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2018 年10月27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英文版、DeepTech深科技主办,梅赛德斯-奔驰特别呈现的“全球科技青年论坛——Meet35重新遇见35”(Innovators Under 35 Reunion)将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办,锌财经作为合作媒体,特意进行协作宣传。

作为汽车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历经132年光辉岁月,始终以引领者之姿与不断开拓创新的品牌精神,推动着汽车工业的科技革新,以前瞻思维拥抱未来出行的无限可能。作为历史悠久的科技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始终关注技术从爆发到商业化落地的过程。这种对新兴技术的热情和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渴望正是我们发起“Meet 35”的缘故。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电影《天才捕手》剧照

2016 年,美国热门影片《天才捕手》(Genius)讲述了文学编辑珀金斯“捕捉”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沃尔夫(Thomas Wolfe)等天才作家和天才作品的真实故事。

实际上,科技界也满是同样的故事,甚至比文学故事更宏大、更动人。人类就是依靠科技,一步步进化到今日的文明。在回顾科技史的时候,我们总能发现有些人会先他人一步发现了可以改变未来世界的知识与技术,这些人更多来自于大学、大型科技公司、国家实验室和创业公司等机构,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理想、有忧虑、有野心。

1861年,以科学和工程专业而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899年,一群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们创立了一本叫做 MIT Technology Review 的刊物,最初用于发布校友们的研究成果。后来这本校刊逐渐演变为公开发行的杂志。未来趋势或许难以琢磨,但创造未来的人或许就在眼前。MIT Technology Review的编辑们在创刊百周年的千禧年前夕发现了这个更加可靠地预测未来的方式——当选出100位不足35岁的、年轻科技创新者(TR100)之后,浮现出会在未来1-5年内崛起的最重要的研究领域。背后的逻辑简单至极——这些年轻人所选择的科研或创业方向取决于其发展前景。大规模的学科交互趋势已经显现,同时,这些科技人才在科研与创业之间徘徊的趋势也越发明显。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自此,每年 MIT Technology Review 编辑部都会提名数百名来自大学、公司和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年轻研究人员和科技创业者们参选此榜单。参选人的实践领域从最初的软件、生物技术、互联网、材料科学和硬件,到目前的生物医疗、智能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乎所有新兴技术。而评选覆盖的地理区域也从最初的北美和欧洲地区,逐渐扩展到拉丁美洲和亚洲,榜单亦发展出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中国和印度等区域性版本。

时至今日,全球获奖人已有925位,联合所有区域性榜单的获奖者,人数总计高达1445人。自从智人发现利用石头和木棒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率挖洞和采集食物之后,科学技术就开始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且深远的影响。改变昨日世界的或许是石头和木棒,而撬动明日世界的钥匙,也许就在这些推动新兴科技发展的年轻人身上。

这些拥有改变未来力量的创新者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群,当技术的发展不断重塑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并持续推动社会网络的更迭,从石器时代至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巨大改变的背后,科技创新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而带来科技创新的,正是这些年轻人。

如今曾经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领导工业革命4.0的领军人物,比如曾经的获奖人就包括谷歌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苹果首席设计官Jonathan Ive、基因技术CRISPR先驱张锋、Coursera联合创始人吴恩达、Paypal及Slide创始人Max Levchin等。目前,最年轻的获奖者只有23岁。

然而,35 Innovators Under 35 并不是一份Genius Hunt的榜单,秉承麻省理工学院的“既会动脑,又会动手”(Mind and hand)的校训,该榜单分为五个类别,有发明新技术、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赋予新的想象力的发明家(Inventors),有将原有技术赋予创新活力的远见者(Visionaries),有拓展人类科学知识边界的先锋者(Pioneers),有在科学技术中发现商业机会、扩大市场甚至创造市场的创业家(Entrepreneurs),还有利用科技手段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甚至用科技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对于创新成果的应用,仍然是 MIT Technology Review 十分看重的因素。

随着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强劲参与者、竞争者,其中崭露头角的中国年轻人也逐渐增多。经过长达一年的准备,DeepTech深科技作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中国的独家运营方,终于促成“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以下简称“创新35人”)榜单于2017年第一次落地中国。在36位国际专家评审的帮助下,从近千名参选人中评选出了首届中国区获奖人。这份榜单正在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榜单,也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时代的最好见证之一。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首届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评委名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首届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部分获奖人合影

不可否认,青年是人生开启时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一个人在35岁之前的所作所为,很有可能会奠定其人生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前瞻性的评选,35 Innovators Under 35 并不会以青年人过去的成就论资排辈,也不局限于时下最火热的技术,而是旨在遴选不仅可创新,还可良好地转化研究成果、有能力引爆未来的科技创新青年,将他们团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创新者社群。

梅赛德斯-奔驰的鼎力支持之下,2018年3月12日中国区评选再次启动,至今评审委员会已有47位专家加入。

正如牛津词典对于“创新”(Innovation)的释义:“Make changes in something established” (改变既有的一些东西)。没有一代人可以凭空创新,判断哪些是可以引领未来的人才,必须由行业顶尖的专家来做出。一如 2017 年和 2018 年的中国区榜单评委中,鲍哲南教授 (斯坦福大学)、James Collins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卢冠达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杨培东教授(加州伯克利大学)以及周昆教授 (浙江大学)不仅是行业中的领袖,还都曾是TR35全球榜单的获奖者。

为了将这一全球最为著名的创新者社群带进中国,在极具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科学家不断涌现的大环境之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英文版、DeepTech深科技决定联手梅赛德斯-奔驰在10月27日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Meet 35重新遇见35” (Innovators Under 35 Reunion)。

在这次盛会上,全球范围内最顶尖科学技术人才以及跨界领域的人士将会出席,畅谈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基因编辑技术到脑机接口,从可持续能源到未来出行,金融科技、区块链以及技术投资等最前沿的科技话题,并且将和诸位重磅嘉宾从人才角度切入探讨创新的定义、重要性和促使技术、商业创新成功的因素,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等话题。

每个人都承认创新的重要性,但对创新的理解却难以统一。无论如何,科技创新传承的故事将一直继续。

以下为拟邀嘉宾名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大会商务及媒体合作现已全面展开,

敬请联络李航 lihang@mittrchina.com 垂询!

文章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责编 ∣ 美丽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8-20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月北京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梅赛德斯-奔驰特别呈现的“全球科技青年论坛——Meet35重新遇见35”将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办。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