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推“互联网十问”,探寻知乎的“变”与“不变”
2012 年 5 月,成立不足两年的知乎同时吸引了马化腾、李开复、Kevin Kelly等大咖前来,提出 10 个与互联网和全人类前途命运相关的大问题。
今年 10 月,知乎再次汇聚业界大咖,提出新一轮的十问,等人来回答。此时的知乎已经不需要再凭借大人物的名字来为自己增光添彩,它本身就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讨论的信息高地。
两次“互联网洞见者”提问,二十个有关产业和时代的问题,不仅为中文互联网持续提供深刻的洞见和预言,更同时见证了知乎这个产品如何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具备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的同时,也不忘有价值讨论的初心。
知乎的两次“互联网十问”
2012 年的那次提问,受邀的是马化腾、Kevin Kelly、李开复、张小龙、段永朝等十位互联网领军人物。马化腾当年似乎想求助于知乎用户,为自家企业腾讯的发展指点迷津:“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
知乎用户“邢壮杰”这样解答:“互联网是个生态系统,它的根本特征是群体性,现在和未来 10 年都处于婴儿阶段,因此这阶段的大致方向是依赖群体智慧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
至于微信的缔造者张小龙,关注的是,当手机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攻城略地之后,接下来可能会有哪些叱咤风云的计算方式:“你认为手机会取代个人电脑吗?如果会,那是在几年之后?会是什么形态?”
知乎用户“江新华”大胆预言:“十年以后,大概所谓的手机会和所谓的 PC 一齐消失,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了。到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 PC ,不过要考虑一下 PC 是指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还是Public Computer(公用电脑),或许是Permanent Computer(永久的电脑)。”
现在回头看来,这些问题,特别是下面给出的答案,都具备殊为不易的预见性,随后 6 年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能用这些回答加以方向性的解释。同时,这些精彩的问答也奠定了知乎在互联网领域的思想策源地地位。
2018 年,马化腾再次领衔发问,而今日资本创始人、“风投女王”徐新、提出“黑暗森林”、“降维打击”理论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等大咖也加入阵营。
马化腾今年的问题和2012年的一脉相承,继续为公司和整个互联网业界的前途“问诊把脉”:“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刘慈欣则聚焦技术进步是否会对大城与小镇之间“逃离”和“逃回”的抉择有所帮助。“ IT 和网络技术发展正日益消弭距离的障碍,这种趋势是否会减慢甚至停止城市化的进程,或渐渐消融现有城市?”
除此之外,信息爆炸引发的信息过载、机器智能对阵人类智能、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关系,中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异同……这些前沿问题都在本次知乎“互联网洞见者”活动中一一呈现,引发全民关注和热议。
截至目前,新一次知乎“互联网洞见者”问答活动共获得近 6000 个洞见,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
11 月 19 日,知乎对外公布 2018 年“互联网洞见者”的最佳答案。所有参与提问的用户和全行业的关注者,都翘首以盼最终选出的回答,将如何在未来5-10年的中国互联网激发回响。
六年间,知乎的规模、影响力变了
从 2012 年时的问答社区,成长为人人分享、普惠人人的全民知识内容平台。变化的是知乎的规模和影响力,不变的是知乎自创办初期就秉持的高价值内容导向。
如今,知乎给“互联网十问”回答者的“奖励”比上一次更诱人。他们的回答有机会呈现在知乎 App 开屏,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近 900 万人会在打开知乎 App 的瞬间看到你的回答。
每天有海量用户在知乎交流讨论,分享真知灼见。目前,知乎已拥有超 2 亿用户,仅在2018年前三季度用户增长就已突破 8000 万。
与我们以为无所不包的“十万个为什么”相比,知乎回答数已经突破了 1.2 亿个,用户日平均使用时长突破 1 小时。
不仅问答社区的规模扩张到惊人的程度,知乎还以社区为主轴,推动知识和思维的“多种经营”。
2016 年 5 月 14,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知乎 Live”亮相;2016 年9 月 20 日,“知乎书店”上线,支持购买、下载和阅读知乎电子书。
2017 年 5 月 17 日,知乎将“知乎 Live”、“知乎书店”等付费产品整合成单独的“市场”入口。今年,“知识市场”进一步升级为“知乎大学”,这也是知乎知识服务平台的 整合。
2018 年 4 月,知乎推出“读书会”,把价值上万的精选知乎电子书以 99 元的价格打包。5 月31 日,知乎超级会员上线,内容涵盖书店、Live、读书会以及私家课等优质付费内容,原来的读书会会员可以增量升级。
多样化的知识产品,为求知若渴的“新知青年”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让他们更加离不开这个有趣、有用、有意义的网站。可以说,知乎正从一个服务于一部分人的知识社区,迈向一个普惠的内容平台。
六年间,知乎的优势、初心没有变
如果说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今天巨大体量的内容社区已经足够不容易的话,那么在这样的社区中,还能继续保持当初“源头活水”的清澈,则更可能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和很多网络社区一样,当用户由小规模邀请制变成大规模开放注册时,其管理难度将指数级增加。知乎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维持站内良性讨论的生态。
几年来,知乎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社区生态中。自研的 AI 算法机器人“瓦力”能够识别及处理低质信息,提升人力运营效率,维护良好的社区氛围。
今年 9 月,“瓦力”机器人进一步升级,上线名为“瓦力保镖”的专项保护权益,实现了针对评论区的阴阳怪气类内容的毫秒级识别和处理。其背后显示的对情感识别的技术与能力,在国内,甚至放眼全球都是极其罕见的。“瓦力”机器人的应用,正体现了知乎追求更好地保护创作者的分享体验,提升知友们的交流感受,让用户获得更多善意与尊重的诚意和决心。
知乎也在版权保护方面做出了教科书式的示范,开发了多样化的内容授权方式,并主导了起诉营销号“知乎大神”等版权保护重点案例。
通过最新上线的“盐值”系统,知乎用户平日的提问、创作、公共编辑等行为将换算为一个统一的积分系统,让优秀回答者、社区志愿者的平日劳动和努力换算成实实在在的回报。
高“盐值”用户不仅可以试用网站一些新功能“特权”,还能建立与知乎平台之间争议解决的绿色通道,当遇到人身攻击、侵权等问题时,能得到快速,高效的处理。
知乎六年,不忘初心
先前,知乎创始人、CEO 周源在内部公开邮件中,将知乎团队的使命充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这件事就是知乎团队的北极星。它指引着我们当下的工作:智能社区、工具场景和商业矩阵。”
六年间,知乎的规模、影响力变了。知乎推动中文互联网形成思辨和良性讨论的风气、业已成为热点事件的策源地和中文互联网的“信息高地”。
六年间,知乎的优势、初心没有变。互联网从业者、创业者、产业上下游的人群一直是知乎优质用户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站方和贡献者共同形成的活跃、有价值的讨论生态,则不仅在知乎站内流传,还逐步扩散和影响到整个中文互联网。
在 11 月初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周源做了名为《连接青年好奇心,蓄力向上网络文化》的主旨发言。
知乎创始人、CEO 周源
他表示,知识的力量源自每一个普通人的分享,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可信赖的解答。年轻人通过分享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彼此,同时也让网络中充满了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一种“认真你就赢了”的文化,这是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知乎六年,不仅成为闪亮的知识“独角兽”,信息集散地,更以自身之力作用于整个中文互联网,致力于成就良性讨论和清朗的网络空间。
作为数亿知乎用户的其中一部分,我们和知乎一样,共同期待下一个,以至更多的 6 年,让每一次“互联网洞见者”点亮的讨论火种,共同构成中文互联网上的一部编年史,照亮所有人的过去和未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