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布史上最好业绩市值却跌破10000亿,苹果到底怎么了
营收增长20%,净利润增长31.8%,这是一份非常完美的季报,尤其是对于规模已经如此庞大的苹果公司(NasdaqGS:AAPL)来说。
可是,资本市场却一点都不领情。11月2日是苹果公司发布2018财年第四季度(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季报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结果开盘就暴跌,收盘时苹果的股价已经跌去了6.63%。11月5日周一开盘后,苹果的股价继续下跌,公司市值终于还是跌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
苹果公司最近5天股价走势
业绩很好,为什么股价却持续下跌?主要还是因为投资者对于苹果的未来前景已经不那么确定了。在发布季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苹果公司首席财务官Luca Maestri宣布,从2019财年第一季度开始,苹果公司将不再单独披露iPhone、iPad、Mac的季度销量和营收数据,而只发布这些硬件产品的合计数据。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iPhone,因为iPhone对于目前的苹果实在是太重要了:2018财年第四季度,仅仅iPhone为苹果带来的营收就高达371.85亿美元,占到了苹果整体营收的59.1%;只要iPhone稍微有些不利的变化,苹果的业绩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并导致其股价下跌。
那么,iPhone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先看一下最近三年每个季度的iPhone营收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8财年iPhone的营收情况相当不错,每个季度同比均有较大的增长:例如,在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iPhone的营收增长率高达28.9%。
我们接着再分析iPhone营收高速增长的具体原因,先看一下最近三年每个季度iPhone的销量对比:
这么一对比就看出问题来了:2018财年四个季度,iPhone的销量同比分别只有-1.2%、2.9%、0.66%、0.45%的增长,可谓原地踏步。再看iPhone的平均售价:
这下知道iPhone营收高速增长的具体原因了。从2018财年一季度(2017自然年四季度)开始,iPhone的平均售价一下子跃升到了700元以上。尤其是2018财年一季度,iPhone的平均售价高达796美元,相比上一个季度的618美元,上涨幅度高达28.8%。
正是在2018财年第一季度(2017自然年四季度)的2017年9月12日,苹果发布了年度新品、起售价高达999美元的iPhone X,从而带动了iPhone平均售价的大幅度提升。2018年9月,苹果又发布了三款新品iPhone XS Max/XS/XR,起售价分别为1449美元、999美元、749美元,进一步拉升iPhone的平均售价。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个季度iPhone的平均售价将突破800美元大关。当然,苹果自己不会再公布相关数据了。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有个规律:一般非必需商品对于价格都是敏感的,其价格弹性大于1,也就是价格越高,需求量会变小。可是我们看到苹果却几乎把iPhone变成了对于价格不敏感的生活必需品,即使iPhone大幅度提价,销量却仍然略有上升。
问题是,这种“越涨价越好卖”的情况能否持续下去?实际上,恐怕苹果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因此才会做出将各种硬件设备合并统计的决定,这恐怕也是为了掩饰未来可能会出现的iPhone销量的下滑。
实际上,老冀看到一位苹果公司分析师Sacconaghi已经断言:“真正的问题,是2018年第四季度iPhone的销量将下降5%-10%。”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每个财年的第一季度即圣诞节期间才是最关键的销售季。过去三个财年,第一季度iPhone的销量分别占到了整个财年整体销量的35.3%、36.1%、35.5%,均超过了三分之一。
正如上图所示,过去三个财年iPhone的销量一直都是如此:第一季度大卖销量创全年最高,第二季度下滑,第三季度到达谷底,第四季度发布新品后反弹,紧接着第一季度又是最高点。
在已经过去的三个财年,iPhone的销量走势非常完美也非常精确,简单像是直接Copy过来的。接下来,苹果将迎来2019财年第一季度(2018自然年第四季度),iPhone的销售又将再次向着新财年的最高点发起冲击。不过,如果真的如苹果公司分析师Sacconaghi所言,恐怕就不能冲击到往年的高点了。
实际上,苹果的供应链端已经传来了苹果砍单的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苹果已告知其智能手机组装商富士康及和硕,暂停为本月所推iPhone XR新增专门生产线的计划。老冀从业界朋友那里了解到,苹果从三星那里采购的AMOLED屏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库存,其中有一部分还是为去年发布的iPhone X所采购的。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苹果这一次砍单的幅度恐怕要达到10%左右。
因此老冀认为,苹果的大幅度提价策略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并对苹果将来的竞争力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自从2007年乔帮主发布了iPhone之后,这些年苹果发展得太顺利了,以至于忽视了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老冀认为,前些年iPhone之所以能够定出远远高出安卓手机的高价,是因为其一直引领者行业的创新脚步,无论是触摸屏、APP Store、指纹识别、全金属外壳、无线充电等,均引领了行业发展的风潮。加上苹果无以伦比的品牌影响力,使得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iPhone买单。
问题是,如今的iPhone还能引领风气之先吗?老冀承认,iPhone X之后的iPhone又开始了一轮较大规模的创新:以3D结构光为基础的Face ID确实令人惊叹,A12 Bionic处理器确实吊打安卓手机最高端的高通骁龙845处理器,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iPhone X发布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安卓阵营同样也推出了3D人脸识别/3D人脸支付/3D emoji功能,华为发布的麒麟980处理器和高通即将发布的骁龙855移动平台同样是紧追不舍。而在拍照和续航方面,安卓旗舰机已经能够反过来吊打最新款的iPhone了。
即使说到苹果过去最为自豪的系统和交互方面,由于AI算法的落后,iPhone的Siri的体验早就已经不敌三星Bixby、Google Assistant,安卓P的流畅性也已经基本赶上了IOS 12。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下面老冀就拿“史上最强iPhone”iPhone XS MAS与年度安卓“机皇”华为Mate 20 Pro做个具体的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与安卓最强旗舰机相比,如今的iPhone旗舰已经不能保持绝对领先,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只能甘拜下风了。
过去iPhone定高价是因为没有替代品,随着安卓手机阵营的奋力追赶,单纯从产品本身来看,安卓旗舰机已经追平了iPhone。
消费者是善变的,一旦他们发现iPhone也不过如此,就会改换门庭。过去在欧美市场,一直都是三星和iPhone的天下。如今,当华为Mate 20 Pro在欧洲市场发布之后,由于产品本身不弱于最新版iPhone,而价格却比iPhone实惠了不少,一下子就卖火了。据华为官方统计,华为Mate 20 Pro发布10天后的预订量要比今年3月发布的华为P20 Pro高出40%,以至于出现了一机难求的局面,而此前华为P20 Pro已经创下了华为高端旗舰在欧洲的销量纪录。
外部竞争对手的穷追不舍,将会让iPhone走下神坛。接下来,iPhone的销量下跌将导致苹果的整体营收不再有较高的增长,甚至还会下跌,最终使得苹果的业绩增长无法达到华尔街的预期,股价出现持续下滑,市值再回万亿美元恐怕也就难了。
看过苹果财报的朋友也许会挑战老冀:iPhone的销量也许将停止增长,可是苹果服务业务(主要包括APP Store、Apple care、Apple Music、Cloud Services、谷歌的搜索付费等业务)的营收一直都在稳步增长,这块的利润可是要高得多。如下图:
的确,最近几年苹果的服务业务营收一直都在稳步增长,2017财年第一季度还只有71.72亿美元,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已经增长到了99.81亿美元,即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在当季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也已经达到了15.9%。
但是,由于苹果一直坚持软硬服务一体的商业模式,导致苹果几乎所有的服务业务营收都是以自己的硬件作为载体的,在没有另一种硬件产品能够取代iPhone的情况下,iPhone销量的下滑必然也会导致服务业务的不振。美银美林分析师Wamsi Mohan认为,“苹果APP Store收入增长放缓,特别是在中国”已经成为苹果未来的一大风险。为此,美银美林将苹果的评级从买入降至中性,同时将目标价从235美元下调至220美元。
自2007年发布第一代iPhone开始,苹果已经称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长达11年。未来几年,由于巨大的品牌号召力、雄厚的资金实力,它还将是这个市场的重要玩家之一。不过,它再也不能独领风骚、傲视群雄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