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青
來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他们开始抢人了”,近日,一位公募基金的人力资源朋友向GPLP犀牛财经抱怨道,“有些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高薪挖人,我们现在比较防范年后会有一波离职高峰期。”
又是一年跳槽季,裁员、离职、跳槽、挖人如今正在汹涌流动。
据悉,为了挖人,不仅薪水,甚至孩子甚至太太的了解工作都已经深入开展。
面对这种操作GPLP犀牛财经不禁反问:“自己培养的人,还害怕被抢啊?”
朋友肯定的说,“当然担心”,他脸色暗淡,叹了一口气。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挖人大战的秘密
“商场如战场”
在银行理财子公司挖人大战愈演愈烈的背后,则折射出了金融行业的竞争白热化,行情不好,有限的肉所有人都想吃。
“他们打着市场化薪酬体系的旗号,先后开出了150万-210万,250万-300万的年薪招聘固收总监,明显就是哗众取宠,哄抬市价。他们一下把价格拉这么高,加上能抱银行大腿,自然有人开始蠢蠢欲试了!”朋友说出了其中的秘密,显然里面充满了小九九。
“市场行情难道不是这个价位吗?”GPLP犀牛财经有点诧异。
当然不是,朋友又坚定的表示,“今年行情这么差,行业内的人都过的特别惨。”
随后,为了怕GPLP君不明白,朋友还耐心做了解释,“金融行业收入是和行情成正比的,今年的整体行情这么差,能拿到手这个标准的人也有,但是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罢了。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势必会加速我们人才流失的。另外最近,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申请,这意味着资管新规后,理财子公司的设立进入正式落地实施阶段,进入2019年抢人,更加防不胜防了。辛辛苦苦培养好的人才,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这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真实的案例。
比如,2019年元旦后的第二天,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一口气推出了35个招聘岗位,包括结构化项目投资团队、重点项目投资团队、权益投资团队、投资研究部、集中交易部、产品设计部、风险管理部、风险评审部……可以说是一次性大采购。
面对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抢人,挖人大战一触即发的现状,GPLP犀牛财经心说道,难道银行理财业务这么快就焕发第二春了吗?真实的市场情况如何呢?
穷则思变,野蛮生长
中国的理财市场其实由来已久。
据公开资料显示,真实的市场形成还要从2004年说起,彼时国人理财意识开始萌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首先发行了内地第一只外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效仿者开始纷纷进入理财业务的市场中。其实全国性股份银行的创新也是“穷则思变”,由于它们在渠道网点、客户资源、资源禀赋远不如四大行和“地头蛇”(城商行、农商行),吸存、揽客等方面均极其吃力。
于是,关上一扇门,忽然打开一扇窗,看到了其中的唐僧肉,大家开始蜂拥而上,要知道,银行从来都不是吃素的。
银行理财在此背景下开始蓬勃发展,各种银行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同业、搞零售、干小微、摆地摊、扫大街等就是从这时候兴起的,银行理财业务也从这时开始进入野蛮生长期,做起地推来丝毫不比所谓的时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差。
而且,与这些公司比,银行要牌照有牌照,要政策有政策,更关键的是,银行理财还可以一个超越存款管制利率的收益率吸引客户,揽储资金,然后投资于债券、票据等低风险资产以及其他资产。
于是,在疯狂的竞争下,银行为了扩展业务,不断创新理财产品,再加上老百姓对于抵御通胀和理财意识萌芽,到2009年理财市场规模已达1.9万亿元。
当然,客观来讲,理财业务的推出,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了负债获取渠道,虽然它从来就不是真正的表内负债,但可以帮表内资产出表,减轻银行资金压力。各家银行野蛮发展一段时间后,银监会便开始对其实施监管,2005年9月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理财业务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无孔不入,相爱相杀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
——《楚辞∙离骚》
在贪婪与欲望的趋势下,银行理财突飞猛进。
即便监管层曾出台相关规定,然而这并不可能限制住银行想赚钱的欲望,通过《暂行办法》里允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由双方自行约定的条款,银行对收费方式进行了创新,把几乎固定的收益给客户,其余的收益全作为管理费,纳入自己囊中,此举被业界称为“超额留存”。
超额留存虽然并不违规,但是给客户一个非常确定的收益,让客户仿佛觉得是储蓄,而银行自己,也不再是获取相对固定的管理费,更像是赚利差。
事实是这样吗?
显然并非如此。
为啥呢?
监管层的《暂行办法》规定了理财产品没有放贷业务资格,不能直接给企业放贷。于是,为了规避监管,股份行又聪明的发明了“银信合作”。先由信托公司设立一只信托计划,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然后银行理财资金去购买信托计划。如此,只需要一个信托计划作为通道,理财资金就实现了向借款人放款。同时也可以以信托计划出面,投资其他领域,包括股票一级市场(打新)、二级市场、另类投资等。
这种银信合作的模式优势,一是银行理财业务并不能向放贷那样严格审核,向社会融资开了一个口子。另一方面,银行又继续向理财产品投资人支付稳定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刚性兑付正式确立,类似于高息揽存。
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四万亿大发展时代,国内基建、房地产相关行业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融资需求。旺盛的市场令银行理财开启了在表外投资非标资产的大幕,纷纷通过非标资产进行放贷。
银监会很快发现了这种不当行为,发文规范银信合作,叫停了部分做法,但新做法马上被发明出来,比如,理财产品就不再去购买信托计划,而是购买信托计划的受益权等,在此,GPLP犀牛财经不得不感叹一下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2010年,新一轮宏观调控开始,监管部门开始管制银行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投放信贷,而这些部门项目都已经开工了,后续需要大量融资。于是,银信合作的非标开始大显身手,源源不断地为它们输送资金。银监会不得不在2010年前后连发十个文件规范,史称银信合作“十道金文”。
2012年,券商开创新大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纷纷推出产品可以充当通道。这时,银监会原来规范银信合作的“十道金文”就被抵消了,因为银监会无法监管“证基期”的通道。
来源:中证鹏元整理
2014年11月,刚好是宏观政策转向,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大家轰轰烈烈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稳增长之中。这期间,市场流动性充裕,众多中小银行为了冲规模,纷纷购买大行的理财赚取利差,大银行则通过委外投资赚取利润,受托机构以加杠杆的形式赚取利差。
所以2014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没有发挥太多作用,2014年到2016年,理财业务也在大显身手,在“影子银行、“通道银行””业务之外,又疯狂增加了同业理财业务,发展进入爆发期。
到2016年底,全行业理财规模创出了30万亿元的新高,仅用一年半时间大增了10万亿元。
银行理财的委外业务也越走越远。过去银行理财仅限于固定收益产品,后来涉入股市、未上市股权等高风险领域,资产端的风险越来越大。而且,很多中小银行也开始参与,它们的风险管理能力更弱。
若再其放任监管层的要求而不顾,显然行业风险值得重新思考。
大资管新规,正本清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看到了其中的风险,监管层开始持续发力——在提出要把理财业务掰回实体经济服务,防止资金空转之后,开始收集新规意见,2017年初形成了一稿。但未等发布实施,大资管统一监管提上了日程。
201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7年11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而后于2018年4月定稿实施;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俗称大资管新规;
此次资管新规将其严监管推向了高峰。
从具体政策上来讲,资管新规从之前的默许刚兑行为,到坚决打破刚兑;
禁止“资金池”业务,禁止非标期限错配;
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资产管理产品只可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等等关键处下重拳出击。
此后发布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对银行理财的监管要求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开设进行了细化和明确,进一步表明了国家治理理财业务的决心。
另外在违规惩罚上也加大了力度,大额罚单不断发出,一时间银行理财业务如何继续开展,未到期理财业务如何衔接等诸多问题涌上大家心头,仿佛突然之间,银行理财业务要进入冬天了一样。
完善制度,新时代开始来临
资管新规细则的出台让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迎来了第二春。
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实施《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作为理财新规的配套制度,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一并构成了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
《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制定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是对标“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以“理财新规”为基础;
二是做好与同类机构监管制度对照衔接。三是强化投资者保护。
《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
一,开展理财业务需同时遵守“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
二,商业银行可按照自愿原则,通过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也可以选择不新设理财子公司,而是将理财业务整合到已开展资管业务的其他附属机构。
三,商业银行通过子公司展业后,银行自身不再开展理财业务(继续处置存量理财产品除外)。
四,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依据信托法律关系设立。同时,理财子公司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向母行传染。
五,根据理财子公司特点,仅要求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
“自从监管规定以来,我们从四月份开始都停止了不符合规定的理财业务,大家都在学习。”2018年7月份,GPLP犀牛财经的多个朋友反应。
如今获得了监管层的授权许可,这些银行都开始卯足了劲疯狂前进: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从月初发布到近日批准建行、中行两家设立理财子公司,银保监会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进程之快,超过市场预期。同时,银保监会披露,其他多家商业银行也正抓紧开展申报理财子公司工作。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给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市场开启新时代,银行理财筹建子公司的消息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8年12月21日,长沙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全资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长银理财,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至此,已有26家商业银行拟成立或意向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包括5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9家城商行和2家农商行。
新时代的到来,银行理财盈利模式将转变,从资金池的价差模式将转为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模式。理财产品将逐渐“公募基金化”,理财业务的竞争力将会更多依赖于产品的竞争力,而标准化债权资产是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资产,银行的投研能力较弱。所以为增强产品竞争力,目前银行业需及时建立完善投研体系及团队,这充分解释了银行业高薪挖人的动机。
那么银行理财的春天真的到了吗?
聪明的读者朋友你说呢?
那么你会选择加入这个行业吗?
资料显示,资管新规落地以来,不少银行资管部门发起社会招聘。
比如,招商银行在2018年5月针对资管业务公开招聘风险计量监测、流程风险控制、法律合规、风险评审等风控方面人才,并在科技人才方面设立系统规划刚、大数据架构师等岗位。
贵阳银行资管部、兴业银行资管部则在2018年三季度分别发布招聘公告,前者公开招聘6名债券及衍生品类投资经理、6名股票及衍生品类投资经理等,后者则展开了债券投资经理、权益投资经理、信用债研究员、权益策略研究、产品设计与研发等一系列岗位的社会招聘。
2018年12月12日,浦发银行资管部发布大规模招聘计划,涉及投资交易及研究、渠道及营销策划、系统管理及业务支持等前中后台共12个岗位,合计招聘人数达32人。
2018年12月21日,邮储银行在总行官网发布社会招聘公告,招聘岗位为总行资管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专业岗位。其中涉及资管业务的包括研究投资类、估值核算及运营类、产品研发及管理类、风险管理类、审查审批类、法律与合规类、销售管理类和信息科技类共8大类27个岗位,每个岗位的招聘人数均为“若干”。
从各行资管部的招聘公告上看,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人才需求覆盖投研、会计核算及IT、运营、产品研发及管理、风控、审查审批、合规、销售渠道及管理、品牌管理等各类,人才缺口巨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