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城到鬼城,为何谷歌社交留不住“人”

原标题:从热城到鬼城,为何谷歌社交留不住“人”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社交的形态。而打破时空限制的互联网社交,也催生出诸多巨头,比如腾讯、Facebook、Twitter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巨头或是始终无法在互联网社交领域分一杯羹,或是到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场。如今,谷歌就即将要与互联网社交挥手告别——4月2日,Googe+将正式宣告“死亡”。

让我们将时针驳回2011年7月29日,谷歌两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总部举行一场派对,庆祝被寄予厚望的重磅产品Google+正式上线。他们急迫希望能够加速完成向社交的转型,甚至想“一口吃掉 Facebook”。但仅过8年多的时间,谷歌就将要关停Google+及与其战略相通的社交属性产品。至此,一场声势浩大且充满曲折和激情的社交梦,正式破碎。

Google从热城到鬼城,成谷歌社交的惨痛失败品

在谷歌给出的时间表中,4月2日个人用户创建的所有Google+信息页将会被关闭,谷歌将开始删除普通用户在Google+中的内容。这意味着,Google+届时将彻底消失。而我们回顾Google+一路走来的历程,发现它逐渐从热城变成了鬼城。

Google+刚上线时,迅速受到欢迎。仅仅上线三个月,Gooogle的注册用户就达4000万。按照这样的速度,正面对抗Facebook看似也并非遥不可及。但让人讶异的是,Google+的留存率很低。换句话说,用户在Google+上几乎不会停留太长时间。2012年1月,数据调查公司ComScore发布报告称,Google+当月的用户平均停留时长仅仅为3分钟——平均每天仅为0.1分钟左右,而Facebook的这一数据则为7个半小时。天差地别的停留时长,意味着用户对Google+几乎没有产生黏性。

在随后的时间中,谷歌也是费尽心思去强化Google+的吸引力。甚至谷歌不惜损害用户体验,让旗下的诸多应用为Google+保驾护航。比如YouTube 等谷歌系应用的登陆需要使用Google+账号,可惜却没什么用。最终,苟延残喘多年的Google+成为谷歌的累赘。谷歌再也不想在Google+身上浪费时间,索性关闭了事。从热城到鬼城的的Google,也由此成为谷歌在社交领域的惨痛失败品。

大公司也有基因病

在Google+出现之前,谷歌其实早就在社交领域做了诸多尝试,如社交网络 Orkut、兼具社交功能的在线阅读工具Reader、通信工具 Wave、基于Gmail平台的Buzz等。但让谷歌无奈的是,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谷歌Reader也在2013年7月1日,被强行关闭。

面对Facebook在社交领域的咄咄逼人,谷歌认为自身再不有所作为,就有可能在多条阵线溃败。Google+的出现,在当时承担着谷歌向社交领域转型的重任。但就算谷歌使劲浑身解数并将很多资源、技术集中集中在Google身上,却终究成为一场空。

资金充裕、技术领先、人才济济的谷歌,按照常理说在社交领域站稳脚跟应该十拿九稳。但谷歌接二连三在社交领域受挫,却反映出很多问题。或许,这与大公司的的“基因病”有直接关系。从谷歌的“基因”来看,其是一家擅长技术的公司,在社交领域的积累并不深厚,运营经验也较差。

不得不提的是,Google+自身的技术元素满满,蕴含着谷歌特有的工程师风范。在技术的支撑下,谷歌为Google增添了很多新功能,比如能够将内容分享给特定人群的Circle、实现群组视频聊天的环聊、提供强大图像编辑的照片等。

但这些功能都是谷歌的各个团队独立研发而成,并没有在社交场景中形成合力。而没有拧成一股绳且整体性缺位的Google+,最终成为了“炫技”平台,始终没有形成让用户驻留其上的“归宿感”。也正是这种“技术眼光偏见”的“基因病”,让谷歌在社交领域始终难有作为。

仅存的古老社交遗产,YouTube或逆袭

其实谷歌在社交领域也并非完全做了无用功,它还有一个古老的社交遗产——YouTube。在2006年就被谷歌收购的YouTube,虽然定位是让用户下载、观看及分享视频,但其身上的社交元素已经越来越浓厚。

比如早在2016年YouTube就在一部分频道开通“社区”功能,用户可查看内容创作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GIF等,类似刷朋友圈的体验。而在2017年8月上旬,YouTube允许用户直接在Android和iOS移动应用中与联系人分享视频,强化了社交氛围。

如今的YouTube,在社交领域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好。之前皮尤调查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最受青年人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中,YouTube超过了Facebook。而伴随年轻群体的成长、Facebook自身出现多重问题等,YouTube未来实现逆袭也是有可能的事。或许,谷歌在社交领域的野望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3-20
从热城到鬼城,为何谷歌社交留不住“人”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巨头或是始终无法在互联网社交领域分一杯羹,或是到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