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播成了组件,却在质变

文|吴俊宇

1979年,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还在麻省理工大学媒介实验室时,提出了“媒介融合”的这个理论。

在他看来,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会随之产生“质变”。

今天的直播平台,同样正在从早期的独立直播,逐渐和社交媒体、社交网络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媒介融合”的状态。

融合带来了质变,直播不像以前那么热了,但你依旧能发现,这个市场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张,几家核心企业的营收也在不断增长。

尼葛洛庞帝的预言在直播行业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从独立产品到功能组件

2015年来的直播潮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高速成长期,一个是成熟期。

高速成长期(2015-2017),移动直播爆发,全民直播时代来临,当时的直播产品大多以独立产品为主。

一直播、花椒、映客等后起之秀受到了资本的疯狂追捧,不断有新的直播平台成立,产生了“千播大战”局面。受电竞赛事的带动,游戏直播也不断升温 。基于移动端的泛娱乐直播与垂直领域直播业态开始出现。

高速成长期的直播平台大多以“社交直播”、“开创下一代社交”的姿态出现,然而短短两年之后,社交直播梦碎。

成熟期(2018-至今),市场集中度提升,平台寻求精细化运营,现在的产品大多是功能组件。

2018年发展至今,直播行业步入稳定发展期。伴随着流量红利逐渐消退,行业监管趋严,市场集中度得到提升。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平台出局,头部平台或寻求上市机会,或进行合作重组,以加强资源和流量的集中。直播平台开始进行内容运营升级以深耕存量用户,寻找增量市场。

直播作为一种媒介形态,也在逐渐祛魅。

在处于行业洗牌期的公司,如何持续以较低成本获取流量,同时还能保有存量池中用户的粘性是关键的问题。

单一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新鲜感会迅速销售,且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也需要直播业务的不断创新。

传统的秀场直播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感的追求,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审美厌倦。单一产品对于用户粘性的效用呈现递减效应。

因此审视今天的直播格局可以发现一个事实:

独立直播平台基本已经残废了,直播在大部分公司手中不再是一个单独产品,而是一个功能组件。真正做得好的直播,都不是为了直播而直播。

直播已经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存在的价值在获客、留存、变现等不同维度,目的在于流量深耕,有些平台的直播功能是前置的,有些平台的直播功能是后置的,地位各不相同。

细细探究的话会发现,腾讯系、头条系、微博系、陌陌系、欢聚时代系甚至B站、快手都在做直播。

直播对不同企业来说,有不同的形态、模式和目的,每一个公司做直播的意图都是不一样的。

直播已经从早期的粗放发展完成了产品形态、盈利模式质变。

从行业炒作到规模效应

令人惊讶的是,直播市场规模真正的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扩张是在2018年之后。早期的平台虽然带动了市场迅速增长,却沦为了炮灰,没有真正等来市场红利。

东兴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直播处于风口的2016年、2017年,用户规模在3-4亿人之间,但到了2018年,用户规模达到了为4.6亿,预计2019年将超过5亿。

市场规模更是如此。处于风口的2016年,市场规模不到200亿,2017年不到400亿,但到了2018年,这个数据达到了500亿,2019年预计将在700亿左右。受益于庞大的基数,直播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在2022年达到千亿市场规模。

从新增主播人数、送礼人物、弹幕数量、直播时长、互动人数这些指标来看,数据还在进一波扩张。流量红利在逐渐消退,直播行业用户粘性与用户付费行为保持了良好增长趋势。

尽管2018年行业经历洗牌期,多家中小直播平台倒闭,但是从景气指标来看,某些平台的倒闭不足以证明行业进入衰退。反而是直播行业步入成熟阶段的证明,利于留存公司的资源整合和发展战略的调整。

由此可以看出,直播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见顶,甚至还在不断突破高点。直播行业正在从早期的行业炒作真正过渡到规模效应。

一些早年的直播新秀正在发生质变。尤其是一直播,它到今天已经有三年时间,从早期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存在,到去年被微博收购,再到彻底和微博融合,它这三年来的历程充分展现了直播市场的变化。

一直播三年来虽然历经蹉跎,但在微博收购后数据依旧亮眼。

一直播三周年庆典的现场直播线上观看峰值达到了316.6万,累积观看人数近3600万,直播累计点赞量近2200万,微博#一直播闪耀3周年#话题阅读量超2.7亿。

过去3年里,有超过3000位明星在一直播开播,几乎覆盖全部当红明星。仅2018年,娱乐明星开播达9223次,总时长达564877分钟。

像朱一龙、白宇合体直播在线峰值甚至达1992万,总观看量超1.1亿;蔡徐坤春节拜年直播时长共25分钟,最高同时在线峰值近2600万,总观看量超1.1亿。

可以说,现在“微博+一直播”的合体,有几个发展方向。

1、内容垂直化:不断扎入细分领域,为用户提供多元优质专业的内容。毕竟现在的用户需求正在愈加细分,不断丰富内容体系,才是一个内容平台应有的发展方向;

2、电商+直播:尝试用直播的方式带货,事实上微博上一大批美妆、网红博主对这个功能有刚需,也是微博电商的重要一环;

3、政务+直播:这也是微博的传统优势了,它能够让政务信息得到更准确、全面的传递,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直播和其他直播平台相比无可取代的优势;

4、公益+直播:从“冰桶挑战”开始,微博在社会公益上的表现就十分突出,这也是微博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

微博收购一直播时,微博CEO王高飞就提到说,将用1-2个季度,对微博和一直播产品进行融合和优化,这种融合正在逐渐生效。

可以说,这些多维内容共生的方式,让直播真正和社交媒体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着公共效应。一直播和微博的融合,也让直播这种媒介形态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空间,呈现出规模效应。

对微博来说,直播或许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营收来源。

在去年Q4财报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微博增值服务营收为64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510万美元增长44%,主要得益于2018年第四季度新近收购的直播业务营收增长。

我们扣除欢聚时代、虎牙、斗鱼几家原本就是直播公司的公司来看那些“非直播公司”的营收规模,就能发现其中的端倪,也能找到直播的前景。

你从中可以发现,直播已经是腾讯音乐娱乐以及陌陌这些公司的主要营收手段。B站虽然直播营收规模不大,但依旧占据总营收比重的20%以上。

目前虽然快手等公司尚未上市,消息不明,但业内也有大量传闻表示,快手的主要营收手段,就是广告和直播。

从腾讯音乐、陌陌以及B站的直播营收规模数据表现来看,微博在直播这个功能点上甚至还可以扩大很大一部分营收规模。

直播已经实实在在成了一门好生意。

媒体形态的正反合

纯粹的直播平台已经越来越少了,媒介融合才是大势所趋。

直播祛魅的这个过程也正如黑格尔“正反合”理论所说的,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所谓“正题”、“反题”、“合题”,其实是事物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正题必然地派生出它的对立面——反题,并且和反题构成“对立”,最终二者都被扬弃而达到“统一”的合题。

直播一开始以“正题”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之中,高举高打喊着颠覆一切。

但是很快便遭遇了“反题”,直播的价值被质疑了,然而在成为媒体的功能组件之后,直播反而变得更普遍了,它在不同公司都寻找到了合理的位置。

媒介形态辩证统一的合题,带来了媒体形态的不断进化。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5-20
一直播成了组件,却在质变
文|吴俊宇1979年,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还在麻省理工大学媒介实验室时,提出了“媒介融合”的这个理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