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说墨迹天气是新实体经济中的宝贵样本
2016年,墨迹天气提交了IPO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作为国内天气应用的头部品牌,墨迹天气拥有超过5.5亿用户,可以支持约199个国家,超过20万个城市和地区的生活类天气查询,在中国天气应用活跃用户里,墨迹天气的覆盖率达到69.1%。资料显示,2015年墨迹天气收入了1.25亿元,此后几年营收一直稳中有涨,2017年总营收达到3.10亿元。然而,拥有巨大用户及用户活跃度和稳定营收的墨迹天气即在提交招股书要接受资本市场的监督和考验时仍然逃不掉商业模式单一的质疑。的确,单为C端用户提供天气服务的模式本身不易产生创新商业模式,自2016年就开始探索B端和前向收费等商业模式的墨迹天气也许还称不上硕果累累,但却展现出了一个广阔的商业空间。
(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在新华社采访中畅聊气象经济)
气象在中国的属性一直是公益服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提出了要在做好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同时,积极展开有偿专业服务,并围绕气象事业发展开展综合经营,这一政策走到今天并无特别大的进展,气象部门的公益服务属性仍然强而又强。但气象与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据推测有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与之有关,而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决策等也都同天气有很大关系,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之下,商业气象产业的发展应该受到更多重视了,这恰恰是墨迹天气的转型方向。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中国气象报》曾于去年12月27日刊文《勇立潮头风云壮——改革开放40年气象现代化建设综述》,其中就提到要“气象部门积极推动服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推动一批如墨迹天气等气象服务公司快速发展”。墨迹天气是除各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发布之外,普通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最多的一个气象服务,很重要的是这还是一款运行在移动设备上的气象服务,时刻在线,不受地域、场景、设备的影响,通过手机就能方便获取其服务。
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在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墨迹天气是一家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气象服务企业,特点是通过新技术方式将传统服务做成一门生意。的确,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很多行业受其影响发生变化,但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上特点鲜明,要么就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要么就是在现存传统服务基础上做加持。墨迹天气并不是,这家公司做的是遵循传统服务的规律,利用技术手段使其更有效率,分发给更多人群,这符合国家气象产业政策方向,也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中难得的不企图越界作业,安守本分的企业。
从传统气象服务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广义而普适性强的服务,但缺少一些个性化和定制化色彩。任何人都可以打开电视去看广义的天气预报,可一旦涉及到本行业乃至于个人的需求时,这种广义天气服务是很难满足需求的。墨迹天气首先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将广义气象服务分发给个人,并借此建立起一大批忠诚的用户群体,在这个基础之上积极探索更细化的市场需求,向个性化和定制化这些服务中的死角和用户痛点发起冲击。这个建设过程与成效,与电视台铺设覆盖全国的信号发射塔,气象局在全国各地建立气象观测站,从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新形式的实体经济模式。
这种新技术支持的气象服务,在需求端到底有何意义呢?要知道,实体经济中有大量对天气高度依赖的企业,例如涉及到大量户外运作的快递、物流、出行、航空等,他们对个性化气象服务的需求是很大的,据了解,目前包括饿了么,美团等在内的国内大多数的外卖企业都在使用墨迹天气的气象服务,来解决不良天气下后台送达时长预测、骑手调配以及精准补贴的等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个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趋势也在显现,例如前期大雾造成的海南滞留问题,如用户能提前预知当时的气候,也许就不必花天价机票才能回家了。个人的旅游出行、婚纱摄影、重要户外活动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同样旺盛。电视里播报的天气预报显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通过便携式、移动化设备随时获取信息的方式,才更有可能将这些需求满足。
墨迹天气在个性化和定制化气象服务方面所做的事情,是传统气象服务很难做到的。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气象服务中,是墨迹天气一直在着力打造的一个基础能力。目前墨迹天气对外提供的服务,是由“专业数据+用户数据”为基础。墨迹天气与国内外专业的气象机构部门合作(比如中国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还有国际专业气象组织,比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定期获取数据;另一方面还会通过用户后台关于短时天气的反馈以及时景社区每天收到的几十万张时景图片等对局部气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这也就是所谓的众包数据。多来源的数据结合在一起,由墨迹天气进行分析之后加以运用,可使得气象预报更为准确,也能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金犁在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测上的重要作用。墨迹天气的技术研发费用占到总营收的15%,其中重要的一项机器算法主要用于“短时预报”,也就是让墨迹天气能够实现精确到分钟级和公里级的天气预报数据的重要技术,这是墨迹天气基于官方数据和实时数据做出来的新的气象产品,也是满足B端用户市场需求,助力其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商业模式多样化的重要因素。
纵观行业,像腾讯、百度、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在抓住了流量红利之后,用C端市场为B端市场培养客户,通过技术端、数据端等储备的经验和优势为服务B端市场蓄力。
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实体经济对天气预报服务的依赖性正在与日加强,各种大大小小的个性化和细分需求铺天盖地而来,基于多来源的气候观测数据建立智能化天气预测平台,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智能化能解决很多问题,如快速预测、短时预测、突发情况的预测、预测结果的点对点分发等,这都是同传统天气预报相比得天独厚的优势。墨迹天气这种用新技术手段将广义天气预报服务细分化,垂直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企业,其服务的对象是蓬勃发展的实体经济,其本身作为一种实体经济基础服务的提供者,是另一种形式的新实体经济创新模式。
《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到2025年气象商业的产业规模可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随着气象数据的进一步开放,这个市场也到了即将腾飞的前夕。墨迹天气在C端获取大量用户之后,又积极转型做B端服务,除了外卖行业,也在向航空、物流等行业布局。作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墨迹天气坚持将主业聚焦在气象服务这一点之上,意图为用户提供更为有价值的服务,并从中实现自己应有的商业价值,这是墨迹天气与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所不同的地方。在未来的商业气象大市场中,墨迹天气应该能够占有一个相当显著的位置,伴随着中国的商业气象市场共同成长。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