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开始说不

原标题:微信开始说不

抖音又来尬演技,微信已是累较劲。

昨天抖音就发布声明表示,接到大量用户反馈称,新用户无法正常以微信授权的方式登录并使用抖音,导致超过2亿用户受到波及。同时还开始以带节奏的形式,将舆论导向引至:不清楚是否是更为复杂的人为因素所为,直接绑架上了微信。

早在去年的《抖音的营销碰瓷上位术》公众号文章当中,我就已经歌颂过了“营销碰瓷上位”这一行为艺术。

为了博取曝光度和关注度,有时小弟不惜还将以手撕碰瓷、扮猪食老虎,装白莲花诉苦等招式尽数搬到台上,操纵用户对老大哥的情绪,穷尽其套路地为自己加戏,进而趁机靠舆论吸粉并上位。

没想到现在,作为一款日活破2亿的短视频app,抖音在营销思路和策略手段上,仍需故技重施,试图声情并茂地演绎“弱者不受强者待见”的陈旧戏码。

其实,对于头条系产品的营销逻辑而言,把产品矩阵的枪口集中朝向微信,借争议调动用户情绪,动则挑衅、炮轰、碰瓷微信,早已成为了头条系产品在营销策略中的常态化方式选择。

无论是早期的头条、抖音,亦或是近日新上线的多闪,营销操作已是非常之痕迹。远的不说,近的就有刚发布就造势扬言要挑战社交地位的多闪。

虽然多闪在产品的亮点表现上差强人意,但是雷声大、雨声小的架势却是由始至终的,甚至还一直隔空喊话微信:我们不是竞争对手,没必要一上来就屏蔽。而在我看来,在这套精湛的演技下,上演的不过只是头条产品这两年来所沿袭的营销策略续集而已。

产品实力不够,碰瓷来凑

在流量红利逐渐枯竭的今天,互联网竞争维度已由规模之争转为时长之争:过去由人口红利所引发的规模竞争,现已开始转化成存量市场的在线时长之争。显然,这已成为了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大势所趋。

因而,要想在这场在线时长的激烈争夺战中取得一定成就,平台更多的则应该是去思考如何才能专注地打造优质内容,并在产品创新上建构起宽广的护城河。

对于头条而言,多闪这款主打年轻人社交的产品,不仅承载了头条的社交野望,更承载着许多用户的创新期望。但并非我故意泼冷水,对于一款想要争夺即将成年,可能会逃离微信的 00 后们的产品而言,多闪的设计初心就是希望帮助年轻用户从过高的社交压力中躲闪开,将更多的社交精力用到对熟人的关系维护上。

但既然要做“增进亲密关系的视频社交产品”,亲密关系自然就得基于熟人关系链这批资源了。然而,由于头条系产品向来在社交关系链资源上就较为薄弱,虽说背靠抖音,但抖音作为内容平台,自身就缺乏社交关系链沉淀,所以多闪要想快速发展,显然非常乏力。

加之,在72小时“限时可见”、红包视频、特效和表情包等特色功能点的创新上,与市面上众多社交产品相对比后,产品亮点和用户吸引力也表现平平,而光靠多闪目前所打造的这些产品功能点,仍尚且不足以支撑多闪和头条来建立社交熟人关系链,以追赶腾讯这一梦想。

所以,要想为多闪作个冷启动并支持其快速发展,估计能打的也只有微信的注意了。于是便有了我们前面所看到的碰瓷行为。

但如若是真想打造出一款让年轻人敬佩的社交新品,对微信形成挑战,大众给予你的期望应当是:给你充分的时间,允许你用产品说话,用创新来招客,但若是本末倒置,就未免让人失望了。

侵犯用户隐私,头条系产品挑战微信规则底线

前面说过抖音、多闪们明知故为是谓诈。那么,为何明知南墙在前,还要冲上去撞?

这里面就涉及到头条系产品对于微信关系链和用户资料的抓取问题了。

虽然头条是出了名的算法驱动内容平台,但算法的运作机制又是需要内容、用户行为、购物记录、兴趣爱好、关系链等大数据来驱动投喂的。而对于一款欲急迫发展的新品而言,这些大数据的获取捷径,最快且会成瘾性的不外乎就是直接霸道抓取,不论是从成熟的社交平台,亦或是弱势的用户群体。

注意看抖音对用户提供的隐私条款强势和霸道在哪里:

从这份“抖音隐私政策”中,我们就可以详细地了解到抖音是如何收集、保存及使用用户的信息的。

其中明晰了在抖音隐私政策中,第三方服务收集信息、在抖音上打广告收集的信息、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收集的信息,三者所收集的信息皆不列入隐私范畴。

而这三者中,其中最大的风险在于除了抖音之外的第三方,如广告也有可能收集用户隐私信息。如在抖音上常常会有游戏、车展、婚庆公司的广告,很多人好奇可能会点击进去查看,而这个广告很有可能收集一定的信息以便进一步推销,将你转化成为他们未来或有可能服务的精准目标客户。

但是你若不想掉坑内,不想信息被采集,最好的方法就是收起你的好奇心,啥广告你也别点。如果你还想拒绝被抖音收集信息,当然可以,你最好不用就是了。不然,你的一切数据,抖音有权向第三方(他们自称是合作伙伴)提供,并从中获益。

看完抖音的这波惊为天人的强势操作,真让人可谓是叹为观止之余,还不断地瑟瑟发抖。原来,记录美好生活的前提是拿个人隐私为代价的。

所以,对于面对这样不尊重用户隐私、挑战微信用户底线的产品,微信大手一挥,直接给屏蔽了也是正常。加之,头条系产品前科在身,只要有牵扯到关系链被觊觎和窃取的可能性,微信几乎是没有任何谈判和退缩的余地在的。

况且,人家微信平台对此也早有政策明文约束在:

让商业的回归商业

众所周知,出于商业竞争的维度,在当下这个流量封闭早已作为天经地义的商业竞争策略里,几乎每一个巨头间也都已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巨型信息孤岛,自建起了自身的闭环护城河生态。无论是BAT,亦或是微博、头条系,诸家皆不谋而同。

而要论及平台的强势与封闭,相信头条系许多过界动作也难免劣迹斑斑。

我们稍微列举出几个客观事实,再来讨论辨明下是非:

首先,早在前两天的18号,今日头条在官方头条号发布了一则关于封禁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内容平台的公告:为保证广大用户阅读和观看体验,平台对发布内容中含有第三方平台(微信、微博等)帐号等推广信息,平台将视情况对内容做「仅推荐给粉丝」处理,或对帐号进行扣分和禁言处罚。

其次,在头条系内的各种产品中,早已不能在个人信息的地方填写微信 ID 以及公众号信息,头条号上传创作内容时,也明文规定不得出现二维码与微博微信链接,这已是早几年,产品刚上轨道之后,就已作出的政策告示了。

最后还有,在继暂时关闭直播、评论功能之后,今日头条和抖音等产品在其平台上对大量的账号进行封杀,也是大刀一挥,人头就已落地,喊冤的也鲜有给出合理性解释。

对比而言,在规则内,头条系内部对于第三方平台的推广的处理还更为简单粗暴、更加严格封闭。没有一款产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所以,作为常态化的商业竞争手段,对于屏蔽接口这一行为也理应看淡。

而在自己本就封闭与专制的行为下,头条还一直向外界高喊并碰瓷微信,要求微信在规则内要为其让步和开放这一心态,与其夸其营销之聪明,不如赞其策略之鸡贼。抖音和多闪们不仅能抓住了微信佛系包容这一人设,而且还瞄准了微信家大业大,并顾及名声而不屑于与其对峙回应的态度,通过营销组合拳来挑战微信的忍耐度,碰瓷术实为精湛。

何况,商业之争就理应回归到商业之争的维度,无须同情,也无须娇惯,不会因为你扮白莲花装可怜而退让,更不会因你创业不易就为你开绿灯。如果让你以己之大度,换来竞争对手对你暗度陈仓、疯狂围剿,这事估计傻子才会做。

况且,腾讯是打过大仗的,且是世纪战役。也不是说微信怕竞争,而是不到万不得已,别去较劲。

最后,还是那句话:互联网企业并非慈善家,为了拿到门票,大家踏上了竞争的擂台,由于在纯竞技的范畴内,对抗本就激烈和残酷,双方更是拉开了架势在PK,如果对于竞争残酷性的判断若有所偏颇,导致的出手犹豫,挨揍的就只能是自己,因而,微信也不可能牺牲自身利益来成全竞争对手。

———— / END / ————

花边科技系Wemedia成员

目前文章部分已发表至钛媒体、品途网、界面、搜狐科技、百度百家、腾讯新闻、雪球、亿邦动力网、今日头条、UC大鱼号、一点资讯、企鹅订阅号等多家媒体平台。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1-25
微信开始说不
加之,在72小时“限时可见”、红包视频、特效和表情包等特色功能点的创新上,与市面上众多社交产品相对比后,产品亮点和用户吸引力也表现平平,而光靠多闪目前所打造的这些产品功能点,仍尚且不足以支撑多闪和头条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