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缤果盒子,在躁动氛围中紧贴商业本质前行
新零售是近年来被认为制造出来的一个最空洞,最无趣之名词,理论上任何有别于传统零售和线上电子商务的商品销售行为,均可被归为新零售一类。例如卖手机的到线下繁华地段开个店,支持用户利用网上会员到店购买或下单后送货上门,也能堂而皇之称自己为新零售。还有一类新零售是无人店项目,巨头们都喜欢推出自己的无人店,但却并不去真正推广,只是作为一个概念性产品而存在,这虽然在商业上的意义不大,但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刺激了无人店投资市场的蓬勃兴旺。
我们看到过2017年被资本旋风横扫而过的无人货架,开放式的货架,凭用户自觉拿东西扫码完成交易。还有类似自动贩卖机升级版的无人货柜,这是种封闭性的货架,需要用户扫码支付后开箱拿东西完成交易。这两种无人店形式看上去是满足近距离消费者需求,但SKU的稀少和安全运营环境的不可得,再加上资本介入之后成本的水涨船高,终归被验证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商业模式。现阶段容纳较全SKU的无人超市难以获得需求,只能存在于概念中,而无人货架和无人货柜这种仅满足小部分需求的形式,又何尝不是一种太理想化的存在。
无人店应该是一种未来的需求,随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零售业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成本,而直接切入人力成本是直指问题核心的。哪么现阶段零售业的哪一种业态,最适合通过无人店来节省人力成本,优化提升效率呢?答案应该是便利店。711那种又吃又喝的便利店当然不在此列,但所幸711模式虽然在日本和香港相当流行,在餐饮方便的中国大陆却仍没有形成很强的用户习惯。国内通常意义的零售店,所指的仍是那些出售1000到3000个左右标准型SKU的店面,而这些店面除了房租占地成本外,最大的成本正是人工。
便利店替代不了超市,但肯定要比自动售货机满足的需求更多,也许便利店里买不到你想要的烟酒品牌,但诸如方便面、饮料、饼干、火腿肠等需求还是可以满足的,而这些都是即时消费的刚需。缤果盒子从2017年创建之日起,走的就是便利店这条路,按照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的话说:无人便利店首先是一个便利店,其次才是无人的。用无人的方式直接切入一个细分市场,截至目前已在40多个城市落地了500多个缤果盒子,随着缤果盒子规模化部署落地,其技术基础也从之前的RFID转换成图像识别,将无人零售这一行做得风生水起。如果说一个无人零售项目已经做了两年还没倒,店面还能越开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那只能证明缤果盒子已经从浮躁的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做一个无人便利店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占地费用,其次是安装部署成本,再一个是安全与运维成本。无人便利店比自动贩卖机和无人货柜要大,占用土地虽然远不及商业门面那么高的租金成本但还是会有一些费用,问题是如何能在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省综合成本。此外整个无人店的安装,对无人店整体方案的标准化和一体化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一个就是安全和运维,像无人货架那样的开放式形态是不行的,需要有技术解决方案来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才能健康发展下去。而在运维上如果是一个人远程盯住一个店面,每天补货数次,那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成本结构。在这几个方面,缤果盒子都做出了一些自己的突破,用的是精细化操作方式,绝不在风口之上搞粗放型运营。
缤果盒子首先确定了一个坚定的意识形态,那就是从政府管理和公共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避免出现像共享单车前期那样浪费大量资源的重复建设。在选址方面,政府层面发布了很多文件和指导意见支持无人店的发展,于是缤果盒子采取与各级政府合作的模式,对盒子进行精准投放。在本地化运营中,最熟悉地方情况和需求的,其实是地方政府,而由地方政府给出的指导意见和建议,通常具有高度的实用性,但这一点长期以来是被忽略的。缤果盒子这一策略投入运行之后,不管是产品落地速度还是精准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便利店与快餐店一样,是否有效率与选址是否合适关系极大,但再高明的选址也总有看走眼的时候,选择了错误的地点后该怎么办呢?传统零售自然是会将失败的店面关闭,将损失计提,但在缤果盒子这里则不是这个处理方法。缤果盒子是一套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一体化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店面可拆卸、可移动、可重复利用,落地部署快,试错成本低,如果在一个地点不行的话,大不了就换个地点重新开业,根本涉及不到大量成本的问题。从缤果盒子的部署视频中可以看到,几个工人工作数小时,就能把主体结构像搭积木一样建好,之后再由运营人员补货,当天即可开门营业。
从无人货架的实践中证明,开架式的无人零售是行不通的,必须还要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做出约束。缤果盒子之前也是使用RFID技术。之后缤果盒子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图像识别结算技术和可视真人客服系统,不仅成本大大下降,还使得无人便利店的可操作性得以提升,运营效率大增。不到30人的客服团队,可以服务500家店面,这在人效的提升上是跨越性的。无人便利店初次投入成本是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运营成本则是传统便利店的十二分之一。那么在资本的一哄而上风潮中,运营到这个程度究竟有何意义呢?花出大笔钱快速开出几千家店,趁着资本热度再多拿些钱把盘子做大岂不更好?
缤果盒子能存在至今仍不断向上,成本和效率的优化应该是主要原因,因为无人零售有别于传统零售,与电子商务也有一定区别,资本化玩法并不一定能把效率和成本问题解决掉,必须得自己弄出一套核心竞争力才能把这个商业模式立起来。缤果盒子这一套精打细算的精细化运营运转起来之后,每个盒子每天的营业额在300-500元就够收支平衡,一个线上运营APP就能掌控多家店面的情况,每天补货一次并可根据运营情况随时调整商品的补货量,损失率也被控制在最低标准。这样的运营状况,可以说是在无人零售行业率先探出一条路来了。就缤果盒子本身具备的高度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再加上运营流程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可控的情况下将几百家变成几万家,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站在企业角度讲,商业的本质其实不外乎成本与效率,别管资本涌入期市况多么喧嚣,最终还是要落实这两个终极目的。如果一个无人店项目在投入上和运营上无法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那么又有何存在意义?借助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加持,无人零售在人效上是可以具备一些优势的,但这种优势仍然需要加上选址、投放、转换、运营等一系列无人零售链条上不可或缺的要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讲,当前的市场对于无人零售的接受程度还需有个过程,用户接受与否无外乎两个条件,一是商品能否满足需求,二是价格有没有优势。低运营成本终归会让商品售价产生一定优势,通过精细化运营努力改善商业各环节效率,通过技术和运营满足用户需求挖掘出高潜力的商业体,肯定不会被市场忽略。用户方便,消费效率高,自己能控制住成本,运营效率高,相信这样的一种业态很快会融入更多普通消费者生活之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