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美团成立出行事业部正式进军网约车市场,接着美团打车在上海和南京上线。2018年9月上市前夕美团明确不会进一步拓展打车服务。不过,以耐力著称的美团没有打算轻易放弃出行市场。
5月19日,美团打车换一种方式继续探索网约车市场:此前在上海和南京试点的“聚合打车服务”,将新增十五个试点城市,包括:苏州、杭州、温州、宁波、天津、重庆、西安、成都、郑州、武汉、深圳、长沙、合肥、昆明、广州。
所谓聚合模式,是指美团打车自身不运营网约车平台,而是接入第三方合规网约车平台的服务,用户在美团平台上可以一键叫车,目前这一服务只在美团App上线。“聚合”模式听上去有点像是电商导购的什么值得买,或者网址导航的hao123,但罗超频道体验发现,美团聚合打车实现了对第三方网约车服务的 整合。
美团聚合打车初体验:不只是导流
我可以直接在美团App上实时叫车或预约用车,不需要跳转到第三方App。跟微信“九宫格”直接载入滴滴小程序不同,整个体验过程都是在美团页面完成。换言之,美团聚合打车不只是导航或者导流,而是给用户提供与独立网约车App一样的体验,只不过出行服务不是美团的。
“打车”菜单除了出现在美团App首页核心位置外,也会出现在餐饮商家页面,用户直接点击一键叫车,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所在位置及商家地址信息,自动填写起止地址。罗超频道体验发现,这个功能暂时还不支持酒店旅游、休闲娱乐等类型商家。
美团打车对不同服务进行了分门别类,不是按照网约车品牌,而是按照不同出行类型,将第三方服务聚合到出租车、经济、舒适、商务、豪华五种打车类型。用户可以通过TAB,或者列表查看不同类型下不同品牌的服务价格,比价后选取用车服务,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用车服务,一键呼叫。整体来看,美团打车没有过于强化第三方品牌,而是希望让品牌变得相对透明。
打车支付、出行保障和售后客服均在美团出行完成,给用户提供出行保障的是美团打车,而不是第三方,用户在叫车页面可以看到“安全助手”,其中包括行程分享、紧急求助、紧急联系人、号码保护、行程中录音保护等网约车标准化安全服务,美团打车还提供“出行宝”保障服务。
美团打车对第三方平台的服务进行 整合,用户在美团App内就可以获取出行服务的全流程,不用关注或者跳转到第三方。体验后我的结论是,天猫聚合商品(有独立品牌的,也有第三方平台的如苏宁),美团打车聚合出行服务。事实上,美团外卖、酒旅等业务也都在聚合第三方平台的服务,美团将自己定位于吃喝玩乐的“超级平台”,满足用户“eat better、live better”的愿景。
为什么美团打车要做聚合打车服务?
Uber上市后股价表现不是很好,远远低于各界预期。尽管Uber自比亚马逊,但是共享出行市场却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垄断,因为网约车平台门槛本身不高,掌握客源、场景、车源或者牌照任何优势的玩家都可以分一杯羹,再加上各地均可发放区域牌照,因此“碎片化”、“区域化”和“长尾化”将是网约车市场的终局,就跟今天的出租车市场一样。
很多人说到网约车就会想到滴滴,但事实上,中国网约车市场玩家如云。最近,继哈罗单车后,又有腾讯、小鹏汽车、永安行和巴士管家布局自有网约车的消息,更早之前,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神州专车、即刻出行、万顺出行、斑马快跑已经在市场站稳脚跟,而宝马、上汽、江淮等汽车巨头也已纷纷进军网约车市场。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有108个网约车平台获得牌照,其中万顺、斑马、滴滴、帮邦行、呼我出行、曹操专车、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到和AA租车获得牌照数量位居TOP10,均超过40张,其中万顺更是拿到152张牌照;阳光出行等13家平台获得了10-30张牌照。这意味着中国网约车市场玩家在百家以上,且名单还在不断增加。
网约车平台多对用户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更多选择,然而问题随之而来:用户往往要安装大量的用车App,需要不断注册、不断绑卡、不断选择。在用车高峰期,则需要在不同平台同时叫车,很容易出现重复下单,给司机带来困扰的同时,给出行也增加一些麻烦,记得有一次早高峰,我从北京一个酒店赶到机场,大堂小哥就让我用手机叫车的同时,同时拿出平板帮我在多个平台约车,最后出现了重复下单的情况,很麻烦。
反过来,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因为玩家云集,所以获客也不容易,上百家网约车,用户知道的可能只有滴滴等头部玩家,中小、新锐和区域网约车平台获客并不容易。
显然,美团打车“聚合”模式瞄准了用户和网约车公司的痛点,用户不再需要安装大量的网约车App,也不再需要在多个App反复切换同时叫车,直接在美团App就可以一键呼叫。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美团则是一个新的服务分发平台,就像位置偏僻的餐饮商家从美团获取线上客流一样。
美团是定位于吃喝玩乐的超级平台,财报显示2018年美团年度交易用户已突破4亿,用户在享受吃喝玩乐的生活服务前后往往有出行场景,而且美团还有成熟的交易、客服和营销体系,这些均给其进军网约车市场打下了基础。
在经过两年的试点后,网约车整个行业背景也出现了很多变化,美团打车在当前市场形势下自己来做网约车有一定难度,同时也没有太大必要去自己搞。然而,做网约车服务的基础没有变化,美团还可以将上海、南京试点网约车期间,积累的经验、技术、人才和安全保障体系等开放出来。与此同时,网约车市场却出现了长尾化、区域化和碎片化的趋势。或许正是基于此,美团打车推出“聚合模式”。
美团聚合打车或将掀起网约车“蝴蝶效应”
就像南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美团打车推出聚合模式,对网约车行业将形成持续的影响。
首先,美团聚合打车将加速网约车服务供给侧改革,让更多网约车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长尾市场都需要分发平台,就像搜索之于网站,应用市场之于App,网约车市场长尾化,美团聚合打车以及类似的聚合平台,将成为分散、碎片和长尾的网约车服务的分发平台,让长尾玩家们更有机会,反过来这会新一步刺激网约车服务玩家的增加,理论上,任何规模的合规平台都可以得到客源。
理论上来说,美团聚合打车还可以通过安全保障、服务规范、价格规范、流程规范等平台作为,来推动分散碎片的网约车市场变得更加规范、标准和专业。美团打车同时可以介入车辆调度环节,来对不同平台的网约车源进行跨平台调度,进而让用户有更多用车选择,确保整个出行系统最优——就像菜鸟在物流行业做到的那样。未来,美团打车可以对服务商提供B端数字化服务,就像美团给餐饮商家提供的数字化服务一样,帮助服务商特别是缺乏数字化能力的中小服务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创新服务。
其次,美团聚合打车可以在需求侧刺激出行需求释放,让网约车市场蛋糕变得更大。
从Uber的招股书来看,共享出行市场本身是存在天花板的,因为用户出行需求是有限的,网约车争夺传统出租车市场份额到一定规模后,就难以再增长。美团聚合打车的理念是与平台上的吃喝玩乐场景结合起来,刺激用户的出行需求。举个例子,美团可以跟餐饮商家协作搞联合营销,用户到店就餐后可以返现一部分打车费用;再举个例子,用户在预定酒店后,美团可以直接赠送出行券,进而刺激并满足用户打车而不是地铁前往,这也是携程做出行业务的逻辑。基于场景的挖掘,美团可以将出行市场的蛋糕做大。正因如此,同样看到“聚合模式”带来的影响,之前招商银行App也上线了“聚合模式”打车服务,同样通过聚合首汽、曹操、神州等品牌服务商,让用户在其“城市服务”功能页面,可以一键呼叫等多个不同平台车辆。
最后,聚合模式或许会助力网约车走出“补贴”怪圈,提前进入盈利阶段。
今年3月,美国网约车二号玩家Lyft上市,到现在为止,Lyft股价已累计下跌31.3%,Uber上市后股价表现同样惨淡,虽然目前股价在发行价徘徊,但发行市值却比此前估值低很多。资本市场不看好Uber和Lyft正是因为两者让人堪忧的财务状况,对补贴的高度依赖,使得Uber和Lyft都出现了巨额亏损,比如2018年Uber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18.5亿美元。
事实上,亏损是网约车市场的通病,比如中国的滴滴2018年亏损额达到了109亿元,仅仅是司机补贴就高达113亿元,截至目前,中国尚没有一家网约车对外宣布实现全面盈利,核心原因是网约车普遍依赖补贴,玩家越来越多,网约车市场要获取客源和司机就要不断补贴,一旦停止补贴就给了对手机会。
谁能率先不再依赖补贴,谁就可以实现盈利,进而取得胜利。美团打车推出聚合模式时强调侧重于用技术投入推动用户体验,不会涉及大额补贴,而基于现在的聚合模式也可以让第三方平台凭服务体验获客,进而降低对补贴的依赖程度,最终让行业的“补贴”依赖症得到缓解甚至根治。
美团聚合打车看上去很美,挑战是什么?
美团聚合打车看上去很美,但也不是没有挑战。
首先是类似平台的竞争。
在美团打车前,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谷歌地图也已实现对部分网约车的整合。其中,百度地图和谷歌地图更多是“导航式”的整合,就像是微信“九宫格”式导航一样,更多是提供一个入口,用户服务依然是通过网约车平台的页面获取。
高德地图打车业务则是服务的聚合,用户可以直接在地图App获取出行服务,2018年7月高德就宣布,半年打车订单量暴增200%,2018年12月高德选择,已接入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神州专车、嘀嗒出行、易到、携程专车、同程专车、AA专车等九大网约车平台,成为业内最全打车平台,真正实现了“一键全网叫车”。
相对于高德地图而言,美团打车聚合模式服务整合更深,基于开展自有网约车业务的经验,美团打车聚合模式提供的安全保障服务跟网约车平台一样,而高德地图的“安全助手”只有简单的报警电话、保险公司电话信息。
跟解决用户出行导航问题的地图App“为了出行而出行”不同,美团打车的逻辑是,基于吃喝玩乐的场景推荐出行服务,进行交叉营销,满足用户获取吃喝玩乐服务相关的一站式需求。这意味着美团打车跟高德地图打车不是竞争对手,大家要挖的出行场景不同。
第二个是培养用户习惯。
基于吃喝玩乐的海量出行前后场景,美团打车虽然可以深挖出行场景和释放出行需求,但挑战是培养用户在美团App上叫车的习惯,这需要运营、营销、产品等维度的努力,理论上来说这不是没有可能——用户最初并没有在微信钱包中叫车的习惯。
第三个是商业化。
由于网约车现在很难盈利,因此不会有强烈意愿支付第三方渠道费用,因此美团打车应该不会将分成这样的做法当成核心模式。我认为跟场景的结合,对数据的深挖,平台用户粘性的强化,是打车业务对美团的价值。
未来美团打车可以围绕出行推出交叉营销等服务,将平台不同类型的商业场景打通,再从中获利;美团打车也可以基于会员模式来强化服务的联系,比如将打车优惠、优先权作为美团会员的一种福利,给会员超出预期的跨界服务是互联网平台会员经营的大方向;美团打车还可以通过给网约车公司提供数字化方案来实现商业化。
现在,培养用户习惯和吸引网约车入驻,才是美团打车的重点,商业化是后面的事情。
第四个是网约车平台的顾虑。
网约车平台也有一些顾虑。某网约车公司内部人士对罗超频道表示:“如果只入驻一家平台并从中获取大量订单,未来就可能被收取渠道费”,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就像马云当初决定切断百度和微信的流量一样,因为怕受制于人所以索性不要对手的流量。不过,或许正是因为这个顾虑,网约车公司会考虑尽可能主动与多个平台合作,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
不过,美团打车只在上海和南京保持自有网约车业务,不再拓展市场,大概率不会即做裁判又做运动员,因此理论上来说跟第三方网约车公司只有合作关系。现在首汽约车、曹操专车和神州专车已经入驻美团,随着用户在美团叫车的习惯的养成,美团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出行入口,相信更多网约车公司,甚至包括滴滴,也不会拒绝与美团的合作。
欢迎添加 luochaozhuli (备注:进群)分享交流。
关注 BT商业科技(bttimes),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