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信股价大涨背后:上市后首份财报隐藏的密码
文/一条辉 GPLP
8月22日优信(UXIN)在盘前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8月21日优信股价却出人意料提前启动一波财报行情,股价大涨20%领涨中概股。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当天,股价又继续上涨6.25%。身为中国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在6月份登陆纳斯达克后交出的首份财报到底如何。让我们一起仔细探讨一番。
营收保持高速增长 深入精细化运营
截至2018年6月30日,优信第二季度总收入为6.6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6%;净收入为人民币2.097亿元,这也是优信成立以来集团税前净利润首次为正。
优信第二季度二手车交易量187710辆,同比增长28.7%;二手车总交易额125.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0%。2C业务交易量95541辆,同比增长50.4%;2B业务交易量在2018年第二季度增加至92169辆。
得益于精细化管理和整体运营费用效率的提升,市场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重持续下降,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55.8%增长至61.1%,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开源节流的结果,从而让优信的净亏损得到了有效控制。Non-GAAP调整后的净亏损4.341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5.695亿元。
优信招股书显示,优信是以“发展阶段的成长型公司”(emerging growth company)的身份在纳斯达克IPO上市。公司将持续扩大投资及业务运营方面的资金投入,目前暂没有盈利或产生正现金流的打算,甚至将继续承受重大损失。在财报发布后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强调:“会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来稳固市场优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以及线上线下业务的一体化,从而提升公司的交易额、业务增长率和品牌意识。”
8月16日,全球知名的投行高盛首次将优信纳入评级范围。高盛在其发布的报告表示,优信未来12个月的目标股价为9.7美元,给予“买入”(BUY)评级。
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称,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该公司是安全的,因为存在多个资金充裕的业务。高盛分析师预计优信将在2020年前实现盈利。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在财报发布后更新了对优信股票的评级,摩根士丹利认为:保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依然是14美元。分析师认为优信在营收、利润率、调整后净亏损等方面财务表现均大大超出预期。得益于Q2季度的强劲表现、公司在2C业务上的投入力度及稳健的逾期率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等费用的控制效率,对优信Q3季度的财务抱有很大期待。在GPLP看来,优信的价值在于业务积累和沉淀,短期盈亏不是很重要(先赢得是纸,后赢得是钱),最为重要的应该是通过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形成品牌效应和口碑效应。从而实现强者恒强。
B2C业务上快车道 成交量营收齐头并进
目前,优信的业务主要分为3种:2C交易服务收入;2C助贷服务收入;2B交易服务收入。B2C业务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对客户的服务体系都已建立的比较完善。2018年第二季度,优信2C交易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94.1%;交易车辆9.6万辆,同比提升50.4%;车贷服务促成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83.3%;其中助贷服务费率由上年同期的4.8%提升至7.1%,交易服务佣金率由去年同期的0.8%增至1.2%。
与此同时,优信在Q2季度逾期率风险控制方面表现持续稳健,车贷服务促成收入增长迅猛,未来将持续推动2C业务发展。
优信集团CFO曾真认为目前公司的当务之急是:“着重关注业务中增长比较快速的单元,同时稳固B2B业务的增长,目前没有继续增加服务业务品类的需求。”在优信的业务中,二手车助贷服务的营收占比很高,有人因此认为优信表面是卖车,核心还是金融,并将其定性为一家金融公司,而非二手车电商公司。
GPLP君认为这一观点是倒果为因,只有在二手车交易的场景下,顺应消费者需求提供助贷服务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单纯的助贷服务只要有钱都可以做,然而离开二手车交易场景下的业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永续发展。高盛分析认为,优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正在创造一个良性的反馈闭环:大规模经销商入驻有效带动车源量增长,从而促成越来越多的买家交易,进而为优信实现更好的定价及服务能力生成了海量大数据。
做空者怎么办
优信的总股本2.92亿,其中IPO发行2500万,这么少的流通盘,加上随着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持续推进,平台的跨区域交易占比和整体交易效率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手车电商平台将迎机遇窗口期。做空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对于做空者反复强调的亏损问题,财报中指出,运营亏损包括为管理层及雇员授出的购股权确认开支、发行限制性股份、 A类及B类普通股重新分类及重新分配的支出。
戴琨透露:“在员工激励上加大了投入,导致毛利率有轻微下降。通常情况下,受到季度因素的影响,下半年二手车交易量会有所上升,因此公司业务的转化率和收益也会升高。”优信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总营收将介于8.1亿元人民币和8.5亿元人民币之间,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