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其实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表现。通过新技术应用去改变B端行业,最终实现满足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用户需求。因此,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最终造就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在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简单的去中间化已经难以起到激发用户活力的作用,只有真正改变了的行业,才能让用户活力再度激发。
春江水暖鸭先知。深深扎根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们或许早就感受到了这种改变。于是,我们看到了他们不断通过不断将改造对象从C端转移到B端来寻找新的发展破局点。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时代,单纯地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来获取流量,产业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更加 地参与,才能真正改变行业,并且真正满足业已升级的消费需求。
无论是腾讯提出的产业互联网,还是阿里提出的新零售,其实都是在将B端行业当成是一个全新的改造对象。虽然在资本和巨头的轮番加持下,B端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所谓的B端看成是一个与消费互联网同样的存在来看待的话,那么,所谓的B端时代或将陷入互联网式的怪圈里。当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来临,我们或许需要找到真正适合B端行业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把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
产业互联网的风口下,互联网式的模式正在失去原有效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之所以会如此积极地拥抱产业互联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想要通过加持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带来继续延续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作为一种以B端为主要对象的全新发展模式,单单只是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种融资方式抑或是一种噱头的方式,非但无法真正环节互联网式模式面临的尴尬,反而会把行业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困境里。
流量红利逐渐失去效力,产业互联网的红利在于对传统行业的 改变。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改变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逐渐失去原有的效力。通过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来改造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从而获得新的红利。
在这个大背景下,互联网时代依靠流量红利来实现盈利的发展模式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简单地流量输送并不能够给企业效能的提升带来太多新的改变,甚至还有可能加大企业在流量转化上的成本。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现在看到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玩家们已经不再关注流量的多少,而是开始更多地关注他们究竟可以给传统行业带来多少的改变。通过改变,我们不仅可以重新激活那些业已沉寂的流量,而且可以通过B端行业效能的提升带来新的盈利方式和方法。因此,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流量红利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和作用,以B端行业赋能为代表的全新时代正在来临。
平台的去中间化遭遇越来越多挑战,产业互联网时代开始更加关注全产业链式的 介入。互联网时代的经典模式在于通过平台的去中间化来减少用户与商家直接的沟通壁垒,从而更好地达成交易。这种去中间化的模式造就了以BAT、TMD为代表的新旧互联网巨头的出现。
尽管这种去中间化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行业的运行效率,并且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和难题,但是,这种以平台为主的模式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仅仅只是扮演的是一个信息撮合的角色,并未参与到了行业实际运作过程当中。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了用户和商家尽管实现了高效对接,但是,那些在传统时代困扰用户的痛点和难题依然存在。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仅仅只是依靠平台的去中间化已经无法改变用户面临的痛点和难题,我们需要 加入到了产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才能真正改变那些困扰用户的痛点和难题。于是,我们看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了传统行业的全产业链过程当中。
以平台式的去中间化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以 介入全产业链的方式来改变行业本身的发展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我们看到以阿里、百度和腾讯为代表的玩家们无一不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入到产业运行的方方面面,通过 介入去改变行业,从而在根本上破解真正困扰用户的痛点和难题。
以信息撮合为代表的盈利模式正在遭遇挑战,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模式更加在于产品和服务提供。经典的互联网模式是以信息撮合为主要方式来盈利的,只要用户和商家在平台上达成交易,平台方就会从中间收取一定的佣金作为报酬。对于广大的互联网平台来讲,他们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达成交易的场所而已,并没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有一些产品和服务,通常是以营销和广告投放为代表的运营服务为主。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用户对于互联网式的运营模式的习以为常最终让这些运营服务开始失去原有的魔力。我们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无法激发平台的存量用户,以信息撮合为代表的盈利模式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通过新技术的开发、新模式的应用为代表的全新盈利模式正在酝酿。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玩家们通过不断加大在新技术、新模式的投入和研发,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将这些产品和服务提供给B端用户,实现对于B端用户生产和供应等方面的改变,以此来满足业已升级的消费需求。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打的盈利模式开始逐渐成为新的盈利模式和手段,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B端行业的不断改变以及C端用户需求的不断满足。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大风口下,我们感受到的是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逐渐失去原有的效力。其实,正是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逐渐失去效力才导致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拥抱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其实并没有错,错误的是人们仅仅只是把产业互联网当成是一个全新的幌子,并且以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来进行融资,最终,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开始逐渐沦为一种类似无人超市、无人货架的虚假概念。
游走于风口与陷阱之间,产业互联网的胜负手在哪?
从市场发展的方向来看,产业互联网无疑是一个全新风口;从玩家们加持产业互联网的本因来看,产业互联网又有陷入新的概念陷阱的嫌疑。当产业互联网市场被风口与陷阱充斥其中,真正决定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胜负手究竟在哪?
新技术的成熟与落地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来看,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一个新技术应用的过程。因此,缺少了新技术的成熟和落地,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许将会化作泡影。所以,我们看到当产业互联网的风口来临,以BAT为代表的玩家们纷纷开始不断布局新技术。阿里成立达摩院、腾讯投资研究院、百度all in AI……其实,他们都在将新技术看作是未来决胜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要寻找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胜负手,那么,新技术的成熟与落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去改变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改变的痛点和难题,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去重塑传统行业的运作逻辑,通过新技术的落地去进一步提升行业的运行效率,只有这样,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能真正改变概念,真正落地到具体应用上。
决定产业互联网最终成为风口还是演变成为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新技术是否能够真正发展成熟,并且落地到行业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当中。只有真正将新技术与传统行业实现结合,并且真正找到适合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或许才能真正让产业互联网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真正可以落地的存在。
供给与需求的完美达成决定着产业互联网的成败。回顾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根本原因,我们会发现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带来的供求不对等是根本原因所在。通过以产业互联网、新零售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来实现产品的升级,从而来满足用户的消费升级需求,才是终极追求。
我们看到的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B端行业的 赋能,其实就是在改变传统的供应模式,从而满足已经升级的用户需求。然而,仅仅只是用这些新技术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生产和供应模式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观察这些新改变的商品生产和供应模式是不是真正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如果改造之后的B端行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的改变或许并不能够被用户买单,那么,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许仅仅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只有真正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完美达成,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算是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新盈利模式的成熟与完备决定着产业互联网究竟可以走多远。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如此青睐,除了有些玩家想要用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继续获得融资之外,另外一些玩家更多地想要借助产业互联网的风口来进行盈利。因此,以产业互联网为样本的新盈利模式的成熟和完备决定着产业互联网究竟可以被多少人拥趸,究竟可以走多远。
当产业互联网在风口与陷阱之间徘徊,真正判断产业互联网是不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套真正成熟的盈利模式。如果我们寻找决定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胜负手,或许,基于产业互联网的较为成熟和完备的新盈利模式才能不断吸引新的玩家加入,而不是仅仅只是一阵风,等到风口一过,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又将陷入停滞。
处于风口和陷阱之间,我们需要找到一条全新的盈利模式,以这种新的盈利模式来弥补互联网式的盈利模式红利见顶带来的发展难题。现在的玩家之所以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游走不前,抑或是波澜不惊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并未真正找到相对较为成熟和完备的新盈利模式。
当资本和巨头不断涌动着产业互联网的风口而来,我们看到的是以互联网式的模式为代表的发展方式的大撤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认识的不同,最终让他们加持产业互联网的目的各不相同。于是,我们看到产业互联网在风口与陷阱之间不断游走,找到产业互联网的胜负手或许才能真正告别徘徊,真正进入到一往无前的新阶段。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