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作者: 半佛仙人
1
团贷网死了,这是今天互金领域最大的一颗雷。
我很遗憾,我由于一直揭露P2P的坑,收了十多封律师函,而团贷网,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家。
因为他们的人潜伏在我的live中,听到了我说他们坏话。
所以除了因为文章发函外,还因为直播,又给我发一张律师函。
所以我非常重视他们,决定请一个律师好好玩儿。
然而距离开庭还有不到4个月,他们就先走了,好一招借力打力,让我一拳打在棉花上,这家公司真是七伤拳高手,为了让我的律师费打水漂,竟自己杀了自己。
其实今天还有另一家P2P也被警方查封,叫做口袋理财,一个在P2P领域存在感一般,但在高利贷领域无人不知的公司,XX白卡。
这两家P2P公司,和传统的P2P跑路完全不同,他们不是被所谓非法集资的资金池拖垮,而是被高利贷彻底毒死的,而且还是他们自己放出的高利贷。
而国内目前残存的P2P平台,大部分都中了高利贷的毒已深,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平台跑路,那些给我发函的公司,目前只剩一家还活着了。
团贷网和口袋理财的倒下,将是这新一波雷潮的序幕。
这一篇文章,是对中国互金史上最混乱的一段历史的揭露,我不写,可能永远也不会被人知晓。
外人看到的只是互金雷潮,我告诉你的,将是此次雷潮背后的原因。
2
P2P在中国,是伪命题。
这个行业从一开始,就不适合中国国情,这也是我近3年来一直呼吁大家不要碰P2P饱尝律师函的原因。
为什么是伪命题?
因为这个行业存在2个根本悖论,导致无法正常存活。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第一个悖论,必须刚性兑付,投资人不接受承受风险。
按照正常的P2P模式,交易是人对人的,应该是投资人自己决定投不投借款人,投了之后,钱要不回来,风险应当自己承担,平台不承担兑付义务,政府也不允许P2P刚性兑付。
但我们都知道,这在中国,行不通,投资人会搞死你。
所以平台要活下去,必须刚性兑付。
一头是刚兑不合规,一头是不刚兑会死,这是第一个悖论。
第二个悖论,投资收益与风险的逆向筛选矛盾。
一般P2P给到投资者的收益在8个点以上,高的十几个点的也有,再加上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工资支出,资金通道成本,保证金等等一系列成本,P2P平台的资金成本基本都在20%以上,更高的也有的是。
那么问题来了,P2P平台以20个点以上的成本搞来的资金,需要以多少的价格放出去才能有的赚?
考虑到部分坏账的情况,这个数字应该是30%以上的年化。
如果对企业融资这个领域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这个融资成本,正常企业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连毛利都赚不回来,现在实体经济这么不景气。
正常经营的企业不会要这种钱的。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那么问题来了,肯接受这种必然换不上的费率的钱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他们的资产质量如何?
一头是投资人要高收益,一头是投资标的高风险,这是第二个悖论。
由于上述两个悖论的存在,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的P2P平台,为了活下去,实质性违规操作,搭建资金池,借新还旧,走向庞氏之路。
3
原本P2P行业,在2017年初就该全员覆灭了,因为那时候整个经济下行厉害,坏账频发,而且由于早期P2P都是大额投资标的,一个标的初风险,一个平台爆炸。
更要命的是,大额标的,也玩不转了,那个时候政府要求P2P限制标的规模,企业标的不能超过100W,个人标的不能超过20W,限期整改。
鑫合汇和草根就是那个时候囤了过多的大额标,导致合规无望的,他们的律师函,我要留给下一代。
眼看着P2P就要因为资产不合规,且违法资金池(为了覆盖掉坏账标的的借新还旧)被一锅端,但同样是那个年代,一个神奇的物种兴起了。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互联网小额高利贷。
那个时候还不是714高炮,而是1000到3000元,1到3个月,月费率6%到15%的普通小额高利贷,又叫现金贷。
大量资产慌,且资产不合规,且资产有问题的P2P公司,开始转做现金贷,P2P筹集来的钱,都拿去放现金贷了。
4
那个时候,现金贷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大量的底层同胞还没有被债务压垮,他们还是正常的蓝领或者小白领或者大学生,他们一个月的正常收入也有3到5千元,买个苹果借个现金贷,分个3期还上,压力不大。
所以获客成本不高,坏账不高,收益不低,并且由于额度小,恰恰好满足了监管的小标的人对人的要求。
大量P2P公司,在现金贷的第一波红利中,赚的盆满钵满,当时做的好的公司,一个月的净收益,是放贷总额的10%。
一头是P2P吸纳来的高额现金,一头是月10%收益的现金贷资产,印钞机开起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现在还屹立不倒的P2P公司,都是趁着那个红利期放现金贷,把自己P2P大额标的中的坏账窟窿给填上的。
可以说,是底层人民的现金贷血汗利息,养活了很多表面高大上的P2P机构,以及那些享受着P2P高收益的所谓【高净值人群】。
这是中产阶级对底层人民的一次降维打击。
5
现金贷让很多P2P公司过得很滋润,但好景不长。
因为现金贷本身小额短期高费率的特点,正常人是不会借的,你想想你会去找贷款公司去借1000元1个月利息15%的贷款吗?
这种对用户极为不友好的吸血产品,同样也是对用户阶层的一次逆向筛选。
会借这种钱的,大多是用于虚荣消费,或者赌债,或者不良嗜好的低收入群体和大学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分人的一大特点是,不仅收入低,并且对于欲望控制和资金管理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他们追求的就是消费的快感,最讨厌的就是延迟满足感。
所以他们一旦沾上现金贷,钱来的简单,欲望可以立刻满足,立马就会大量消费,然后继续借贷,多头借贷,最后以贷养贷。
2016年7月,我对行业做过一次多头负债排查,现金贷人群的平均贷款数量为3家;2017年1月,这个数字是15家;2017年7月,这个数字是,22家。
2017年9月,这个数字是,32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借款人的多头负债正严重恶化,很多人已经实质性破产了,因为收入连每月的利息都覆盖不了,要是被哪家拒绝下款,立刻负债链就会爆炸。
但奇迹的是,没有爆炸。
因为各大公司,都发现了现金贷的暴利,而自己原有的生意,和高利贷比,简直是过家家的玩具。
于是千军万马转高利贷,巅峰时有将近300家上市公司以各种形式参与了高利贷,更别提各个中小公司,互联网公司了。
他们的野蛮涌入,给那些原本要爆仓的底层人民续上了命,也给那些坏账即将爆发的公司,接了盘。
大家继续玩下去,但是流量的价格被炒了起来。
一个现金贷有效带看客户的成本,从15元涨到35元涨到150元,口袋理财关联的XX白卡,最高时开到了300元,放一笔赔一笔,就靠续贷赚钱。
而各路贷款超市,某X60等,就是那个时间节点起来的,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6
转折发生在2017年底,某公司上市。
某公司上市其实就是吃了这一波现金贷的红利,早期他们的学生贷业务被认为不合规,差点完犊子,靠着高利贷续命,不仅赚到了钱,还成功上市,市值一度剑指百亿美金。
然后他们遭遇质疑,其老板在公开采访时口述【不催收,就当做慈善】,在整个行业乃至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一个做高利贷的,还敢这么公开装,简直是穿了品如的衣装。
然后监管突然出手,某店股价崩盘,整个行业开始逃亡。这个时间节点时2017年11月。
做贷款的人都知道,年底时,要缩量,因为还款日会在春节里,用户不容易及时还款;并且以蓝领工人和农民工为主的贷款,很有可能他们节后就会换个城市,所以年底要缩量。
监管加强配上年底缩量,外加某公司公关事件的影响,导致很多借款人纷纷决定成为老赖不还钱,整个行业立刻开始了大逃杀。
由于现金贷行业用户多头借贷和以贷养贷行为严重的特点,所以一旦债务链上的公司开始缩贷,那么不止是借款人要炸,一条债务链上的所有公司,都要跟着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有公司都开始疯狂催收,提前收款,坚决不再下款。
史称高利贷第一次大溃败。
就在这么一个大家都在舍命狂奔的时间节点,有2家公司刚成立了现金贷部门,开始大量放款,把自己从P2P中积累的数十亿资金,拿来放款。
从11月开始,到18年1月,整整3个月,大开粮仓,为整个现金贷行业接了盘。
这2家公司,一家叫团贷网,一家叫草根。
他们不仅自己没有靠现金贷补上P2P的口子,反而又在里面赔了几十亿,他们的命运,从那一刻就注定了。
剩下的只是什么时候死。
7
时间来到2018年,现金贷死灰复燃。
经过了第一次大溃败后的各大高利贷公司,纷纷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就是自己放的款,本质上不是放给借款人的,而是放给那些给借款人下款的高利贷公司的,他们才是自己的接盘侠。
所以为了降低风险,要做的应该是,再缩短贷款周期,再降低金额,或者是,收高额砍头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要自己周转足够快,最后借款人财务奔溃,谁快,谁赚得多,谁讲道理,谁死。
然后这样一款产品就诞生了,1000元借款,到手只有只有700元,7天后要还1100元。
史称714高炮。
各大P2P高利贷公司纷纷转行为做714高炮,年化利率可以做到1000%以上,净利润可以做到每月40%,即使是坏账高达50%,依然有得赚。
然后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就开始了,各家公司的债权在那些底层群众的身上流转,跑得慢的就是死。
那些没来的及反应过来,还在做10000元,12期或者5000元6期,或者3000元3期的公司,面对714高炮的降维打击,根本挺不住。
贷款端的坏账扛不住了,资产端的P2P就只能跑路。
从2018年4月唐小僧跑路开始,一年时间有数百家P2P跑路,因为资产端出现了及其严重的问题,口袋理财就是因为转型不及时造成了大量亏空。
草根没能挺过去。
只有那些狠心714的P2P公司,才能活下来。
那些大公司,看到714这么赚钱,想到现金贷的甜头,又过来舔了,这次一起来的,还有上一波现金贷浪潮中各大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纷纷下海,打算在714中捞一波。
然后比第一波现金贷浪潮更大的浪潮来了,我管这个叫野狗年代,因为这些公司都是野狗,爬在底层人民身上无尽的贪婪吸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时候,一个典型的高利贷借款人,身上背负的714高炮,已有大几十甚至上百家,永远也还不清了。
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社会事件爆发,18年一整年,高利贷的各种负面新闻就没有断过。
大家表面不说,但依然在赚钱,在收砍头息,在拼命磨牙吮血。
团贷网和口袋理财,以及很多家在现金贷上赔空了的公司,靠着714高炮,开始回血,开始疯狂打广告,筹集资金。
8
2019年3月15日,315晚会在迟到了一年后,姗姗来迟地曝光了714高炮。
就像当年监管现金贷一样,行业又出现了新一轮大逃杀。
这一次,饱受高利贷摧残的借款人变得前所未有的精明,大家看到了315定调,咬死了就是不还钱,怎么样都不还钱,反正违法,反正法律不支持,就是不还。
或许这不叫大逃杀,这叫团灭。
精明的公司,在315之前的半个月就不放款了,而短视的公司,只看到了流量变便宜,拼命买买买,放贷放贷放贷,现在全是烂账一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团贷网作为本身就有巨坑的公司,在这种烂账一堆的情况下,自然是先倒下的;而口袋理财作为贷款流量中的首席买手,在流量降价的情况下吃下了太多流量,并且放出了太多的款,也撑不住了。
这次714高炮因为315曝光,行业又经历了洗牌,史称高利贷第二次溃败。
第一次溃败中,倒下了一大批P2P公司,714崛起中倒下了一大批P2P公司,这次第二次溃败,依然会倒下一大批公司,团贷和口袋理财,为此次大溃败,拉开了帷幕。
未来,只是历史的一再重演。
9
714高炮溃败之后,是不是整个市场就一片清净,高利贷再无踪迹呢?
我说过,未来,只是历史的一再重演。
现金贷大溃败之后是714高炮,714高炮大溃败之后,自然会有新的高利贷出现。
55超级高炮,出现了。
就是1000元,5天,50%的砍头息。
1000元,到手500元,5天后要还1200元。
即使坏账高达80%,也不会赔钱。
乍一看只是714的强化版,但是这里面有全新的套路。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一个高利贷资金方,注册几十家高利贷公司,同一个APP代码套几十个不同的壳,这些公司从1号到55号来算,专门做55超级高炮。
小A走投无路,借了1号公司的贷款,付了50%砍头息,肯定还不上。
这时,1号公司的催收,回去指引他到2号公司借款还债,2号公司也是他们的55高炮,这样小A又被收了50%的砍头息,剩下的钱去还1号公司。
只要控制得当,小A会在这些公司里被无限循环下去,只需要1000块,就可以套路小A无数个500块的砍头息,并且把小A的债券做的特别特别大,最终背上10W的债都是轻轻松松的,当债权做大后,把小A的一切信息包含债权,卖给专门收购债权的线下催收公司,这些公司把很多人的债权集合到一起,形成大额的债权,然后用暴力恐吓的手段来要债。
高利贷是把用户当傻瓜;714是把用户当提款机;55高炮,是把用户当成一块肉,人已不是人,是肉,是可以扎出血水后渣子喂狗的肉。
现在大量的公司开始转做55超级高炮,生怕慢了给同行接盘。
高利贷的第三次大繁荣已经开始,第三次大溃败何时到来,尚未可知。
但可知的是,即使监管继续加强,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利贷将会继续下沉,继续进化,形式更加先进,打法更加隐蔽,费率继续暴涨,继续吸人血,既然可以做5天50%的贷款,为什么就不能做1天50%的贷款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礼拜前,杭州西溪某5A写字楼,某上市公司背景的714公司,有1600多个贷款APP的壳,其老板被带走,床下有2000万人民币现金。
但这非但没有震慑,有的只是更多外行人在打听要如何加入到这个印钱的行业。
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高利贷不死,高利贷永生。
在这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又会有无数的公司倒下,无数的家庭破碎,无数的悲剧发生。
这是一场由无数悲剧构成的黑色幽默剧,精彩又残酷,华丽又血腥。
这场大戏,看似与我们无关,实则处处相关。
这些底人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基础的服务,超市的收银员,送外卖的司机,流水线上的工人,各种外包的临时小工,他们是庞大而又沉默的底层血液,维护着我们体面的生活。
如果他们不稳,我们的生活如何能稳?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更何况理财公司通过高利贷吸底层人的血,把收益分给投资人,投资人看似赚到了收益。
但这些收益转眼就再去掏空自己的六个钱包,或者加上配资杠杆,在房市股市押上自己的命运,被更高层级的人收割,都是被收割的,谁又比谁高级呢。
我们看戏,戏里是食物链底层。
在更高层眼中,我们也不过是戏中的底层。
戏如人生。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