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网络法专家共话数字经济治理

2018年,可谓是数据保护的“灰色之年”,数据泄漏事件层出不穷、数据过度采集现象日益突出、“大数据杀熟”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执法部门对数据的跨境获取等问题都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思考。

在此背景下,2019年5月8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主办,阿里巴巴集团法律研究中心、阿里巴巴集团数据安全研究中心承办的“2019清华—哥伦比亚网络法论坛”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阿里巴巴集团法律研究中心、微软亚洲研发集团、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的300余位网络法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务界人士来到美丽的清华园,共同就数字经济治理有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Robert L. Lieff讲席教授、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Benjamin L. Liebman,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法务官Timothy A. Steinert在开幕式分别发言。

申卫星院长表示,清华作为工科强校,清华法学院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法律与科技、特别是法律与信息科技交叉学科的研究。去年,清华法学院开全国之先河开设了计算法。今后,清华将在两个维度上进行计算法的研究:一个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引发的法学问题;另一个是清华法学院将通过技术手段、知识图谱的构建、信息的提取和融合形成裁判文书辅助法庭智能审判。此次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网络法论坛的目的,就是希望双方通过这一论坛共同推进中国法学院教育的未来。

作为本次论坛承办方代表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法务官Timothy A. Steinert则表示,为了促进全球互联网的 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希望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法律专家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找到共同点,争取早日达成大家公认的互联网法规、标准和理念。

主题演讲环节: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周翔以“数字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发展”为主题,通过介绍知识产权法庭设立的重要意义、职责范围、制度创新,表示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建设,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通过剖析数据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指明应该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民事权利保护。最后,他表示,创新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应该加强前沿法律问题的研究工作,有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哥伦比亚法学院法律与科技Julius Silver讲席教授Timothy Wu则以谷歌和Facebook收购企业的现状为视角切入,详细介绍了美国反垄断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美国是需要鼓励竞争、反对垄断,还是培养更有竞争力的大型垄断企业的问题,引发了与会嘉宾的思考。随后,他以美国政府以反垄断为名阻止科技巨头如AT&T发展为寡头企业以及日本寡头企业得到国家支持为例,深入比较了美国和日本技术企业发展的异同。

专题讨论环节:

与会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与法律”、“互联网与知识产权”、“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激烈的讨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教授担任“人工智能、创新与法律”单元主持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Robert L. Lieff讲席教授、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Benjamin L. Liebman围绕“美国法律体系中的人工智能:挑战与忧思”、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围绕“中国的数据保护体系:未来的道路选择”、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敏教授围绕“个性化推荐中的用户满意度与公平性”、清华大学法学院高丝敏副教授围绕“央行数字货币:基于有限理性和网络力量的视角”分别进行了专题演讲。

Liebman教授通过分析美国利用算法在保释、量刑和假释上扮演的角色,从评估群体的可能性而不是个人的可能性、算法在种族争议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不准确性、因为代码的专利无法查看从而判断是否违宪的监管难点以及“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的监管思路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算法的法庭应用。

申卫星院长则表示,大数据作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接下来,他围绕合同、算法、法律三个要素,结合当下正在起草的中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相应规定,就如何建立相应的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北京大学法学院杨明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晗副教授针对上述发言分别进行了评议。刘晗总结道,“以上发言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可解释性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可解释性,也没有追究责任的机制,那么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学术模式都需要重新思考。”

“互联网与知识产权”单元,在哥伦比亚法学院法律与科技Julius Silver讲席教授Timothy Wu的主持下,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圣塔克拉拉大学法学院Colleen V. Chien教授围绕“美国人工智能创新的促进与管制”、伦敦国王学院法学院Frederick Mostert教授围绕“版权法与互联网的治理”、清华大学法学院副冯术杰教授围绕“通知-删除程序:从版权法到电子商务法的演变”、清华大学法学院蒋舸副教授围绕“知识产权法定原则的中国叙事”分别发言。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烨律师、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崔国斌副教授分别进行评议。

“大数据与网络安全”单元,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Robert L. Lieff讲席教授、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Liebman担任主持人。哥伦比亚法学院Liviu Librescu 讲席教授、哥伦比亚法学院国家安全法项目主任Matthew C. Waxman围绕“网络空间与美国国家安全:未来五年之问”、西安交通大学马民虎教授围绕“中国网络安全法发展趋势”、阿里巴巴集团法律研究中心高级专家刘洋围绕“日常运营中数据保护遇到的挑战”、微软亚洲研发集团法务总经理罗立凡围绕“中国网络安全合规的挑战”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谢永江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国际中心主任吴沈括副教授作为评议人针对以上嘉宾的发言分别进行了评议。吴沈括表示,据APEC团队研究表明,现阶段,跨境数据流所产生的GDP总值已经超过了跨境的商品流,而跨境数据的治理模式目前主要分为美国式的单边机制、欧盟日本的双边机制以及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方贸易协定的三边机制这三种模式。

提问环节,围绕每位嘉宾的主题演讲,与会人员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提问。真理在辩论中愈辩愈明,规则在思想碰撞中逐渐明晰。期待“清华—哥伦比亚网络法论坛”结出更多硕果,为网络法的不断完善做出更多富有建设性的贡献。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5-13
中美网络法专家共话数字经济治理
2018年,可谓是数据保护的“灰色之年”,数据泄漏事件层出不穷、数据过度采集现象日益突出、“大数据杀熟”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执法部门对数据的跨境获取等问题都引起了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