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西安,和便利店「西北王」聊了聊。因为「新零售」,中国零售产业原本看似稳固的格局又开始新的洗牌。
目前看来,新零售的「新」,首先落点在于信息化。中国零售业还是很落后的,大部分零售终端还是手工记账的模式。现在的新零售,不过是把这一落下的功课用新技术给补起来。其次是线上线下融合。第三是商品供应吻合消费升级的需求,而非都是常见的大陆货,你卖金龙鱼我也卖金龙鱼,你卖辣条我也卖辣条。开头提到的便利店「西北王」就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做新的商品采购,做了一款椰子冻,卖得不错。
为了探索中国新零售格局的未来趋势,新经济100人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按照细分领域挑选了一些公司深入报道。在我眼里,新零售图谱也慢慢清晰起来。30万亿新零售市场,大概分为三大板块:
01 中大型卖场
卖场面积可达到四五千平方米。盒马鲜生就是这类型的代表,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面积更小一些,大概在一千平方米左右。这个板块未来市场份额大概是30%。
一个中大型卖场覆盖周边3公里的人口,根据不同人口密度,大概是5万到10万人。这里是巨头兵家必争之地,创业公司与其竞争很难。为什么?
因为巨头在信息化技术上的底蕴更厚实,盒马鲜生刚创立时就直接调派了阿里巴巴T9工程师做研发。并且,阿里巴巴过去在物流等领域积累的技术都可以让盒马鲜生受益。其次线上线下团队的招募、整合、管理都是挑战,在线上流量上,巨头也有天然优势。
最重要的是,巨头有钱。盒马鲜生的供应链是全球采购。创业公司哪来那么多钱?中大型卖场投入巨大,起步就是数亿人民币。这对于财务投资者来说,吓都要吓跑了。从烧钱的角度来说,如果创业公司做中大型超市,盒马鲜生在旁开一个同类型的店,连续降价半年促销,谁扛得住?
坦率地说,我认为这个领域最终比拼的是资本。留给创业者的空间比较小。
02 便利店
这一块的市场份额大概是30%-40%。在这一板块,创业者机会很大。现在中国号称有600万家便利店(包括夫妻店),没有哪个巨头能把这些店全部吃掉。资本的影响力也没有那么大。
例如,有一类创业公司是针对便利店做B2B供应链的。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在这个细分市场高举高打,品牌强、资本强。但是,像易久批、店达、掌上快销这些创业公司仍在这个领域活跃着。因为比起资本和品牌,这个领域更比拼的是执行力、比拼「接地气」。在供应链上,巨头并不占优势;在开疆拓土触达散布在城乡各角落的小店上,巨头也不占优势。并且,巨头要做100件事,创业公司只做一件事,比专注度后者更占优势。
在B2B这块,目前并非是巨头的主战场,创业公司有大概3年的窗口期可以快速奔跑。现阶段大量夫妻店的信息化改造还没有完成,对于巨头来说,进入成本太高。他们最喜欢的是标准化的市场。如果便利店完成了信息化、标准化,那就是巨头进场收割的时候。如果创业公司三年后做到千亿GMV规模,自己都是一个小巨头了,那就有和巨头掰手腕的实力了。
近来连锁便利店也比较火,像我们新经济100人已经做过了Today今天便利店、见福便利店的报道,并且将发布西北、华东区域的便利店代表公司的报道。
决定一家便利店成败的70%因素是选址。选址也并非是巨头擅长的,需要有长期经验的积累,相对来说传统零售出来的人优势比较大。
便利店分为自营和加盟。自营的话,优势在于自己掌握资本、供应链、团队,标准化执行得好。不过弱点是扩张速度慢,选址选得好,基本一年持平。大部分七八十平方米的便利店,每天交易额五六千元居多,八千元的就很不错了。也就是说,一家便利店一年收入大概180万-200万元。一千家20亿元,一万家才200亿元。这是一个线性增长的模式,但是自营店要做到1000家有多难?估计得花八到十年。
说句题外话,店长的培养并非是一日之功。制约线下门店扩张速度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有无足够多成熟的店长。现在涉及线下开店的「新零售」喊出一年数千家店的目标,都需要打折扣听。
为了提升扩张速度,很多便利店连锁企业采取了自营+加盟的模式,这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
自营让公司跑通了模式,包括供应链管理、成本核算、员工管理、动线设计等,接下来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通常来说,加盟主要掌控两个地方,一个是品牌,另一个是供应链。相对来说,纯加盟模式掌控力偏弱。
和便利店相似的是社区生鲜店,之前有一篇专栏谈过社区生鲜店的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这两种业态以后有可能会打通,不管是便利店,还是社区生鲜店都会增加餐饮区域来增加客流量、提升坪效。
03 无人零售
无人零售在过去一年成了个小风口,不过我预计这一板块的市场份额占比大约10%。当然10%也有3万亿的市场,不小了。看了一些这一细分领域的公司,我认为无人货柜是有机会的。在人口密集、不适合开店的地方,例如机场、学校等,无人货柜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用来销售一些走量大的标品。
无人货柜的关键点,第一还是选址;第二是硬件制造和成本管理;第三是供应链管理,也包括了涉及跟物业谈判、后期的补货等运维问题。虽然看起来无人零售很轻,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重的行业。如果是单一品类的无人货柜,做大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增加供给,那后端的供应链、物流、补货成本都会增加。
零售是30万亿的市场,市场巨大,机会巨大。排除掉创业公司比较难做起来的中大型卖场这一板块,剩下的便利店板块我估计会诞生5到10家百亿美元以上的公司,甚至超过千亿美元。无人零售这一块可能也有5到10家。
不过,随着技术发展、数据打通,区域壁垒容易消除。区域性小霸王是守不住的,一定会出现全国连锁的零售公司。如果想做西北王、西南王的,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要么被并购,要么就挂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