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开了一千多家店,纯外卖品牌的打怪升级之路

文/单一

编辑/叶丽丽

摄影/黄硕

2009年冬天,刚创建味捷外卖的陈建荣凌晨三点就从被窝爬起来。他和合伙人杨永伟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出发去杭州郊区的勾庄买菜。

车上没有空调,后备箱也坏了,被风吹时盖子会翘起来,陈建荣用一根绳子拴住。他们匆匆去市场,每包一百多斤的菜两个人一起扛上面包车,再开回去扛到公司给厨师。

衣衫简单的陈建荣,根本看不出来此前是年薪超过五十万的高管。不过,在车上短暂地补眠后,换上了西装的他,看上去就是一个商务人士。

这套衣服只是他为了走进写字楼不被拦住的装备,那个公文包里,全部是味捷外卖的传单。在互联网营销还未普遍的时候,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低头、快速走进去,以通过前台。走进人力资源办公室,陈建荣和他们洽谈合作,试图拿下团餐的单子。

他的目标是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多数时候会被客气地请出来,有时候会遇到直接的指责:“你是干嘛的?谁让你进来的?赶紧出去。”

在这个窘境下,他也要说一句:“不好意思,刚刚你们公司同事点了我们的外卖说很好吃,我过来跟您拜访一下,以后你们公司有需要,可以来点一下。”用最快的语速说完,他赶紧就走了。

如今,味捷集团已经占据杭州滨江高新区的4层办公楼,以全国2000家的门店做到了中式快餐外卖品类的第一。建立了1200平方的商学院以及12000平方的味泰食品工厂。

现在,味捷旗下拥有我呀便当、厉害了炒饭、粥员外等子品牌,截至目前,其公司旗下品牌单日外卖订单量突破20万单,其中我呀便当单品牌单日外卖订单量突破6万单,粥员外单日最高订单超过8万单。

陈建荣回忆起最早需要厚脸皮地推的日子,笑了笑。当时他卖掉了房车,已经没有退路,“不要管要脸不要脸,这种事情在创业者身上就不存在。”

他提到,当时敢不做堂食只做外卖的人没多少,因为那时候,没有供应链平台、也没有发达的物流体系,想要做外卖发家,很难。

在选址、采购和厨房三方面,陈建荣成功降低了成本实现盈利,并且赶上外卖江湖风起云涌的时期。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厮杀惨烈之际,味捷外卖迎来红利期。但陈建荣说,风口,能让猪飞起来。但风口之后,还能继续飞的,靠的是自己的翅膀。

创始人,也是采购员、厨师和地推

创业前半年,味捷外卖的四位创始人每天过着多角色转换的生活。

上午三点,出发去采购菜品,五点回来后,在厨房帮忙,切菜、洗菜、炒菜,他们能顶上半个厨师。

七点,他们又换上西装,提着商务包去“扫楼”,和保安们机智周旋,给前台小妹带小礼物。

等到传单发出去,有电话打来订餐时,配送员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又要拿着外卖快速送餐。

半年下来,怎么做地推拓展市场,他们摸清楚了门道,开始培训团队。几位曾经在餐饮集团担任高管的创始人很清楚,要想将经验复制给员工,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标准。

这门生意起步虽苦,但四位创始人却有一定的底气。

在2009年创业之前,陈建荣在其老家湖州德清对纯外卖模型做过测试。陈建荣发现,一家“堂食+外卖”的正常餐饮门店,一天的流水能有一万五千元左右,外卖的流水比例能占到1/3;但如果纯做外卖,一天的流水差不多有七八千元。

虽然外卖模型只是“堂食+外卖”的一半左右,但在陈建荣看来,这已经是一个足够值得尝试的商业模型。陈建荣深知,普通堂食门店背后附加的是沉重的租金和人工成本。

在传统餐饮行业工作多年的陈建荣举了一个例子:

2005年,陈建荣在湖州长兴县租下了一家400方的店面,租期5年,租金50万;5年之后合同到期,续约的5年租金却变成了100万,直接翻番,还不算上上涨的人工成本。

这让陈建荣觉得,传统的餐饮门店几乎是在为房东打工,并且人工、设备、装修投入极大,连锁门店开的越多,风险反而越高。

相比之下,纯外卖模型的流水虽然没有堂食+外卖那么高,但是选址要求不高,租金低廉,人员配置少,这些成本减去后,坪效远高于堂食+外卖模式。

在湖州德清亲测外卖模型有效之后,陈建荣和其他三个创始人把在杭州的第一个试点搬到了香榭大厦。

“我们不知道做大规模后会面临什么,但我觉得新商业模式能做得厉害的诀窍,就是快速地去试错。”陈建荣说。

啃下这块硬骨头

2009年9月到12月,味捷外卖在杭州开出了3家专营外卖的分店。

陈建荣提到,选址是餐饮的最核心元素。陈建荣和合伙人制定了“一类商圈,十类地段”的布局战略。由于不需要考虑客源,味捷的门店选择了偏僻的位置。

他介绍,租一个三四十平的店面,月租只要两千块。有些店面在他们租下之前,鲜有人问津。谈租金的主动权,落到了自己手里。

这个选址方式,也让店面租金在味捷的成本架构里占比很小。

解决了租金和装修投入两个不可控风险后,他继而要解决的是餐品不可控风险。

从一开始,陈建荣和合伙人的目标就是两年内做成杭州第一的外卖品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快速开连锁店,而这其中,餐品的稳定性是必须要考虑的元素。

在餐饮行业多年,陈建荣知道,如果每个店都配备厨师,不仅成本高,也无法保证出品稳定,“厨师在中式快餐里最不可控,每天的心情影响菜的咸淡,换个厨师味道又不一样。”

他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中央厨房统一出品,把每道菜的所需配料标准化,做成调整好口味的半成品及部分料理包,保证每道菜的味道一样。

各个门店不配备厨师,而让厨房大姐来进行简单的加工操作后即可送出。

做了决定后,陈建荣开始到处参观全国的中央厨房。他发现,中央厨房是比餐饮还要复杂的一个供应链,既涉及工厂化管理,又涉及餐饮化管理,还有厨师团队、工人团队、物流配送、软件系统。但他也清楚,要做连锁外卖店,这道坎必须跨过去。

中央厨房比他想象的还要花钱。

厨师成本、房租、物流成本,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味捷创始团队头上。

在初期启动了1500平的中央厨房后,迅速烧完了前期120万的投入。不得已之下,又把投入追加到了300万,这基本上是当时味捷创始团队能筹集的所有资金。

在每个单店可盈利的情况下,陈建荣原本认为,开到10家店就可以持平。但没想到,吃掉了2010年之前总共8家外卖门店的所有利润之后,味捷外卖还是处在亏损的状态,到2010年底,账上的资金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陈建荣知道,只要到达保平线,中央厨房的成本就可以快速下降,这个目标让他和团队死扛着。

在当年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最终作出的决议是几个股东每个人再凑10万块钱来发工资。“发不出就倒闭了,并且那时候钱也不太好借。”陈建荣说,好在当时的杭州银行依然认可了他们的商业模式,最终为濒临倒闭的味捷续了一口血,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借了一百万元给味捷。

直到在杭州滨江长河开出了第20家店之后,才完全覆盖了中央厨房带来的巨大边际成本。集中采购的优势也慢慢显露。

在啃下中央厨房这块硬骨头之后,味捷外卖的团队也成功地解决了餐饮行业的“三高”难题——高房租、高采购成本、高人工成本。

2011年,味捷外卖在杭州已经开出了近30家门店。“无论是店数,订单数,还是整个品牌的影响力,我们在杭州外卖市场是第一了。”陈建荣说。

送彩电、送iphone、送黄金

为了获得更多的客人,味捷团队开始了一轮营销。

在地推为王的时代,下单送礼品依然是最好的营销手段,送的东西越好,噱头就越大。当时味捷团队就想出了送彩电、送iphone4、送黄金的办法来打名号。

本想一炮打响,但陈建荣没想到被认为是“骗子”。他转述客服当时受到的质疑:“骗人吧,要不要我给你返点手续费啊?彩电送你我不要了。”

当时味捷每份外卖的定价在8元、10元、12元三档,以每份三块钱左右的毛利计算,一台2000元左右的彩电相当于卖出700-800份的便当。

陈建荣回忆,在说出了中奖人员的订单信息,并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后,才有人来领奖。

十块钱的快餐赚到了几千元,有获奖人员晒出获奖信息后,他所在的公司有段时间点味捷外卖的人数激增。

顺利的扩张和营销策略,让陈建荣有点“傲娇”:“我们成功了,模型应该没问题。扩张到外地只需要复制就行。”

这个想法,让味捷外卖进入上海后就开始面临亏损困境。

“进入上海,是我们踩的一个坑。”陈建荣坦诚,这个决定略显莽撞。

刚进上海,他的心就沉了下来。上海市场的水比杭州要深的多,竞争比杭州更激烈,房租和人力成本比杭州更高。原本的杭州模型中的成本机构,并不适用于上海。

在杭州,快速开店最终能够不断降低成本,实现盈利。陈建荣在上海也用了这个策略。

在进入上海之后的10个月时间里,味捷迅速开了20家门店,原本以为这是一个盈亏平衡点,但一年下来,却足足亏了100万。

杭州市场的利润几乎都赔到上海市场里。陈建荣亲自到上海督战,直到两年后,上海市场才开始盈利。

陈建荣反思,外卖市场的调研还是要足够细致,要保持理性对未来做出判断,不能预期太高。这次反思,也让陈建荣在之后的外卖红利期期间保持清醒,让味捷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风来了

2012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风潮,带动了外卖APP的蜂拥出现。

外卖风口来得迅速而猛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背靠巨头的玩家携巨资进入。行业创业公司迅速涌现,饿了么成立五年获得8轮融资,2016年4月完成一轮12.5亿美元的融资后,其估值超过46亿美元。美团也在2016年1月完成33亿美元的E轮融资,估值超过180亿美元。

神仙打架,凡人吃肉。这个定律在中国互联网大战中频繁上演。竞争带来的大幅度补贴,推动了外卖订单的激增,也让外卖行业迎来了红利期。

陈建荣开始频繁接待外卖平台的高管。

2012年,饿了么杀入杭州市场,味捷也视为重点合作的对象。当时的饿了么杭州负责人在刚开始谈判时,要求用“先付费、再上线”的模式,但这样的模式并没有得到陈建荣的认可。

当时味捷在杭州活得不错,陈建荣手握主动权。

后来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亲自来谈,以“先进驻,后付费”的方式才把味捷集团谈妥了。之后,美团外卖崛起,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亲自来味捷进行调研,谈合作。

2014、2015年的外卖平台烧钱大战中,味捷和大多数店铺一样,趁着红利,赚取了来自线上的第一桶金。

味捷集团办公室

在第三方配送平台达达进入市场的时候,也花了大量的钱补贴市场。配送一单外卖的配送费最低只要一块钱。

味捷原本搭建了自己的外卖团队,在陈建荣看来,自己的外卖团队配送的区域比较固定,因此效率更高。但是这个团队需要比较严格的管理。

在味捷后期主要靠加盟店扩张的时候,加盟店往往很难管理自己的配送团队。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兴起,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乘着东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下半年,一年的时间里味捷开了一千多家门店。到目前为止,门店已经超过两千家。

味捷集团餐饮矩阵

红利期也涌现出了大批的纯外卖品牌。在红利期结束后,大批品牌因为收入减少而哀鸿。

但陈建荣却并没有对此感到意外。他一开始就明白,烧钱大战时期,收入是不合理的,不能把它当成常态,“一个外卖店铺,一年赚个二三十万很好了,之前一年五六十万的收入是运气好。”

没有打响品牌和采购集中资源、降低成本的外卖店,开始出现倒闭潮。在陈建荣看来,这再正常不过。看似简单的商业模型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做成。陈建荣告诉锌财经,2017年,杭州新注册餐饮商户是4.6万家,而这一年关店有4.5万家。

概括了后红利时代餐饮品牌难玩的原因:

1.没有精细化的运营理解;

2.没有品牌意识和行业规范;

3.没有产品定位的思考理解;

4.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型,在外卖和堂食之间举棋不定;

5.没有有效的营销手段;

6.没有规模化集采的成本优势。

陈建荣观察到两个行业趋势,其一,像西贝这样原本主打堂食的品牌,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外卖。未来品牌店外卖将进一步挤掉小外卖店。

另外,陈建荣也发现,线上流量的增长变缓了,前两年,外卖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100%,但今年开始没那么快了。同时,线下的流量会回归,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都在线下布局。

回归线下,也是陈建荣2019年正在做的事。近期,味捷集团和陈八两面馆联手在杭州开出了几年第一家线下实体面馆。

味捷集团和陈八两合作的线下实体面馆何文田

但现在做堂食生意,不同于十年前的传统方式,将又是一条新的路,已经探索出来的模式不一定适用。在竞争已经很激烈的领域,陈建荣和团队,又要像刚创业那样,满城地跑一趟了。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3-29
一年开了一千多家店,纯外卖品牌的打怪升级之路
文/单一编辑/叶丽丽摄影/黄硕2009年冬天,刚创建味捷外卖的陈建荣凌晨三点就从被窝爬起来。他和合伙人杨永伟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出发去杭州郊区的勾庄买菜。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