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俊宇
著名的统计学家C.R.劳《统计与真理》中提到:
在理性的基础上,一切判断都是数据。对计算的一知半解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上当受骗,对计算的一概排斥常常造成不必要的愚昧无知。
在今天,万事万物都在被纳入云计算的范畴之中。所有企业都在成为云计算的信仰者。
5月6日,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正式发布了《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
这份报告清晰显示,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形成了“新三极”格局——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及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
在“新三极”之中,后发厂商与先发厂商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我在《百度云“竹变”》一文所提到的“竹变”现象正在成真。
当然,竹子也分品种,在市场早期大家高度差异不大,成长速度都很快,但最终的天花板差距是非常大的。
巨龙竹最高能够长到45米,常见的毛竹最高能够长到20多米,紫竹一般却只能长到3米。
云计算“新三极”之中,哪些厂商有潜力成为巨龙竹,还得看企业自身造诣。
一
百度智能云亮眼,云市场“新三极”成型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
2018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超40亿美元。从市场份额来看,阿里云依旧位居首位,百度智能云和腾讯云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IDC特别提到,2018年百度、浪潮等厂商得力于其强大的研发和生态实力,实现了高达市场平均水平2-8倍的迅猛增长。
可以说,云计算的“竹林”正在集体萌芽。
再仔细去看这片“竹林”就会发现,其中百度表现非常亮眼,它的萌芽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企业,坐稳了互联网云厂商第三的位置。
201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从IaaS+PaaS整体市场份额来看,前五名的云服务商分别为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亚马逊AWS和百度智能云,其中百度智能云首次跻身前五,营收同比增速超过3倍。
在PaaS层面,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速超过410%,在所有厂商中增长最快。市场份额下半年位列第五,其中在Q4排名第四,坐稳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
要知道,在2018年上半年这个榜单之中百度智能云还没有冒头。也就是说,百度智能云的市场地位以每一个季度提升一个座次的速度在向前发展。
2019年的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副总裁,百度智能云总经理尹世明就曾表示,百度智能云是国内单季营收突破10亿元用时最短的企业。
可以发现,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形成了“新三极”——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及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
我们可以看看一看“新三极”的各自优势。
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它们天然就是云服务的提供者和推广者。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做云计算的思路和动力是不一样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也被视为是“云”和“端”的战争。不过,互联网云厂商在云的建设上并不落伍,甚至已超出电信运营商和国际巨头。
中国电信代表的电信运营商,拥有软硬件的集成能力,还具备本地化服务能力。
电信运营商是云服务市场不可忽视的战力,云服务是ToB业务,天然适合电信运营商。
运营商企业具有长期服务企业和政府信息化的经验,而且集约化统领电信全网包括IDC、CDN等在内的云服务资源。不但拥有软硬件的集成能力,还具备本地化的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他们在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扫除全球化部署的障碍。
在国内市场一片红海下,国内企业纷纷在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机遇,寻找“出海”之路。在法规遵从、全球化部署等种种障碍下,“出海”之路面临更加复杂的背景。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在这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坦率来说,外资厂商未来的市场份额只会越来越低。事实上,中国企业出海这部分云业务也不会算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之内。
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云计算最激烈的战场只有两派,一派是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一派是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
二
BAT和运营商之战,互联网云厂商或为主导
BAT有BAT的优势,运营商有运营商的长项。至少从目前IDC的数据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度等互联网云厂商是如何在混战局面中以其独特优势出线的。
1、历史包袱小“上云”是本能
电信运营商目前还在号召要依托云平台,进行SaaS化输出,把产品和服务“云化”。对电信运营商企业来说,原本的企业服务业务有部分还未上云,上云一方面需要和内部博弈,一方面也需要说服外部客户。
目前大家都知道这是趋势,总归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互联网云厂商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上云”就是互联网云厂商的“本能”。
尤其是百度这类厂商,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像百度智能云早在2016年就已经把云化基础设施搭建好了。
PaaS层,百度智能云拥有天算、天像、天工、天智四大智能平台,分别针对智能大数据、智能多媒体、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提供云服务。
也就是说,过去四年,百度智能云都是在天算、天像、天工、天智四大智能平台展开各行业的服务输出。
我们从细分的行业解决方案中就能看到,其中包括金融云、政务解决方案、泛娱乐、数字营销云、教育行业等等,这些都是百度智能云长期以来的优势科目。
2、能够将ABC一体化 融合
ABC(AI、大数据、云计算)是没办法分开的。
云计算和AI和大数据的融合,首先就是搭售云资源,来保证数据和算力。不同产品的相互搭售简单易行,但这对客户的价值仅限于总包集成,对云行业的价值只是加法式扩充营收。
我打个比方,这就像是把牛肉、番茄、土豆都直接给你,单独吃当然没问题,但口感并不好,也没办法发挥食材的营养。但是有经验的厨子会把这三个食材做到口感最佳、营养最丰富。
ABC融合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有远见的云厂商一直在探索ABC如何融合,把加法作成乘法,让把AI和大数据融成组件。
互联网企业这方面早就非常熟练,尤其是百度,它在PaaS层的独特优势是——AI作为横向的服务位于最底层。百度智能云最早提出ABC三位一体的结合,并引导云+AI的技术前沿与行业应用落地,目前已成为行业共识。
百度大脑是百度智能云的核心引擎,为百度智能云提供了神经元和数据训练源。
其中结合了超强计算、海量数据和优秀算法,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提供知识图谱,用户画像,商业逻辑。
百度将上百种算法模块整合到PaddlePaddle的云端托管分布式 学习平台。客户可使用各种算法模块、开发工具、数据引擎以实现自身商业目的。
在此基础上,百度智能云正用百度领先的AI能力为各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百度AI to B的核心出口。
3、对未来场景有非常好的预判
云计算也是需要有技术储备和未来预判的。尤其是算力的储备和技术方向的预判。算力储备是基础,而技术方向研判是未来,两者缺一不可。
在这方面,百度可能算是走的比较远的厂商。
今年4月,百度智能云一口气发布14个技术基础设施新产品,三大视频解决方案,产品最高降价50%。
在阳泉百度阳泉云计算中心的开放日之中,从“最硬核”的数字维度去看,已上线服务器超过15万台、年均PUE 低至1.09、超过300万个CPU核、存储容量超过了6EB。
可以说。百度阳泉云计算中心数据存储规模、计算能力和环保节能三方面都处于亚洲领先水平。
不仅如此,百度拥有国内最大的GPU/FPGA集群,最大的HADOOP/SPARK集群和运营效率最高的数据中心。
也正是因为在算力上的巨大优势,在今年CES上,百度再度发布边缘计算开源产品,其边缘计算能力正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大的关注度。
对百度智能云来说,在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爆发之后,它的位置有很大可能会爬到第二、第三——至少是和腾讯云处于同一体量,慢慢和阿里云缩小差距。
三
谁有“巨龙竹”潜质
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的,竹子也分品种,云计算市场也分可以长成40米的巨龙竹和3米的紫竹。
在竹子成长的早期,我们就可以从竹笋外观之中看出未来成长空间。
云计算市场也是如此。兴业证券在2018年11月曾经发布了一份名为《ToB:“跑马圈地”谈机会》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中提到:
预计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83亿元,同比增速44%;私有云市场将达到525亿元,同比增速23%。预计到2021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903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957亿元。
但是云是要看细分行业的。
谈云计算不谈细分行业就是耍流氓,这就像2009年左右空谈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却不分清每个企业在哪些领域具备优势。
目前来看,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腾讯云都可能是“巨龙竹”之一。而且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扎根很深。
阿里云在企业网站、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行业掌握主动权。以此为基础深入比较重的工业化场景,例如医疗、工业、航空、电影渲染等等。阿里云具备先发优势,当然不容忽视。
腾讯云社交应用、游戏应用、直播应用,在这些领域其话语权很重,由此延展进入金融、O2O、旅游等民生场景。一些消费级互联网公司的云服务产品或会选择腾讯云。
百度智能云已经落地农业加工、钢铁、金融、能源、物流、传媒、气象、旅游等多个行业。
可以说,百度智能云在工业、金融、政府等场景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还融合了ABC能力,尤其是AI技能丰富,没有一个厂商能够忽视百度的能力。
尤其是进入2019年第二季度,百度智能云在视频、金融、教育等几个垂直行业动作频繁,大有加速云+AI在各细分行业落地的趋势。
我认为,未来在云服务市场,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
客户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会根据自己的行业、需求作出选择。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
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追寻真理的过程。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达到终极真理,只是渐渐接近真理。
云计算这个庞大的市场,同样也是如此。一家独大式的终极大一统也是不存在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