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即将IPO的宝宝树,如何保住自己的城池壁垒?
在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之后,2018年的港股市场迎来了上市热潮,包括小米、美团点评、平安好医生、映客等众多明星企业都选择在港股上市,不久前,我国最大的母婴社区平台宝宝树也传来了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6月28日,宝宝树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踏上了上市之路。
有消息称,宝宝树计划于10月中下旬赴港IPO,公司计划筹资3至8亿美元,其估值为20至40亿美元。众所周知,母婴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各方资本重点关注的蓝海领域,宝宝树若是此番成功上市,也许会使得国内母婴市场变得更加活跃。不过上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宝宝树之所以能够在众多母婴在线平台中脱颖而出,并走上上市的征途,是因为自身过硬的实力。
宝宝树上市的三大推手
宝宝树自2007年正式上线公测起,经过多年的迅速成长,现在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母婴网站,其发展历程,也被众人看做是整个母婴市场的缩影。而宝宝树此次上市的背后,也离不开三大利好因素的推动。
推手一,出生人口增加,母婴市场消费升级。受益于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人口出生率近年来有所增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已由2012年的1635万人增至2017年的1723万人,出生率由12.1%增至12.43%。照此发展,预计到2019年,我国新生婴儿出生率较2018年还会继续提升,母婴家庭人群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根据《2018年母婴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我国 2018年母婴家庭产业整体规模将超3万亿。未来预计将以每年不低于16%的增速增长,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在新生人口增加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母婴市场已然成为了人人都看好的一片沃土。而宝宝树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母婴在线平台,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寻求上市除了可减轻自身压力外,也为宝宝树日后扩大经营规模、抢占母婴市场增添了成功砝码。
推手二,自身平台使用人数多。易观数据显示,在宝宝树成立之初,其平台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几十万。目前,宝宝树独立访问人数达到1200万,占中国0到6岁上网妈妈的三分之一。用户在宝宝树平台的平均上网时间在40分钟到2个小时,其家庭相册的照片总储存量已突破1亿张。
当然,宝宝树交出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宝宝树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平台内容中的趋势关键词,并读懂关键词背后隐藏的信息,根据这些数据,能帮助宝宝树有效的了解用户们的真正需求,从而完善自身,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推手三,资本助力。据了解,宝宝树目前一共进行了七次融资,其在2015年获得了聚美优品的3.72亿元投资,2016年又获得了由复星集团领投,好未来、经纬中国等机构参投的30亿元投资,在今年6月,阿里巴巴也对宝宝树进行了战略投资,虽然双方并未透露投资的具体数额,但以阿里巴巴的财力不难想象,此次投资金额也不会太低。
总的来看,受益于母婴市场发展、自身平台的流量优势和资本加持,宝宝树此番上市可谓是底气十足。既不缺流量,又“不差钱”,受“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宝宝树这一路走的还算顺利。不过随着时间一长以及市场的变化,宝宝树在成长过程中,也有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
暗藏隐忧,“一哥”难保?
虽然宝宝树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其在财务表现上却不尽如人意。招股书上显示,2015到2017年,宝宝树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亿元、5.1亿元、7.3亿元,利润分别亏损了2.86亿元、9.35亿元、9.11亿元。尽管这些亏损数据可以归咎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调整,且2017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也达到了1.38亿元,但不管怎么说,从宝宝树至今仍未实现盈利就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其目前确实面临着不少难题。
其一,母婴类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宝宝树电商业务难有突破。目前的母婴电商市场四郊多垒,俨然变成了一片红海。宝宝树不仅要面对贝贝网、蜜芽、妈妈网等同类垂直电商的“穷追猛打”,还要避免淘宝、京东等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的侵蚀。资料显示,阿里、京东两大巨头近年来持续发力母婴产品,目前占据着市场七成份额。这代表着,宝宝树、贝贝网等垂直电商平台只能争夺剩下的“三分”天地。宝宝树想要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保住自己的电商“阵地”并不容易。
其二,过于依赖广告收入,没能很好的实现流量变现。招股书上显示,2017年宝宝树主要依靠广告作为收入来源,其次是电商和知识付费。在2016年度和2017年度,宝宝树的广告营收分别为2.68亿元、3.72亿元,分别占收入的52.6%、51.0%;电商的营收分别为2.4亿元、3.3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47.1%、45.6%。知识付费的收入分别为168.7万元、2465.6万元,分别占比0.3%和3.4%。
虽然广告业务为宝宝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入,但仅仅依靠广告来获得盈利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方法。据了解,与宝宝树达成合作的广告客户中,排名前五的广告客户总共为宝宝树带来了25.7%的盈利,若是公司没能与这些现有的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或这些广告客户被其他平台抢走,那么宝宝树的盈利收入将会大受影响。
虽然抛开广告收入来看,宝宝树的电商业务也有着不错的成绩,但在激烈的母婴电商市场环境下,受到平台竞争、库存等方面的影响,宝宝树的电商业务将面临不小的运营风险。此外,尽管宝宝树的知识付费业务在近年来有所提升,但相比较平台庞大的支出来说,这点营收就如同杯水车薪。因此,如何营造新的盈利点,是宝宝树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三,平台粘性降低,成宝宝树未来发展隐患。尽管宝宝树平台用户规模优势明显,似乎站稳了母婴头部平台的交椅,但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平台中广告过多,且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体验不佳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用户的流失。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月活跃用户数量几乎减半,降至8950万,而上年同期为1.772亿;电商业务商品交易总额从上半年同期的8.07亿元人民币降至5.77亿元;付费用户数量从360万降至270万。
由上述情况可知,在市场竞争激烈、平台过于依赖广告收入以及用户粘性下降等问题的影响下,宝宝树在母婴行业的“一哥”位置似乎并不太稳固。如今,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武林高手”,宝宝树要想保住自己的城池,唯有潜心修炼,才能抵御风险。
唯有潜心修炼,才能登上武林之巅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铁。虽然目前宝宝树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盈利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动摇其在母婴行业“一哥”的位置。但,只要处理得当,宝宝树要想走出泥潭也不是毫无办法。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武林高手”,宝宝树要想保住自己的城池,还需完善自身,加强模式创新,才有可能突破现有的局面。
首先,重视线下门店发展,争求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如今市场上假奶粉、冒牌玩具等商品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孩子的健康与安全,大多数家长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所以很多人更加倾向于线下实体店,而不是电商。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我国母婴商品交易渠道以线下为主,2015年线下占比约为85%,虽然受到电商影响,未来线下渠道份额将继续下降,2018年预计降至76%,但下降速度缓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线下渠道仍是母婴商品的主流渠道。
因此,主营线上业务的宝宝树,若是进军线下母婴市场,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一来,宝宝树可利用自身平台的流量与品牌优势,为线下门店引流,以帮助宝宝树在探索线下门店初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二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能帮助宝宝树很好的完成母婴产业生态闭环,即满足了用户购物的多样化需求,也能增加销售渠道,减轻电商的运营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次,力造盈利模式多元化。目前,宝宝树的盈利主要依靠广告、电商和知识付费三种模式,其中广告收入和电商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90%以上,而知识付费仅有3.4%的占比。由此可见,宝宝树现在的盈利模式并不太“健康”,若不及时“治疗”,其未来发展将受到极大阻碍。而针对现在的母婴市场,宝宝树除了要努力提升平台知识付费的盈利份额外,在孩子成长阶段,还有很多的其他盈利点。如婴儿玩具、婴儿服装和亲子娱乐都是未来不错的发展方向。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AI健康产品也许会成为婴儿用品的下一个盈利蓝海。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透过现有的AI技术,可通过婴儿的哭声和习惯动作对婴儿做出健康诊断,并为家长们提供相关的育儿提醒,包括孩子的喂奶时间、洗澡和睡眠等相关提示,既为孩子提供了健康保障,又为父母减轻了繁重的育儿压力。因此在未来,母婴类AI产品也许会成为父母必备的育儿“法宝”,宝宝树在今后可加大对AI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出相关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潜在消费者。
最后,深耕社区内容,打造平台特色。众所周知,宝宝树是一个综合型的母婴社区平台,内容涵盖社交、电商、早教、育儿工具和音乐等多种模块,但正因为其模块过于“全面”,导致平台缺少特色,没能与其他母婴网站有效地区分开来。且母婴平台之间互相抄袭严重,很多平台内容和模块大致相同,最终造成了母婴平台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对此,宝宝树可以继续深耕社交功能,通过添加母婴类短视频、举办一些评选活动,以社交元素提高社区活跃度,更好的实现用户留存,从而带动平台其他模块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母婴市场受二胎政策、消费升级等利好因素的影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赛道上,而宝宝树作为国内母婴在线平台的佼佼者,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宝宝树在前进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面对电商行业竞争加剧、盈利单一和粘性降低等问题,宝宝树还需不断地完善自身,加固城门。宝宝树上市之后能否继续做大做强,保住“第一”的位置,仍待市场检验。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韭菜财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