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今日上市
这一周,港交所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昨日的港交所,4面铜锣,8家公司,齐齐上市;今日的港交所,51信用卡、其利工业集团、精英汇集团,又一同于9时30分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大钟。
这一时期争相出现在港交所上市的,有头破血流的,也有喜笑颜开的。
51信用卡,属于后者。
51信用卡成为在港上市的又一新经济概念股。股票代码2051,开盘价为8.76港元,较定价上涨3.06%,开盘后一分钟最高达9.35港币,最高涨10%,市值达106亿港币。
截至今日下午4点股价数据
“去年7月15日,我们在杭州和中介机构召开100多人的动员大会,决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就在4个月前,我们在对面环球大厦的printer办公室写好A1,虽然现在走过去只要10分钟,但我们用了100多天才走到这里。”
当下,在国内P2P跑路潮最热之时,51信用卡的上市时间看起来有些微妙,但这一举动,无疑给一部分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1
为什么是51信用卡?
如果说小米的上市,代表着新一代互联网公司的崛起;那51信用卡的上市,则是在信用卡管理领域中,闯出的一只独角兽。
成立6年,51信用卡目前的主营业务,涉及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线上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注册用户达8100万人,管理1.06亿张信用卡,累计促成信用卡还款交易总额1085亿元。
51信用卡以信用卡人群切入,实则获得了最值钱的用户流量,从单一的信用卡账单管理工具,到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模式的不断进化,让51信用卡逐渐有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这当然,还是要以用户为基础,51信用卡的用户属于获取兼转化模式。
基于51信用卡的客群优势,让其在“流量争夺战”中先发优势,而体系内用户的高转化率,又保证了公司运营成本的可控。
有自己的市场优势,资本就足够青睐。
51信用卡从天使轮开始,就保持了每年一轮的融资频率,更在2016年下半年,创下了当年互联网金融领域C轮系列融资的最高记录。
资本青睐51信用卡的有利因素之一,是由于51信用卡商业模式上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而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51信用卡的收益总额依次约为8973万元、5.71亿元、22.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2.9%,与之相对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1.01亿元、0.53亿元、7.44亿元,已经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51信用卡招股书披露的数据
而对比其他公司的复合年增长率,平安好医生同时段的数据为162.5%,小米集团的仅为34.96%。
402.9%的数据,让信用卡管理商业模式的流量变现能力,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其实,它的上市,既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又是一种必然。
2
我要带你们去敲锣!
孙海涛一直没忘记的,是跟他在酒店一起打磨51账单(51信用卡管家APP前身)的伙伴们,他们一路见证了51信用卡,从一款小工具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直至今天正式上市。
所以,在51信用卡敲锣的那一刻,大家看到的不是孙海涛,而是51信用卡的两位创始员工——汪拥军和伊雄军。
最早的51账单
“我要带你们去敲锣!”6年前,孙海涛对着他俩说出了这句话,这句承诺,在6年后,成为了现实。
从一无所有到上市,汪拥军和伊雄军还是没想到,自己真的能来港交所敲响上市锣。
2008年,他们开始跟着孙海涛创业,到2012年,孙海涛找到他们,说要干一件大事。
孙海涛说,他要做一款账单管理软件,提出构想后,伊雄军沉默了一会儿,才答应跟着孙海涛做。但汪拥军当场却反对:“当时没有人做过这个,风险太大了。”
但那又怎么样?先闯再说!这是他们对于孙海涛最大的信任。
三个人,一头扎进酒店,闭关一个多月,睁眼闭眼全围绕这个Demo,“谁也不知道这个产品开发出来后会怎样,公司会怎么发展,我们是成还是败。但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凡事都问结果,哪能做到成功?”
迷茫过后必有曙光。产品成型后,几个人忐忑不安地上传到了App Store,像等待着考试成绩一样,几个人等待着成型产品的反馈。
但没想到的是,一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了十万。
“这条路是行得通的,我会带你们去敲锣!”两个人在今天上市敲锣的那一刻,孙海涛兑现了承诺,也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一路相陪的伙伴们最大的敬意。
信用就是用户为了兑现承诺而克服困难的总和,总和越多,信用值就越高。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孙海涛讲这句话。
“在我心里,他的信用值很高。”汪拥军说。
孙海涛在上市仪式上致辞
再回到今日上市仪式上,孙海涛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这个时代,给我们这些爱拼的人犒赏,我希望自己能为51信用卡一直奋斗,奋斗到和股票代码一样的年份,也就是2051年。”
站在他身后的,仍然是,这群被时代默默犒赏的、爱拼的人,而他这股爱拼的劲,算到2051年,正是他71岁。
文章 ∣ 毕方、启明
责编 ∣ 美丽
摄影 ∣ 黄硕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