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咪蒙之死,聊收割智商税的10万+

原标题:从咪蒙之死,聊收割智商税的10万+

一、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半个世界。

打着「非虚构写作」的幌子,收割一波顶级流量的「状元之死」一文,让「流量女王」咪蒙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密集式地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凶猛炮火洗礼,以及「刨祖坟式」追责。

一大伙「苦咪」已久的「有为青年」揭竿而起,笔诛口伐,也让咪蒙团队瞬间暴毙,迎来了工作室的解散。

最终,咪蒙享年不过3岁半。

虽然这期间,会有不少虚伪跟风的自媒体在口吐「白莲花」,斥责咪蒙拉低行业底线。但说句实在的,在我见到的一些行业潜规则中,以咪蒙这一作派,离行业底线估计还隔着地狱十八层呢。

二、

近两年,自媒体也陷入了多事之秋,整个行业因监管大棒的伺候,被卷入了一场红与黑,是与非的二元对立价值观争论中去。

大批的自媒体被直接关入了小黑屋并列入了黑名单,一时间让自媒体人人自危,陷入一片恐慌和焦虑之中。

很明显,大动作棒杀自媒体,除却某治min感之外,最大诱因还是自媒体乱象的盛行——信息洪流裹挟下,各式内容贩卖焦虑,制造恐慌、炮制低俗,抄袭造谣,影响颇为消极。

部分自媒体阵营,为了制造数据上的10万+,更是穷尽文笔,炮制标题党、阴谋论、污名化、媒介审判等现象,早已是屡见不鲜。

为了迎合用户的刻板印象、制造噱头,部分不惜还在内容上断章取义、煽动性渲染、吃人血馒头,在内容与形式上花式消费公众的情绪。

正如我们熟晓的,大V级别的除了「毒鸡汤女王」咪蒙,更有「前资深媒体人」王利芬微博庆祝「谈茅侃侃」文章阅读10万+,二更食堂蹭空姐遇害热点,打造「爆文」惹众怒。

无足轻重者更有农妇自媒体,依靠头条式、惊悚式标题与内容,「亩产10万+」,并直言我们标题不比任何人差。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造谣生事、带节奏的黑公关。

此类现象与作派,在自媒体行业,早已屡见不鲜。

腾讯网总编李方认为,如今自媒体的繁荣,更像二手旧货市场的繁荣,充斥着各种夸张的叫卖声。而当每个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一只兔子,也就没有记者再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了。

毕竟,在与流量挂钩的商业变现模型下,自媒体极具典型的短期流量驱动特征,这是自媒体与生带来的流量原罪。

三、

很多时候,自媒体制造情绪的本质,就是在制造对立的标签。比如在内容上,为了蹭上更多的情绪流量,除了蹭热点题材外,对自带流量的知名企业进行批判,在营销上俗称「傍大款」,无疑也成为短平快的高效流量获取捷径。

比如:一提联想,立即大提贸工技;一提阿里,炮轰假货丛生;一提百度,就带上莆田系;一提腾讯,连篇都是抄袭、没梦想。

从概括上看,这些标签化的解读,不仅存在以偏概全的局限,而且这部分固定看法和评价,也非常容易形成一种误导性的解读风向,从而创造出一种“回声室效应”,让读者画地为牢,形成故步自封的刻板印象。

(回声室效应: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到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就像前段时间,很多人一直揪着联想「贸工技」路线不放,狭隘地认定并放大「贸工技」对联想的终极影响。然而,于联想而言,当时所选择的「贸工技」道路,不过只是特定历史时期,联想特定的生存选择罢了。

毕竟,在那时,只有活下来的企业,才有发展的权力,这个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可是,大多数人都跳不出历史的局限性,拿华为来对比、指责联想,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首先,这种从结果来倒推过程的方法论,摆明了就是耍流氓。

因为,无论是联想秉持的「贸工技」,还是华为的「技工贸」,说到底,都不是绝对的天条和真理,两条不同道路的不同选择,不过只是当时在不同商业处境下,决策层不同商业发展考量的综合观点使然罢了,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必须或者唯一。

就算是华为,当初一开始也都是以贸易的方式在行走,走「技工贸」路线,也有相当部分因素是形势相逼,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而且,走上了「技工贸」这条路之后,华为也算是历尽了坎坷,最终也方才九死一生。

熟悉华为发展的朋友也知道,华为也曾出现过几次技术上的决策误判,直接导致了其连栽了几个大跟头,并置公司于危险境地,好几年都翻不过点来。就连华为现在引以为傲的手机业务,曾经也差点落得一个卖身的地步。

所以,要说到什么华为的「技工贸」是高瞻远瞩之必然历史选择,其实也不然。

毕竟,就连华为当年开始做移动终端,也只是抱着试水的心态,况且还是被小灵通所逼上马的。所幸,华为命好,一只脚幸运地踩进到了智能手机的风口,并完整地吃到了一波智能手机的主升浪,也才导致了现今你方才所能看到的强势技术企业——华为的崛起。

当然,深陷技术迷恋的「技工贸」路线也很危险,技术强大如诺基亚就是一个技术自负的失败经典教科书案例。

由于在智能手机转型时刻,对自己的技术和专利迷恋而不自知,导致了对行业形势的错判。结果,从霸主地位跌落神坛,不过短短数年时间,到现在,所剩的不过只是它的江湖传说。

所以,更多时候,商业路线的决策都是与不确定性和风险相伴随的,只论合不合身,不论主旋律对与错。

柳传志就曾说:我还挺佩服任正非的,同样是上珠穆朗玛峰,华为走的就是一个直接往上爬坡的路,而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来喘喘气,任正非捡一条更险的路直接就上去,这点魄力我不如他。

因而,在「贸工技」这个历史选择上,联想在当时并没有问题。

四、

当然,同为国内科技巨头,阿里确实在历史问题上,也存在着假货之殇这一难以挥去的商业原罪,但若是一直纠着这个问题不放来看待和判断阿里,也是有所偏颇。相对于在假货之殇这一原罪,我们更应看中现今在金融、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大放异彩的阿里,并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和判断其未来。

同理,在自媒体的引导下,一直也有着过多的人在针对「腾讯没有梦想」这一帽子,对腾讯不断地针砭时弊。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却是,其实并非腾讯没有梦想,而是腾讯的梦想,一般人看不懂。

正如,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微信上说的,“腾讯是一个比作者想象更大的组织和生态,每一个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力量。把腾讯简化成一个产品的得失,一种战略的部署,一个人的意志,都是太狭隘了。”

然而谁也没曾料想,也正是这些被扣上批判标签大帽的企业,在近20年来,却反而是他们在凭借着自身的高效创新和技术突破,驱动着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进化和变革。

所以,跳脱出来看,其实很有意思。

自媒体时代,一边知名企业的争议事件一经发酵,追逐流量的创作者们蜂拥而至、捉对厮杀,揪辫子、扣帽子式地进行批判,热热闹闹的一场笔仗轮番轰炸眼球。

然而,另外一边,对于难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非思考者而言,在这样的一个观点混杂交锋的时代,如何才能避免让自己的大脑,不成为别人跑马圈地的竞技场?如何才能维护自己思维的统一性而不轻易被带偏?却成为了一门亟需重视的课程。

如果理解程度不够,我们就很容易停留于表面;如果我们不加思考、不去深入探究事件的真实性,只凭好恶地去接收信息时,我们则容易让偏激的观点伺机占领你的心智;如若热点新闻出现时,不经思考地就人云亦云,跟着转发刷屏,我们却只能遗憾地被各种反转再反转的观点打脸……

而当我们开始醒悟并意识到热点和八卦正在收割着生命的长度时,有可能我们已经被自媒体精心策划的十万+内容,收割完了又一波智商税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4-02
从咪蒙之死,聊收割智商税的10万+
近两年,自媒体也陷入了多事之秋,整个行业因监管大棒的伺候,被卷入了一场红与黑,是与非的二元对立价值观争论中去。当每个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一只兔子,也就没有记者再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了。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